“以貌取人”,真的很公平
2022/3/7 14:59:56 心理说

     点上方蓝字关注 心理说

    

     心理说

     作者:微澜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人的外表是表现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并揭示了人的整体性格特征。

     一个人外貌所显露的不仅是颜值,更有其内核。

     透过外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处世态度,还能够看清他的为人素养。

     以貌取人可以说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层次越高的人,越会以貌取人。

     01

     态度藏在形象里

     电影《百元之恋》里,女主一子最开始是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脸色暗黄,头发犹如枯草,体态臃肿,整天穿着睡衣,邋里邋遢。

     近距离观察会发现,她的日常就是宅在家里玩游戏,偶尔帮妹妹带孩子时,竟然教小孩玩游戏。

     不管妈妈店里多忙,她都不会去帮忙,甚至还要等着妈妈给她送饭。

     即使偶尔出现在店里,也只是去吃免费的午餐。

     彼时,她的生活丧极了,对未来几乎没有憧憬,对家人更没有责任感。

     等到影片后半部分,她换成了利落的短发,还因为锻炼瘦了很多,一洗过去的颓态,从头到脚散发着自信和干练的光芒。

     那时,她已经通过锻炼成为了一名拳击运动员,即使面对比自己厉害很多的对手,仍然敢于出拳。

     得知妈妈受伤后,她安排好时间,在不影响锻炼的情况下,帮妈妈把饭店打理得井井有条,主动承担起了生活的担子。

     她的改变乍看之下是形象的变化,背后却是内心世界从一团乱麻到井然有序的颠覆。

    

     正如美学专家黑玛亚曾说:一个人的形象是他内心品格的反映。

     得体的形象,往往代表着一个人对自我的尊重和对生活的负责。

     这样的人,内心也大都是积极向上的。

     如果一个人无论处境如何都能够衣着得体,那么他处理问题时,大概率也能够镇定自若。

     形象虽只是表象,却足以反映一个人的内心。

     这无关境遇,只关乎一个人在面对生活浮沉时的状态。

     层次高的人,往往能够透过形象,看到一个人的品格和心态。

     02

     阅历藏在气质里

     苏轼曾作诗道: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人过往的经历,读书也好,阅人也罢,历经沉淀,最后都会融合在他的气质里,和这个人合而为一。

     演员咏梅,总是给人一种岁月静好,内心笃定的感觉。

     翻看咏梅的人生,便不难发现这是阅尽千帆所得。

     她25岁那年误打误撞进入演艺圈后,平平淡淡了很多年。

     出演《北京爱情故事》有了一点成绩后,她也曾有过浮躁,声称“不是女一号别来找我”。

     但幸而遇到《梦开始的地方》剧组,让她发现演员应该做艺术,而且是纯粹的艺术。

     兜兜转转之后,她逐渐沉静下来,在一部又一部戏中打磨自己的技艺。

     闲暇时光,只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

     配角一演就是20年,她也早就在岁月中学会了淡然面对,她说:我就是一个手艺人,塑造女性人物就是我的手艺,我不是什么大明星。

    

     终于,她等来了属于自己的女主戏,一部《地久天长》带咏梅登上了柏林影后的宝座。

     蛰伏了那么久,她站上了许多人一生几乎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而斩获柏林影后之后,她依旧过着和曾经无二的生活。

     即使站到了舞台的中央,她仍不改那份淡然,甚至对修图师说:别修掉我的皱纹,那是我好不容易长出来的。

     几条皱纹,显然掩盖不住咏梅的光芒。

     举手投足间,无不展示了她对人生的笃定。

     这份气质,便是阅历的积淀,彰显着一个人的修养和格局。

     看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高级美无关乎年龄,而是见惯了潮起潮落,仍能保有自我,处变不惊的气质。

     他们从不会因时移世易而改变,只坚守住自己本心,磨炼好自身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如果一个人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够淡然以对,安守自己,那么他面对人生巨变,突发境遇时,大抵也能够从容应对。

     气质就像一张随身携带的名片,承载着我们的阅历。

     03

     心性藏在容貌里

     一个人的五官是天生的,而相貌却是随心态而变的。

     心量窄小之人,眉宇间似乎很难舒展,还会平添几分苦相;

     开朗积极之人,眼角边总是透着暖意,让人不禁感觉亲近;

     急功近利的人,整张脸仿佛也很难放松下来,久而久之便有了僵硬之相;

     而从容不迫的人,神情中都装满了镇定自若,日久天长自然多了坚定之态。

     如同居里夫人曾说:

     17岁时你不漂亮,可以怪罪于母亲没有遗传好的容貌;但是30岁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责怪自己,因为在那么漫长的日子里,你没有往生命里注入新的东西。

     中年以后的容貌,和一个人的心性有着莫大的关系。

     纪录片《人生七年》里,林恩和苏西都是工人子女,人生的起点十分相似,结局却大相径庭。

     林恩35岁时,就显得比同龄人苍老许多,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睛里甚至见不到对未来的憧憬,年龄越大,这种疲态便越明显。

     看她接受采访,林恩面对变故总是陷入伤心中无法释怀,后来还得了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她安守于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后来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在一次裁员中选择了提前退休。

    

     而苏珊显然比林恩看起来年轻许多,每次采访时,她都神采奕奕,对未来充满了希冀。

     事实上,苏珊一开始并不顺利,而且还离过婚,有一段时间为了照顾孩子不得不选择兼职的工作,靠领政府救济金生活。

     但她一直都相信自己的幸运的,不断做各种尝试。

     40多岁时,她找到了合拍的伴侣。工作上,她还成为了伦敦大学行政主管,担任课程项目负责人,业余时间还保持着自己的爱好。

     她的样子仿佛定格在了美好的时光里,甚至比同龄人要年轻许多。

     林恩和苏珊的境遇,从外看是容貌的不同变化,而内里却是心性的差异。

     一如莎翁曾说:外在的相貌,其实是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

     一个人内心看到的是美好,便总能有好的情绪,积极地应对生活的变化,也因为这样的努力,有了更好的结局。

     反之亦然。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雕刻师,面对浮沉时的情绪导向便是一把刻刀,一刀一刀在我们的脸上留下印记。

     就像人们常说:你的脸,就是你的简历。

     生活的风雨会一直在,我们如何应对,都会刻画在相貌里,每一步都作数。

     04

     罗素曾说:一个人的脸,就是一个人价值的外现。它不仅藏着你的生活,更藏着你正在追求的人生。

     深以为然。

     一个人的形象里,承载的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一个人的气质里,蕴含的是他历经浮沉的阅历。

     而一个人的相貌里,藏着的是他面对世事的心性。

     这些外貌的枝节,透露的正是一个人品格,反映的是他的秉性。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手握一副好牌降生,但如何出牌,却掌握在各自的手中。

     真正睿智的人,总是能够在和生活过招时,一步一步赢得属于自己的好皮囊,把自己雕刻的越来越美。

     未来岁月里,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越变越美!

     —THE END—

    

     作者简介:微澜。十点读书 ID:duhaoshu,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好书/故事/美文/电台/美学。

     责任编辑:梦见羊

     历

     刘洲成官宣恋情,新女友评论炸了!网友: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她没有史

     “袭胸、扒裙子、脱裤子...?别拿“婚闹”当借口,为你的“下流”找理由!”文

     《金粉世家》的少爷小姐和鲁迅的相似之处:四个字章

     “百变小樱”遭大妈怒骂“洋鬼子”!穿成这样你浪给谁看?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心理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