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 《古史辨自序》读书会举办
2019/3/25 20:41:47 新闻一家人

     3月20日下午3点,明新读书会于公共教学楼三楼3302如期举行。本次读书会的主讲人为历史学院的张亦冰老师,与大家探讨的书目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所著的《古史辨自序》。该书以顾颉刚先生的“层累构成古史观”为主要观点,集中反映了顾颉刚在古史考辨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了他早期从事学术研究的思路。

    

     读书会伊始,张亦冰老师阐述了自己在不同阶段对顾颉刚先生和《古史辨自序》的理解:由最初对顾先生治学精神的钦佩和对其治史方法的学习到后来以古鉴今,思考顾先生的治学方法对当今时代学术研究的影响。可以见得,顾颉刚先生的人格魅力和治史方法对张亦冰老师在历史研究道路上有重要的影响。

     进入正题,张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古史辨”本身的观点以及顾先生能提出这些观点的原因。

     首先,张老师介绍道,黄帝、炎帝等上古时期的形象经历了由实体的人到氏族部落的一种形式和符号的趋变。而这种形象的消解和重构得益于顾颉刚先生与胡适先生等人发起的古史辨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史学革命。这对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启蒙和整个知识界三观的重构起到了冲击性作用。

     其次,张老师讲到了古史辨的基本观点就是“层累构成古史观”。它有三个层面。第一层,时代越往后,传说的古史时期越长。第二层,时代越往后,传说中的人物形象越被放大。第三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既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我们既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但也至少能知道战国时期的东周史;我们既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即早时故事很难知晓其真实性,但能够研究早期古史演变为今天我们所知道的事情的过程。

    

     顾颉刚先生“古史辨”的目的就在于破除伪古史。其破除伪古史的目标有四点: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点;打破地域向来统一的观念;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

     而对于顾颉刚先生做古史辨的原因,张亦冰老师总结了三个方面:时势、境遇、个性。可以说,时势造英雄,顾颉刚学说的形成是时代的产物,其形成的学界影响力也是时代的产物。顾先生所处的时代在史学研究方面仍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补,为新学说的兴起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同时,顾先生也受到毛子水、章太炎、胡适、傅斯年、钱玄同等良师益友的影响。而顾颉刚本身是一个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的人,兴趣爱好非常广泛,受到古文经学、今文经学、戏曲中民间传说等的影响,知识面广泛,为治史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最后,张老师又提及学界对顾颉刚先生古史辨治史方法的批判。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批判其在古史研究中大量使用默证法(凡欲证明某时代无某历史观念,贵能指出其时代中有与此历史观念相反之证据。若因某书或今存某时代之书无某史事之称述,遂断定某时代无此观念),史学研究不够严谨。这些关于治史方法的争议也丰富了学界的讨论,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历史的多种可能性。

    

     在讲述了对古史辨关于史事建构的反思后,张老师提及到,古史辨最主要的是解构问题。正如顾先生所言,我们不知道某件事的真实情况,但可以知道传说中最早的情况。古史自身可能是不可知的,我们所能知道的是它的生成过程。所谓的伪史中的事件本身不存在,但如果将伪史的史书看作思想史的材料,它也就不是伪史了。陈寅恪先生亦有相似观点。这也需要对古史解构后才能做到。

     破伪古史是为了得到真古史。顾先生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古史的再塑造。张老师讲到,历史是否真实存在是一直引起讨论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历史像一个洋葱头,层层剥开后可能最终什么都没有。但历史绝对不是像土豆一样的实体,它是有层次的,是在长时期内不断堆叠形成的,我们反思历史就是反思它形成的过程。历史学的意义就在于反思,但对于最终能不能获得真实本身,是很难说的。毕竟不同学科对真实的理解不同。对历史学科来说,没有最终的真实,但可以不断贴近真实。历史讲求的是逻辑一致性。在历史研究中,史料与逻辑之间、逻辑内部均不存在矛盾。

     分享结束后,张亦冰老师就“层累构成古史观”的内在逻辑和问题、顾颉刚与胡适的科学精神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讨论。使同学们能够更为辩证客观地看待古史辨学说和顾颉刚先生的治史方法。对同学们历史思维的养成提供了重要思路。

     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读书会落下帷幕。

     文字:学术部 李霄骞

     图片:新闻中心

     美编:新媒体中心 赵汤丽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新闻一家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