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调研 | 人大新闻学院师生走进莱比锡孔子学院
2019/8/30 19:54:01 新闻一家人

     关于孔子学院,你能想到的什么?

     这些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的机构,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展示窗口。分布在异国他乡的它们,如何应对种种“排异反应”,促进文化交汇融合?8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调研团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溯源之旅”中,继续一年一度的“一带一路”沿线调研,来到莱比锡孔子学院参观学习,与孔子学院教师交流。

     是桥梁,也是家

     截至2018年,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建立了五百余所孔子学院。在异国他乡传播中华文化并非易事,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所面临的困难各异。

    

     2018年孔子学院全球分布概括

    

     2012-2018年孔子学院全球数量变化

     因为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孔子学院开设的课程范围近年来不断调整,莱比锡孔院目前的课程以语言课和文化体验课为主。对于孔院发展,从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派驻的院长杜荣事必躬亲。

     莱比锡孔院是中德双方合作的成果,既不附属于莱比锡大学,也并非中方独资支持。这种模式之下,孔院虽然获得了更多的自主空间,但在双方意见发生分歧时,就需要孔院从中协调。“我们要将孔院立足于中德双方长久合作的基础之上。”杜荣说道。

     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以来,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在十几年的时间内遍地开花。近年来,国家汉办将重点逐渐放到了提升质量上来,不少工作效果达不到预期的孔子学院被相继关停。

     面对这些挑战,莱比锡孔院不断寻找新的定位。“我想尽可能地将在德华裔的力量拉进来”,杜荣说,“让孔院不仅是学校,也是在德华人的一个家。”在德学联、留德妈妈,都是杜院长的“目标”。

     去年,中国人民大学民乐团的同学来这里演出。“独夜无伴守灯下,春风对面吹”,一曲《望春风》响起,一位台湾工作人员听到故乡之音,“眼泪顿时就下来了”。

     音乐会、电影节、折纸、烹饪,不论收获几何,哪怕只是聚在一起讲讲母语,对漂泊的人们而言都是温暖的依靠。

     孔院也在中德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不仅是文化层面上的。莱比锡市政府在吸引中方投资和人才时,会主动提起这儿的孔子学院。情感的纽带,也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助力。

     他们想见的,是一个更鲜活的中国

     莱比锡孔院不大,却运营着一份有模有样的双月刊,《孔子学院》。在中国采编内容,在德国制作发行,全彩印刷,中德双语,印刷量达三千册,每期花费都要几万欧元。

    

     莱比锡孔子学院出版的杂志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杜荣院长却把这件事坚持了下来。“德国方面想要的,是从一个更具批判性的视角,看到一个现代的、鲜活的中国。”

     相隔几千公里,中国虽大,但也只是作为一个遥远的国度偶尔闪现在电视里,有时还带着一定的政治色彩,而更为市井、立体、多态、现代的一面,却缺少展示的窗口。杜荣院长笑言,“大多数当地人对中国的了解停留在书法和茶艺,更夸张的是,有个德国的市民交流团在去南京前还问我要不要带食物给当地人,以为他们都还吃不饱饭。”

     当下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德国的写作者被派往中国,亲身体验那儿的生活,写下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每期的选题紧贴时代:宅、蜗居、电子音乐、共享经济……中国人所关切的,才是有关中国的。

     “德国人惯用critical thinking”,杜荣院长常常为稿件内容“太过真实”而发愁,“他们不会简单地夸一个国家有多好。”在最新一期的杂志里,有篇稿件写的是一位德国作者在中国“努力成为一个中国人时遇到的困境”。这是个挺尖锐的话题,为了发表这篇文章,她还做了不少努力。

     这份杂志想呈现的,不是那个符号化的、刻板印象里的“中国”,而是这个国家里活生生的人、热气腾腾的生活。

     这份杂志展现了中国的“现在时”,而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时,也需要考虑内容的选择。“知道一个文化好,不够,还得考虑它是不是容易被接受。”中华文化固然博大精深,但总有一些壁障难以打破。

     比如审美的壁障。孔院曾举办灵璧唢呐的演奏会,却并没有多少人能“get”这种粗犷乐声里的韵味,后来苏州的昆曲团来,柔美的唱腔和华丽的戏服却收获了不少当地观众的喜爱。这让杜院长意识到,推广文化,还是得先从这些不那么小众、更易唤起共鸣的开始。

     孔院的课程安排不复杂,以教授汉语为主。只是,学习较为基础的语言,能对文化产生多少了解吗?杜院长的想法是,文化部分的功夫可以在课堂之外,和与老师的交流之中。

     而德国的汉语老师伊珂婷的说法更为诗意:“语言是我看不同文化的一双眼睛。”掌握多门外语的她,习惯了通过语言学习来了解不同国家的古今。她的一头金发上,插着两支颇有古意的簪子,这是她用来搭配身上红色旗袍的,她用各种方式向学生们传递着自己对中国的理解。

     更多元形式的探索,更优质内容的驱动,让一种文化能在异乡被人看见,播撒和生长。

     你好,异乡人

     杜院长曾有五年在德国攻读语言学博士的经历,这让她对德国当地的风土人情颇为了解。尽管如此,在莱比锡孔子学院担任院长一职对她而言仍是一段全新的人生体验。

    

     杜荣院长介绍莱比锡孔子学院基本情况

     在异国工作和生活并非易事,为了能让每一个到孔院工作的教师和志愿者都能尽快适应当地的工作和生活,杜院长会事无巨细地帮助他们办理租房、入职等各种手续,特别德语不太好的同事,“我会为他们负责到底”,杜院长说。

     融入德国的工作环境,适应当地人的工作节奏和习惯,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比如德国人会提前制订行动计划,为了和他们步调一致,我们也会早早下手,提前两个月就制定好下半年的课程与活动计划”,杜院长介绍说,“今年我们租了市政厅音乐厅举办春节联欢会,场面火爆,我们当即预定场地,为明年春节做准备。”

     但适应并不意味着迎合,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触及到意识形态差异与政治立场分歧,每当遇到这种原则性问题,温和亲切的杜院长也会变得强硬起来。在修订杂志的过程中,德国作者会使用“中国与台湾”这样的表述,但杜院长会坚决要求对方更正说法。

     杜荣是千千万万“留德华”的缩影。人在异乡,工作成全了人生价值,家庭这个圆圈却似乎总也画不圆。调研团临行前,杜荣拿出给婆婆准备的礼物,请调研团回国转交。而她将留在这里,和中华文化一起继续这段异国之旅。

    

     文字:安若辰 葛书润 吕轩昂

     图片:姜紫荆 李晨 朱玺 冯宇豪 李宇轩

     美编:李宇轩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新闻一家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