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云峰农民诗社作品展丨乡间的诗已长大
2021/9/29 11:55:38 星星诗刊

     星星诗刊杂志社诗歌创作基地

     四川德阳市罗江区鄢家镇云峰诗社会员作品展

    

     云峰诗社简介丨诗社成立于1948年端午节,由曾任国军团长、南部县县长后辞职返乡务农的本乡开明人士周嘉禾先生组建。诗社成员有时任鄢家乡乡长周谦、乡绅杨伯屏等本地文人10余人,是中国现存最早农民诗社,留存有成员诗集手抄本《云峰诗草》200余首保存至今。诗社后来因多种原因停止集体聚会,但耕读、诗书传家的风尚一直在这片热土上传承。2006年云峰诗社在县政府的鼓励下复社,每年出版《云峰诗草》一到两期。云峰诗社现有社员60余人,年龄段从10岁至80余岁,都是本土的学生、农民、老师、机关干部、退休教师、待业青年。诗社成员作品在《人民日报》《诗刊》《星星》《草堂》《绿风》《诗潮》《诗选刊》《词刊》《中华词赋》《北京文学》《红岩》《星火》《延河》》等两百余家报刊杂志发表。现在诗社有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一名,省作家协会会员三名,市、区作协会员20余名。

     一片荒坡

     杨俊富

     那年,我家缺粮父亲把它开垦出来种上小麦,它就是麦地栽上果树,它就是果园 在我心里,它是捡来的它没有地位我也从没重视过以至于,又被我撂荒 去年,我把母亲种进去它就成了一座坟一下子,它长高了,揪住了我的心

    

    图源:鄢家镇星光村

     射水河

     王守槐

     河边芦苇,迎风垂下头颅一羽芦花,向生养的土地告别顺着浪花的纹理,开始随波逐流秋天的果实,是种子也是浮萍 许多时候,南归的白鹭立于波涛之上觅食孤独的星星一次次起飞、尖叫、俯冲、出水盆地的镜面,瞬间碎裂成花朵 江河汇流的水口,回眸龙门山脉一泓清溪的村庄,早已染霜秋风,脱光了芦苇的绿叶芦花是一根线,从秋分连起冬至 被风吹落的第一粒种子,是我从此,我是那个下落不明的人

     冬至,我们将黑夜守短了几分

     邵雪浪

     叶绿一次,光阴便矮了几分青蛙冬眠一次,爱便旧了几分磨难蜕皮一次,重生便薄了几分 月升月落是脚底袅袅的催命香 回眸处,败酱草的黄蕊氤氲成一朵白云她们走过的历程是我们一生的路径 今夜,我们寻着孔子曰过的河甲骨的花香,图腾的鸟语,先人的磷骨他们上了哪一条船 冬至,我们揉了揉眼将黑夜守到最短生命又轻了几分

    

    图源:鄢家镇星光村

     在时光里盛开的花

     胡晓

     被时光擦亮的花朵正肆意地覆盖在绿叶翠枝间留白的光斑沿着植株依次行走行至低处生成一张剪影留存些婀娜明媚 没有五光十色青花瓷的雅致保持依旧霓裳羽衣不值一提 遒劲的铁线勾勒出春的深沉吴道子的笔 太重只有燕子才衔出的乡愁在流动的画卷中 无拘无束的生长

     迷人的星光

     ——喜闻星光村成为星星诗刊的创作基地

     杨中俊

     家乡的田地有独特的土壤不经易会冒出诗芽在乡亲们的精心培育呵护下慢慢地生长勤劳的汗水让她解渴柑橘和稻花的香风都是难得的营养终有一天会让人仰望乡间的诗已长大在浩翰的夜空闪耀着迷人的星光

     生活是张大网

     袁辉

     鱼儿,吐出泡泡那是对桃红,对夕阳对流霞,对月影表达的念想 甚至蹦出水面,又跌落溅起昙花般的水雾 阳光,撒开大网每个扑腾的生命,快乐地痛着 水中的鱼儿什么时候吐完了泡泡就拥有了鸟儿的翅膀,让灵魂飞翔

     老屋

     草可

     老屋蹲在坟边 和大山聊天和背后的芦苇聊天和自己身上的青苔聊天 白云趴在大山的肩上尖起耳朵偷听 鸟语和虫鸣不断地干扰着 风 驱赶着落叶围成堆 给老屋 取暖 一一老屋 穿着那件从没换洗过的旧衣裳蜷缩在路边等……

    

    图源:鄢家镇星光村

     池塘八月绵绵情

     李玉山

     八月将尽夏水一场关于莲的筵席也将欢散莲,那个池中仙子怕也早已闻到那消殆的气息早早准备将自己万分妩媚尽现在一朝妖娆之中 这时候,再有一场雨不消太大只需掷水有声便可算是唯美了 鱼,算是莲最忠实的守护者无论莲开,还是莲败鱼也始终不理,不弃它依然摇着尾巴在落尽了花的池子里轻轻游荡,尾鳍扫过荡起小小的圈纹不消片刻便又消失在平静的湖水中一切又归于平静

     秋分

     尹婷

     秋分,以色平分一半绽开花朵一半结出果实一半飘落于地一半摇曳枝头 农田丰收了果实果实芬芳了土地诗歌丰收了果实果实充盈了文字 丰收节,果实正在盛开以果的形态展示花的生机诗歌节,花儿开得正艳朝着果的方向,努力向前

     乡村速写:无人机

     龙敦仁

     一只大大的蜜蜂盘旋在小村的上空桃花灼灼你不采蜜菜花金黄你无动于衷抛粮下种 施肥治虫你样样精通但从不乱飞乱动按照卫星遥控去编织一个丰收的梦

     油灯

     李斌

     突然间停电无所事事电线拴住了灯也停掉了自己 老屋的油灯油枯光熄总把它擦得透亮熏黑了灯壁 照亮了自己 我无法带走这灯更无法在无常里点亮这灯我只得:把这盏灯放在心上用心血尝试一次次地点亮 一次次地熄灭就像太阳的芒皎洁的月光里重获新生 这盏灯我无法带走更无法丢弃这盏灯 住在心里开在头顶

    

    诗社70多岁老社员捧读社刊《云峰诗草》

     秋风辞

     周小盟

     就这样,从远方来,又从远方去轻轻一吹,整个季节就黄了它锋利如刀。抽刀断水斩断风华,斩断纯粹,斩断枝与叶娓娓的爱情 我是一枚被风斩断的落叶孤独的血液如注。秋水长天,内心抒情的脉络被吹得愈来愈乱 秋叶落地。叶疼痛装满身躯光单薄,时间转换的形式简单秋风如刀,刀锋所向,尘世凋敝

    

     周辉

     雨,下着。下在昨天,下在亲人的,和非亲人的脸。天空下,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下着雨。雨里,有呐喊,有助威,更多手挽手筑垒长城家园。

     吃饭

     夜了

     我在吃饭连缀几个动词在晨间遗留了一粒在嘴角他们说犹如晶莹成寒露的标点……我一边在透亮的玻璃窗边细嚼慢咽一边闲看风景在外面春天的碎花布铺展在眼帘记忆里的禾香被时光摁进我的字典而那位瘦削的老人一直猫腰在稻田

    

    图源:鄢家镇星光村云峰诗社外

     那些清晨的事物(2首)

     莫小红

     (一)报晓鸡 成长的声音沙哑又短促如同突然听到我教的变声期学生在身后喊我莫老师时不敢应答 窗外的黎明还是被这只刚学报晓的鸡唤醒了 (二)天上的云 天上,两朵云相遇的幸福忘却十里长亭的别离颜色,将心情托出成一幅愉悦的油画

     天井

     鲁小月

     午后的太阳照进来爷爷在躺椅上打盹婆婆坐在旁边缝补午后闲散时光我捣鼓着她的针线篮子 燥热的风从门隙里挤进来拂过老堂屋墙上的遗像天井似哑掉的旧胶片爷爷和婆婆已藏在相框里 夏蝉聒噪我被记忆捂住了耳朵这是我一个人的天井

    

    图源:鄢家镇云峰诗社内社员交流

     绝句.过十二桥(2首)

     雪泥

     英烈碑铭沉寂寂佛堂道观客芸芸还期十二桥头月长照抛头取义君 七律.贺罗江区作协成立 恰是金英绽放时欣闻盛会聚佳期。奎星阁上文光耀,(注1)景乐宫中雅韵思。(注2)红叶作笺题锦句,彩霞调墨赋新词。雨村故里多嘉木,(注3)岁岁花繁果满枝。 注1:奎星阁,清中叶为纪念罗江历代先贤文士而修,位于罗江南街,至今保存完好。注2:景乐宫,位于罗江玉京山上,原为清代一道观,现为清代西蜀文化名人李调元纪念馆。注3:雨村,李调元号雨村。

     脚下的泥

     蒋鑫

     脚下的泥孕出一茬茬菜籽苗儿一斤菜籽二两清油 脚下的泥育过青绿的大米一亩地八百斤 脚下的泥载过十八只鹅每一只都会下蛋 嘎儿嘎嘎儿嘎遥着朝天的尾巴走向我家

    

    图源:鄢家镇星光村

     七律.家乡美(平水韵七阳·2首)

     曾传孝

     如诗如画 阳光雨露润村乡,马路条条通小康。绿水青山皆旧貌,红墙碧瓦尽新房。漫山红绿瓜橙熟,遍地金黄稻谷香。锦绣乡村多壮美,如诗如画胜天堂。 百姓欢歌 党指鹏程奔小康,乡村致富歩铿锵。扶贫有志家家富,济困无私业业昌。党政英明添百福,民生兴旺纳千祥。攻坚聚力同圆梦,百姓欢歌颂富强。

     浅薄

     刘小莉

     玻璃窗外机器的轰鸣声惊扰了我的耳眼就两秒,我给了他一个白眼从此,我才无暇顾及他 耳朵里是老虎和兔子的故事小粒小粒的声音QQ弹弹的蹦跳进心窝里是“一万种抚慰感”的迷惑但故事结束,我才不会对他依恋 今天高二的学生要去考试亲笔的信里会写什么呢警醒、嘲笑、安慰还是平平无奇的无色的我们读完信,我就把他封藏起来 我不想陷入思考我不善于记住什么就让我浅薄的经过时间路过生命

     猫斗

     范薇

     如婴儿般哭诉又如武士一般决斗如怨妇面临情敌般张牙舞爪撕心裂肺 在地盘上摆上一根又一根老鼠的尾巴明明是残骸却更像王者的旗杆一次又一次把漂亮的女人吓得花容失色

    

    图源:鄢家镇星光村

     再走长征路,飞夺泸定桥

     刘湘

     一轮明月高高的挂在湛蓝的天空将天空照得透亮此时此刻我静静的躺在椅子上听澎湃的涛声 透过明净的窗户赏月圆 观美景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红军伟大的红军战士用生命换来 踏上铁索桥哗啦啦晃荡的锁链声湍急的水流声与砰砰直跳的心脏声连为一体望着如凶兽般的浪涛天空中如棉花般的云雾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九日红军飞渡泸定桥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那坚定 那艰险 那壮阔无不为之动容与自豪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药引

     黄燕

     “故乡的炊烟”是质朴、亲切的名词 对于一些流落异乡之人它又是打开豢养在身体内部的猛兽的按键 已记不清,现在它每次沉睡与苏醒间隔的时间也记不清有多少次,与村落中那些在被拉长、缩短中来回循环的零落、佝偻身影一起掐指精准计算每一个节日仁慈降临的刻度 待鸿雁归巢它们又将满血复活再次舞动锈迹斑驳的裙裾与村中零落身影般零落的狗吠一起收捡被汽笛声惊吓的老黄牛昨日散落在田埂闲云般的脚印与身影 城市高冷的背影和冰冷繁华的电子器具太过厚重封锁了蟋蟀与青蛙合奏的夜安曲“故乡的炊烟”,又是一剂安神镇魂的药引

    

    图源:鄢家镇星光村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 星星诗刊

     新浪微博 | @星星—诗刊

     《星星》诗刊主 编:龚学敏《星星》诗刊公众号执行主编:童剑统 筹:任 皓 编 辑:黄慧孜

     投稿邮箱《星星·诗歌原创》:xxsk_yuanchuang@126.com《星星·诗歌理论》:xxsk_lilun@126.com《星星·散文诗》:xxsk_sanwenshi@126.com

     《星星·诗词》:xxsk_sc1957nian@126.com

     邮局订阅《星星·诗歌原创》邮发代号:62-97 《星星·诗歌理论》邮发代号:62-157《星星·散文诗》邮发代号:62-202

     汇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收款人:星星诗刊杂志社 账 号:4402259009008802963开户行:成都市工行红星中路支行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星星诗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