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树叶,风一吹都没有了
2024/3/31 西坡原创

    

     文|西坡

     顺着《繁花》的话题,找到金宇澄2013年的一篇访谈。他讲的一个故事和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故事

     金宇澄:李李有原型。……现实中的原型是皈依佛门,三年后出来自己建庙。这一块无法写,不好写,有禁忌。她带两个小尼姑到处化缘,在浙江那边造庙,过了一年多对我讲,已经把庙卖给北方一大寺的和尚。她说,庙里跟社会上一样,都要拍住持的马屁,得到住持的欢心,可以接待外宾,接待泰国和尚、日本和尚,就有出国机会。她觉得没意思,因为做过老板,决定自己干。北方大寺一个中层和尚,不知犯了什么庙规,撵出山门,螺蛳没有了壳,但钱很多,同意买她的庙,三四十万造的小庙,可以几百万卖出。她就去谈,和尚在一旅馆房间跟她见面,不意撞见和尚嫖娼,这简直是通俗情节,大骂了他一顿,她把那女孩收到身边,给她剃了头,没什么仪式,通常身边就这样,带两个小尼到处化缘,到总经理办公室她们一跪,气场就不一样了。这些不能写。

     类似这种空门不空净土不净的故事,我已经听说过不少回了。真实性没什么好怀疑的,人性嘛。假如没有这些,才不符合规律。我是一个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的人,但我觉得很多事情不需要社会经验也能推导出来,所以对很多领域我知道一斑之后,就没兴趣再去认识全豹。这让我的人生地图里保留了很多由公式占领或排除的地方,肉身点亮的比较少。从前还觉得这么活有点亏,但我后来发现,那些不惜肉身的选手往往是一条阴沟里反复尝试同一种姿势,好奇全豹的下场通常是被豹子吃掉。我还是继续擎着我的探照灯吧。

     我发现,有些不喜欢搞人际关系的朋友偏偏落入了最需要搞人际关系的地方,就是因为他们没看穿表象。比如人在学生阶段的时候都会觉得,学校、研究机构是清净的单纯的,私人企业是复杂的甚至肮脏的。实际上,私人企业因为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只要你业务能力足够,就可以获取一片清净的生存空间。而在一些看起来清净的地方,由于不存在外部客观的评判标准,人与人之间的纠缠撕扯反而是无止境的。

     一句话

     金宇澄:大实话我是借小琴说的,不要以为人是一棵树,她发现只是一片树叶,树有木头立着,人是树叶,风一吹都没有了。

     我近些年每次回村里,都听到谁谁又病倒了,去世了。因为日常不生活在村里,所以跟他们的真实人生早已没有了交集。但从前的记忆仍在,有时候记忆都淡漠了,但那个名字本身在头脑中仍占有一席之地。真的就是风一吹就没了,甚至都找不到风的影子,叶子自己就病了,枯了,一声不响就掉了。村里每年都有新的孩子冒出来,我照例都是不认识的。树好像还是那颗树,叶子逐渐替换掉了,也不知道我在别人眼里是怎样的叶子。

     最近更发觉,许多树叶的起落其实跟大潮的起落有不弱的呼应关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啊。?

     体会到生命树叶之轻的时候,有时会心灰意冷,有时却会发愤起来。人生忽如寄,这个前提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下一步到底该“何不秉烛游”还是“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古人都没想明白,怕是我也想不明白了。

     我现在稍微能看明白的一点是,人与人,人生与人生,一个人的一段人生与另一段人生,在本质上是无从比较的。明白并牢记这一点之后,我感觉身上轻了很多,脚下却仿佛重了一些,而我却无心看自己的足迹了。

     继续阅读王家卫们正在发明历史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西坡原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