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你的邀请我一直记在心上
2019/7/17 11:27:43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按】

     “赤峰市我还没去过,离北京还是比较近的,将来肯定有机会去。”这是2018年两会时,习近平对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赵会杰说的话,令这位“萌”婶意想不到的是,总书记对她的邀请一直记在心上,不但来到了赤峰,还邀请她一起在村民家里聊起了家常。

     “你的邀请我一直记在心上,今天我履约而来,就是要实地看看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其实,对于群众的很多邀约,总书记都记在心里,今天我们和组员一起去看看还有哪些。

    

     图中左三穿蓝色上衣的女士就是赵会杰

     安徽小岗村: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

     2014年的两会上,在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当时的滁州市长代表小岗村向习近平发出邀请,习近平当时就说:“我也请你向父老乡亲转达问候。我对滁州很有感情,记忆犹新。1978年去搞调查研究,印象很深,我有笔记,还能翻出来。

     两年后的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期间,应约来到了小岗村。小岗村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1978年,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了大包干的“生死契约”。习近平来到当年签下契约的农家院落,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标志。”“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随后,习近平还在小岗村主持召开了农村改革座谈会,会上他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在小岗村还有个细节,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金昌,6年前(2010年)在京作报告时,和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有过一面之缘,令他惊讶的是,6年后习近平第一眼就认出了他,还和他们聊起了在陕西省延川县插队的经历。

     江西井冈山:来自一封信的邀约

     2015年两会期间,在江西代表团同大家交流时,习近平拿出了一封信,写信人是赣南百岁老红军王承登。来信中,王承登对党的政策表示支持拥护,认为中央政策使当地百姓得到了实惠。信中,老人还提出了一个请求,当年参加长征、还留在赣南的老红军还有3位,都100多岁了,希望有生之年能请到总书记去走一走、看一看。

     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邀请就兑现了,而且是在中国传统佳节的春节前夕,习近平来到江西考察的第一站就选择了井冈山,他回忆说:“我对井冈山怀有很深的感情。这是我第三次来,来瞻仰革命圣地,看望苏区人民,祝老区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当天天气寒冷,雪花飞舞,习近平一大早就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沿着109级台阶拾级而上,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在开国元勋、牺牲烈士照片墙和烈士英名录前,习近平说:“多来这里看看很有必要,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

    

     习近平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毛秉华以及革命烈士后代等围炉而坐

    

     在八角楼革命旧址,习近平表示,这是他向往的地方。正是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在这里,习近平还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毛秉华以及革命烈士后代等围炉而坐,向几位老人家致以新春祝福。

     黑龙江:去看北大荒看万亩良田

     同样是两会,2016年的黑龙江代表团上,农民孙斌代表农民特别是黑龙江的广大农民表示:“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种好地、打好粮,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上。”发言结束时,他向总书记发出邀请:“希望总书记能到黑龙江农村去看看,到佳木斯这边北大荒万亩良田去看看。”习近平的回答很痛快:“我今年一定到黑龙江,看看黑龙江大农业。

    

     3个月后,总书记就冒雨来到佳木斯下辖的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在村民尤桂兰家中,得知一家人年纯收入约8万元,习近平很高兴。年逾八旬的尤桂兰还拿出自己当年在北京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时的照片给总书记看,习近平称赞她是个老先进了。

    

     2018年9月,习近平来到北大荒,当时万亩大地号丰收在望。习近平步入正在收割的地块,察看了水稻收获情况。在展示大厅,习近平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1999年11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在永定暴动旧址前慰问“五老”人员代表。

    

     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接见老红军、军烈属和“五老”同志代表。

     这样的赴约很多,比如2015年的延边之行,4个月前收到邀请时习近平也表示过:“我一直想去延边看一看,下次到吉林一定去。”还有些人,即使没有邀请,习近平也一直记挂心上,比如困难群众、“五老”人员……,他每到一处调研,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基本都会去一趟贫困地区或革命老区。正如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求的一样,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唯有这样,才当之无愧为一名人民的勤务员。

     编辑/鹤鸣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学习小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