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江河:我们以梦为马,开的花必须接受阳光的照射
2022/3/2 星星诗刊

     海上得丘

     欧阳江河

     1

     时间会不会从烟囱底部开始松动

     拔地而起的海岸线遗迹

     以考古学眼光看,曾是阔视的大海

     人间被石头垒砌到天上时

     烟云供养已是盘根错节

     坐一念一,精神将蒙恩于尘土

     2

     古人星罗棋布地坐在天上

     撒下天网:鱼群,煽动着鸟群

     有如北极浮冰,焚烧金属般的鳞片

     高像素头发丝,使重力悬空

     但古人身上的纯棉日子

     被谁,过成了浮尘静电?

     3

     时间本身会不会已经过期?

     工地上,有人打开一听鱼罐头

     配黄酒猪肝(酒的时间不添加防腐剂)

     工程师的手,掏出一只碳笔

     在动态建筑上画了一个同心圆

     众人身上,出现了共时性黑洞

     4

     哲学把此洞塞进柏拉图的大脑

     但此洞非洞,本地皮影戏的三代传人

     取出它,弄成笛孔,嵌入蛇身

     吹奏前世今生的余音袅袅

     5

     听戏人,你一直在听的是什么?

     方盒子里住着一个大上海

     当你推开暗网的落地窗

     能否听见花好月圆的唱腔

     能否把手机蓝牙的风吹草动

     吹得焚香袅袅,如心碎,如玉碎?

    

     6

     蝴蝶走丢了鞋子。地质层的鸟爪

     和鸟叫声,从考据学头脑里深挖出来

     系紧在蝶翅轻飞的鞋带上

     千里寻夫的孟姜女途经松江府

     沙石路上,沉积亿年的海生物碎壳

     怀着海龙王的不忍之心倾洒而下

     观世音的天空,静水深流

     7

     暗夜里,一道斜射过来的手电光

     突然直立起来:得丘人,你会不会

     沿着这无限延伸的光的解体

     穿越自身的时间黑洞,步入星空?

     8

     天空永远使人心动,永远是

     空气和水的净化

     听命于心灵的久远净化

     煤,听命于人之初的心动

     一个男孩用重山复水的老报纸

     层层包裹起这颗初心

     从高耸的烟囱升了起来

     9

     神会不会把扫烟囱的男孩

     像时间火箭一样发射出去

     发射到时空大爆炸之前

     以便获得光感,重新定义起源

     10

     扫烟囱的男孩对威廉·布莱克说

     大地上,人活得真低,羊群和牛群

     反而被春风吹得比鸟群还高

     量子男孩则对庄子说:一念去一念来

     没任何顾望是重复的、同一道理的

    

     11

     一个伦敦人和一个上海人

     两个人的小时候一样小

     两颗铃铛般的童心碰在一起

     发出清远的、薄荷的声音

     但父辈一代的听觉已烂醉如酒

     12

     抽烟的得丘人将肺里的矽雾

     抽出来,以宁波接骨木

     制作成透雕的、宇宙观的模型

     又以乾坤挪移大法,将50米烟囱

     安装在烟嘴上:对那些戒了烟的人

     这意味着什么

     13

     秦皇驰道上已无驷马战车

     合纵连横,构成了大历史的十字

     如今吴淞江以南三条古冈身

     和石马湾一带的晚明古墓群

     被水稻、口罩、大数据所环绕

     14

     六垒桥边,小关帝庙的赤兔马

     夜里会挣脱刘漆匠的壁画

     以双倍光速奔突到肉身之外

     然后,睁开带晨露的马眼睛

     也不知这些露珠是泪滴,还是水晶石

     15

     乾隆年的秘密,被明信片制造局

     制作成三百年后的某一天

     从火星上,逆时空投递到得丘园

     少了这一天,所有时间

     都不是万古:不如坐进此刻

    

     16

     一大群时装女孩的侧影和重影

     在烟囱下行走,一齐走向

     对折如纸的同一个陌生人

     要想引领时尚,就得把观念

     穿在身上,让纸慢慢长出布料

     慢慢变得骨感和贴身

     17

     一根光秃秃的烟囱,升空再高

     也无法触摸天空本身的极限

     雾中之人,眼前既是天涯

     一件没了扣子的衣裳随白云起雾

     一些不是水的东西在天上流动

     18

     出现在热供站上空的白云苍狗

     无论穿谁的制服,都遵循着

     老上海的那份垂范:人在俯仰之上

     竖立起一座口碑与史实的方尖碑

     冰的手,火的手,相握顿成灰烬

     19

     词的顿首,付与一个梦的修理工

     人类思维的某些零件坏了

     得移魂到非物质的灵异声音中

     去细听,去分拆,去换一个去处

     新人梦,就是在该深挖煤炭的地方

     不挖了,改挖神秘的比特币

     20

     时间银行意味着:所有存进去

     是钱的东西,取出来已是山高月小

     大月亮,小猫咪

     嘴对嘴待在屋顶上

     什么也不说,什么也没听见

     一个海豚音的花腔女人

     路过猫耳朵,按下了静音键

    

     21

     在热供站人工智能中心

     在光影交错的深焦镜头里

     一只纯属直觉的大鸟

     是唯一真实的3D上帝

     未来考古学,并无时间入口

     天使逡巡,进化与开化

     在天空深处两相闭环

     形成千金散尽的一个浑圆

     22

     把看似遥不可及的火星风景

     造得如在眼前, 把光的模型

     造得如此之高,如此炫目

     得丘人,口吐莲花与星象之时

     暗含着丝绸的钢筋铁骨

     且看根深蒂固的地心引力

     借吹灰之力,如何拔地而起

     23

     在山水之间,得丘人遇见孔丘

     敬他为水,且将水的签名刻成金石

     古琴一曲,弹得天下归心

     不如明月洗手,不如把手机界面

     那些秒逝的、流水哗哗的字节跳动

     写成秋风狂草:但谁是高僧怀素

     谁又是赵之谦的悠哉父亲?

    

     梦与现实:一个发言

     欧阳江河

     记得几年前,我读格非的中篇小说《隐身衣》,生平第一次生出个念头,我愿意跟他换一个角色,我让他来做我这个诗人,我当他这个小说家。刚才听身边这几位小说家的发言,我其实也想换成小说家的身份,像他们一样来谈论现实与梦想。我其实是一个持续多年的小说读者,除小说外,还读很多理论的、历史的书籍,读各种各样的杂书。刚才我听勒克莱齐奥先生发言,他说到中国一些有意思的书,包括《山海经》《红楼梦》《左传》,还有身边这位英国女作家提到的《易经》,这些都是我一直在读的书。

     我有时候想,从小说家的角度,我会怎么看待这些持续的阅读,多年来投射在我身上所形成的种种可能性,让我回看世界和自我。因为阅读说到底给人的回报就是一种投射。我多年前阅读色诺芬写的关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著作,就感受到了那种深刻遥远的投射力量,它来自阅读,通过阅读把自己投射出去,让人身临其境。刚才这位美国作家谈起战争,我们没有这个经历,但是毕飞宇特别提及作为战争小说的读者,他的感受,我深有同感。因为我们投射出去以后,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毕飞宇讲到余华的作品,说得太好了,他写的是一种虚构文学、想象文学,但文学的名字也叫现实,它带给读者比真实还要真实这样一种向往。这就是文学带给我们的奇妙的经验。所以我在想,什么是文学呢?

    

     诗人对语言这个东西特别敏感。我在想,文学就是介于梦想与现实之间的一种转换,而且是一种很特殊的转换。通过语言,把现实的东西、梦幻的东西都扭结在一起,交给我们读者,让我们消费。文学的转化非常特殊,它一定包含着一种拓展。人作为一种存在,是极大地被文学这个东西拓展了。从文学的角度,我来谈个梦。这是中国文学史上应该说最著名的一个梦,庄周梦蝶,这个梦本身就是一个转化。庄子梦蝶,不知道是他在梦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他?梦到被梦者,你梦到一个东西的时候,那个东西也在梦你。这就是庄子梦蝶,这个转化里面包含了玄学和诗学,包含了所有文学共同享有的关于转化的一个秘密,一个开端。文学家的主体在转化过程中,嵌入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机制,一个装置。就是把人自身转化为无人,转化为某种悬置的,不知道是上升还是下降的,不知道是神性的还是动物的、植物的,还是别的什么,这么一种转化,由此就产生了一个悖谬。波兰诗人米沃什在选他一个人的世界诗歌选本时,中国诗歌他只选入了一首诗,李白的《敬亭山》。那首诗特别简单: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当李白看山的时候,山也反过来在看他,山也有目光,有灵性,万物有灵,山与人两相对看。所以这个转换,和庄子梦蝶的转换是一回事。庄子梦蝶不知谁在梦谁,李白看敬亭山却知道山也在看他,此中所包含的中国式诗歌的转换,是带有拓展性的,是个人诗歌经验朝向更为浩渺的诗歌逻辑、诗歌认知、诗意公共性的一种深刻转换。在这个转换中,我们使用的、投射的语言,已然不是媒体语言,不是政治或经济的语言,技术或广告的语言,而只能是文学的、诗的语言。

    

     俄罗斯作家讲的很有意思。他说俄罗斯当代有些文学家或者政治家、经济学家所使用的俄语,已经变质为大西洋彼岸的语言,一种现代的、政治或金钱的、全球通用的语言。但是文学这个语言,本应是一种超越的、无与伦比的东西,在任何语种里都是对古语、对当下用语的拓展。就语言的意义、就精神性而言,在每一种语言里面注入奇异性和拓展性,这正是文学要做的事情,为现实注入一种我称之为原魂的东西。真正的文学,庄子梦蝶,还有刚才我讲的李白的诗,跟非文学形态特别不一样的,是什么呢?在当下消费性的生活方式中,比如说参加这个那个比赛,知识抢答呀,或者考试的选择题呀,体操比赛选美比赛呀,都是从1到10,还得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我们被局限在这个范围内,世界的丰富性,认知的丰富性,缩减为一个从1到10的局促范围。这么一个选择范围,正确和错误,好和坏,成与败,第一和最后一名,赚钱亏钱,都在这里面了。但是文学的过程,一定是把我们拓展成从1数到100,这是美国诗人毕晓普的一个暗喻性说法。我们为什么要从事文学写作,为什么要把诗意投射出去,从根本上看就是要拓展,拓展我们存在的可能性,拓展诗歌和文学的魅力,把诗的语言拓展到媒体语言、政治和经济语言之外。从1到10,对意义和存在是远远不够的。天上的星群绝不是从1到10能数尽的,我们听昆虫的声音,听植物生长的声音,听花开的声音,从1到10也听不深。我们必须将从1到100这样一种文学的、诗意的拓展,嵌入到想象力的、梦想的、再现的语言中去,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实。我们以梦为马,开的花必须接受阳光的照射,从1数到100,这就是文学要干的事,诗歌要干的事,一定得转化和拓展。

    

     庄子梦蝶,作为一个变形记,可以在很多诗歌主题里面出现,有不同的变体,处理的是优美的东西,禅意的东西,时间幻化的东西。梦作为材料,有时候会超出诗歌本身的力量,因为此中包含了一种卡夫卡式的、被公文模式处理过的、极其枯燥的、压缩得像矿藏一样的东西。而那种东西,可能是连文学都没有办法打开的,那样一种怪梦。

     弗洛伊德通过梦的解析,通过精神分析,开创了二十世纪整个人类新的思想史、文学史。在美国,精神分析已经变成一门蔚为大观的学科,美国人所有的问题都要在童年的一个梦、一个创伤去找根源,找阐释。精神分析,我们大家也知道它构成了包括好莱坞电影等等在内的美国文化,包括英国作家讲的《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1到100,其实也包含有魔法到没有魔法的世界。但有的梦与现实的关联被压缩成1到0,可能只有零这么一个数字。那么这个东西,我觉得可能是诗歌的一个盲点。曾经有人说,诗歌可以处理一切,但奇怪的是,我的诗歌不能写这种梦。这构成了我写作生涯中一个巨大的盲点。

     作者简介

    

     欧阳江河

     本名江河,1956年生于四川泸州。诗人,诗学和文化批评家,书法家,北京师范大学终身特聘教授。《今天》文学社社长。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歌奖(2010)及年度杰出作家奖(2016),十月文学奖(2015),英国剑桥大学诗歌银叶奖(2016)。

     #订刊编辑

     敬丹樱(微信号:yy54931)

     李 斌(微信号:xxsklb)

     方志英(微信号:wfrz421872864)

     黎 阳(微信号:Liyang740430)

     亚 男(微信号:wangkeshiren)

     任 皓(微信号:haoyuewuhen_1010)

     黄慧孜(微信号:zio1221)

     《星星》诗刊

     主 编丨龚学敏

     《星星》诗刊公众号

     执行主编丨萧融

     统 筹丨任 皓

     编 辑丨黄慧孜

     投稿邮箱

     《星星·诗歌原创》:xxsk_yuanchuang@126.com

     《星星·诗歌理论》:xxsk_lilun@126.com

     《星星·散文诗》:xxsk_sanwenshi@126.com

     《星星·诗词》:xxsk_sc1957nian@126.com

     国内统一刊号:CN51-1075/I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9678

     《星星·诗歌原创》邮发代号:62-97

     《星星·诗歌理论》邮发代号:62-157

     《星星·散文诗》邮发代号:62-202

     汇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

     收款人:星星诗刊编辑部

     账 号:4402259009008802963

     开户行:成都市工行红星中路支行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星星诗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