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招聘漏斗—求职、招聘实用指南(上)
2021/11/15 13:12:02 享受闲时光

NO.1
招聘六步

NO.2
实用技巧分析

一、前期准备
1、根据招聘岗位,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基层岗位:地方人才网、赶集网、58同城等;中层岗位:智联、前程无忧、BOSS等;高端人才:猎聘、猎头公司等;
2、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3、具备识人辨人的能力;
4、具备良好的谈判能力;
5、具备良好的维持能力。

二、岗位发布
岗位名称
发布的岗位名称是否聚焦、易懂;一定要符合广泛目标群体的普遍认知,不要耍酷。
岗位职责描述
1、描述要清晰、具象。是基于对目标岗位的分析,结合岗位工作说明书和胜任力素质模型定制;
2、文案文风要符合潜在候选人的风格。文风是企业文化的展示窗口,要根据目标对象的特征进行定制。

三、薪酬水平
展示薪酬水平参考两个数据,本地区相似岗位薪酬水平,目标岗位市场薪酬水平。
惯用做法:对外展示的区间值位于市场的50-75分位值。

四、渠道选择
渠道选择是否合适,一方面看所选渠道目标岗位简历的更新数量,一方面看岗位投递量和浏览量的比值,通过这两组数据分析,判断该渠道是否有足够多活跃的目标候选人。

NO.3
简历筛选
简历筛选可以从四个维度入手:
工作匹配度:基于目标岗位核心职责,关注过往公司规模、任职时间、具体业绩。
任职资格:基于目标岗位的硬性客观指标进行过滤,如学历、年龄、专业、从业年限。工作经验丰富、能力出众者,可放宽条件,不要因为卡条件而错过优秀人才。
项目经历:相关项目经历;相关能力是否与需求一致。
更新时间:根据简历更新时间,判断候选人是否处于求职活跃期。

NO.4
邀约发起
依据简历质量等级,确定邀约顺序和重点关注对象。
制定邀约话术:
1、确认候选人身份,询问是否方便;
2、说明简历来源,介绍公司和岗位;
3、确认求职意向;
4、预约面试时间和地点;
5、询问候选人还需了解的其他信息;
6、发送确认短信。
对于邀约过程中的互动问答,仅做方向性回答,不做具体阐述,初次沟通的目的是邀约,非电话面试。若需电话面试,可通过初次沟通确认面试时间,另行约定时间进行。
邀约是企业面向求职者的第一步,一定要注意沟通方式,展现良好的企业形象,避免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进行足量外呼:在渗透率一定的情况下,保证足量外呼,才能保证后续的到访量。若面对规模化招聘任务时,人资要善于协同资源,联合业务人员或其他职能人员,共同招聘,提升外呼量。

NO.5
到访
到访跟进
招聘漏斗的第一层渗透率:邀约到访率=到访人数/邀约人数。通过这个指标,一反馈招聘邀约动作是否到位,二检验候选人求职意愿是否强烈。
成功邀约后:
1、再次联系询问候选人是否可以准时到访;
2、再次告知时间和地点;
3、给予交通指引;
4、提醒天气情况。
爽约分析
对于未能按时到访的人员,招聘人员再次沟通,分析原因,找出共同点。根据这些共性,调整招聘策略,提升求职者体验。

NO.6
面试
面试准备
1、提前确定好面试场地,准备好面试填报材料、茶水、企业宣传材料或企业文化读物;
2、确认并安排好面试流程;
3、确定面试官;对于面试官的预约:建议提前一周预约,提前三天跟进,面试当天提醒。
面试
面试是双方相互求证的环节,企业要验证候选人的能力和意愿是否与岗位需求相符;候选人要验证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福利待遇是否和自己的预期相符。

面试问题设计
1、基于胜任力指标的问题设计
根据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确定关键的胜任力指标,设计面试问题。将胜任力指标转换为面试问题的核心是对素质模型提炼场景的还原,即在目标岗位所处的行业和工作环境下,哪些行为是被认为是具备特定能力的。
2、基于岗位目前现状的问题设计
根据岗位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抽象概括后,设置模拟情景作为面试问题。这类问题设计,关注候选人快速解决问题和开展工作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将面试作为一次头脑风暴,群策群力的集智机会。
3、基于候选人分析的问题设计
精读候选人简历,根据简历呈现的内容提炼与目标岗位有关的内容进行发问。可以根据候选人展示的工作经历或某一个项目,通过what、why、where、when、who、how探究具体的情形;也可以根据候选人展示的个人喜好和性格,设置一些开场白或缓解气氛的问题。对于面试问题的设计要紧扣岗位胜任力指标,符合SMART原则。

面试问题排序
面试沟通过程,问题的顺序要依据候选人状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确保候选人在最好的状态,展现最真实的能力。
1、寒暄破冰
2、导入主题:主观开放性问题,探究候选人过往经历的真实性和所展现的能力;
3、深入分析:客观性问题,通过对特定场景或事项的提问,探究候选人相关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严密性。
面试问题评价
对面试问题回答的评价标准进行定义,确定评分规则。
面试工具选择
常用的面试工具有很多,诸如:STAR面试法(行为描述面试法)、BEI面试法(行为事件面试法)、非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压力面试、情景面试、角色扮演、无领导小组面试、公文筐测验、管理游戏等,后续文章中,我会一一详述。

面试问题复盘
即对面试问题效度的分析,探究面试问题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候选对面试问题的回答是否能反应出我们希望测量评价的特质。
影响问题效度的因素会有很多,诸如面试官的发问方式、候选人的理解倾向等。
HR在面试过程中一方面要认真记录候选人对面试问题的回答,一方面也要评判候选人对问题理解的方向是否与问题的指向一致。如果多名候选人的回答与问题背后指向的特质评价相距甚远,HR就需要及时修正面试问题,包括问题本身,提问方式以及表达习惯,通过不断的循环修正反馈,最终构建符合自己的面试问题体系。

多轮面试侧重点
(1) HR初试环节
基于岗位任职资格要求,甄别候选人简历信息的真实性,以及通用胜任力指标的评价,反馈以下内容:
个人直观评价:仪容仪表,精神状态,行为方式、语言风格;
岗位匹配度评价:工作经验、行业经验、关键胜任力、专业匹配度;
(2) 业务复试环节
基于候选人过往工作和项目经历,考察其具体业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反馈以下内容:
能力评价:主要业绩、个人驱动力、意愿度、持续改进能力;
合作度评价:奉献精神、融入能力、利他意识;
(3) 终试环节
通过前两轮的信息共享,终试更多的是考察候选人与企业价值观是否匹配,反馈以下内容:
愿景评价:价值观、个人信仰、职业生涯规划等。

面试结果反馈
对于面试结果的反馈,企业方一定要信守约定,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与对方明确答复。
在反馈候选人结果时,如果认为对方价值观与企业相符,但能力有一定差距时,可以委婉沟通,作为企业人才库进行储存跟进。
从雇主品牌建设方面看,笔者建议企业应该如实,真诚的向候选人反馈面试评价,并能基于面试中不符合要求的点,提出改进提升的建议,当然这么做需要招聘人员的职业素质足够高,对自己的面试评价有信心。
这样做的好处是,虽然候选人落选,但依然能感受到企业对其的关怀和指导,在目标群体中梳理正向的企业形象和良好的口碑。

下期接着介绍万能招聘漏斗中的offer和入职环节,其中涉及薪酬谈判、背调等。关注我,获取更多人资知识!!!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享受闲时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