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命,但不服输
2023/1/30 0:01:43 西坡原创

文|西坡
今天翻到一篇以前的日记,似乎很应景。应什么景?新年伊始,万物更新,正是励志的时候。擦擦汗给大家分享一下:
时间又一次开始了。
隔了13年,又仿佛回到了高三。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刻苦,第一次明白刻苦的意义。
从小以智商自负的我,虽没有良好的教育条件,但从没把学习当成难事。
高中开始平庸。我有自信,却没有努力。直到某一天,突然意识到穷二代的人生天花板。
于是开始刻苦,像早熟的其他同学一样。如愿上了心目中的大学,我却没有归之于那年的刻苦,而是归之于智力和运气。
16岁的少年长成29岁的青年,我又一次深深感受到天花板的逼仄。
我害怕就这样步入中年。留给我突围的时间不多了。
证明自己不一样。
时间是2017年4月24日。
一转眼又是六年过去了。我已是一名确凿无疑的中年人了,症状之一是,我已经不太记得自己的年龄了,问就是三十多。硬着头皮算一下,嗬,上大学之后的人生长度已经超过上大学之前了。为什么要这么比,因为上大学之后我得到了心之念之的自由。当时不明白,自由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不能再赖别人了。
也就是说,上大学之前,过得不好可以赖父母,上大学之后,只能赖自己了。但我也并不是一上大学就立马有了这个意识,这是我现在的意识。我身体发育晚,大学四年,每年都不一样高,精神发育也晚,用我妈的话说,不稳当。
问题来了,我突围了吗?我证明了自己不一样吗?
从世俗意义上讲,没有,远远没有。必须承认,我不是不在意世俗眼光的人,用张岱的话说,“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看咱这话,说得多委婉,文人就是矫情,想吃苹果不说想吃苹果,偏说不想吃橘子梨香蕉菠萝等。
但这些年的蹉跎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名也分若干种,有小名有大名,有生前名身后名。小名可求,大名不可求。生前名可求,身后名不可求。若我甘心求点可求的,倒还罢了,偏我还有更大的痴心。明知不可求还要求,自找不痛快。
所以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函数,“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我”是一个变量,“人生”也是一个变量,我要如何调整“我”,方能使得“人生”达到最高值。我没日没夜地算啊算。
我的运算方法是倒推。如果“我”这样,则“人生”就达不到我想要的最高值,那么我就绝不能允许“我”这样。怎样都行,反正不能这样。
说起来复杂,其实用句家常话就可以概括了,我不要的“这样”,就是“一眼就望到头”的状态。我太害怕望到头的感觉了,所以做出了好几次“改变命运”的决定。用我妈的标准来看,这些决定都是错误的,如果我反着选,生活条件应该比现在好得多。
我不认为自己是理想主义者,因为我觉得理想主义者应该是纯粹利他的。我没这么纯粹,不舍得把自己这个小我投入到某个大我中去。我的背道而驰,主要因为不安分,拿了一把小牌,偏要凑个炸弹。为了躲避天花板,宁可飞得再低一点,也要离开这个屋。
我这个打牌的方法其实是很冒险的,不足为训,有可能最后憋不出大招,只憋出一个笑话。
但人生最残酷也最公平的地方在于,当你明白选择意味着什么的时候,你已经做完了选择。为什么说公平,因为如果可以倒带重来,平民就更没机会了。
我们要珍惜世界的无常。假如秦皇汉武都能长生不老,哪有我们出生的机会?我们的存在本是偶然,又有什么理由去抱怨世界的残酷?
这两年,我越来越不喜欢听人抱怨了,不管是抱怨职场、抱怨时代还是抱怨什么。因为抱怨里边隐藏着期待,期待对方变好,期待对方听见、重视自己的抱怨。还是不绝望、不死心啊。
不要抱怨自己的对手,那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曾国藩语录千万条,我最服的一条是: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
我六年前的日记里,还有一句话:不要顺从命运。这几年经历的一些匪夷所思却又命中注定的事,让我明白,命运无所不在,人永远无法逃脱命运,但人也休想参透命运、预知命运。所以,我不再试图改变命运,因为那是一个试图揪着自己头发飞升的妄想。我现在的想法是,认命,但不服输。
在命运的狭窄航道里,还有太多的事可以做、值得做。
继续阅读还是低级趣味得人心啊
防止失联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西坡原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