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最卑微的草,也能率先觉察到风的秘密
2022/3/2 星星诗刊
油松的旅行
李元胜
出发的前夜,我舍不得合上
一本画册,它翻开着
像栅栏被意外打开,从宾馆的台灯下
那些油松开始了狂奔
这繁星下的一夜啊
沁水两岸,全是疾行的巨人
我们到达前,它们终于回到
灵空山的悬崖之上
满头大汗,浑身枝条空空
多么熟悉的旅行,无数次
从那些翻开的诗集中
我低着头出来,从乌鲁木齐
从哈尔滨,由北向南,昼夜不停
就是这样的过程中
我丢失了自己的松果
——原载《不确定的我》(重庆出版社 2021年6月版)
推荐语
十年前,诗人写下有力的反观自问的诗《某个夜深人静时刻》。如今,他写的《油松的旅行》也有很强的省察意识。“狂奔”得“满头大汗”,却“浑身枝条空空”,非他所愿。可见,诗人绷着一根心弦,松懈不得。他说“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并非毫无所获的消耗,而是热爱生活的另一种说法。在语言上,这首《油松的旅行》又一次反映诗人借助巧妙构思和拟人手法,来展现其独特的“李氏诗风”:意境神奇、灵气飞动;而这首诗最值得研读的,是由教科书式的语言跳跃和诗意流转,彰显精妙的艺术表现力。
推荐人:符力
![](/asp/image.asp?m=0&w=gh_9ff1f1d403c6&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Vu49vozbg648hTOc5y6lXUDGIuuWYocM3S21cdBgBRPrxVzloOZjV9S4y4mk05GiaklL8tclqNBZ2ic1aH7sHoag/640?wx_fmt=jpeg)
草,燕子
敬文东
即使是最卑微的草,也在试图挣脱
地心引力,向虚无主义的夜空生长。
它确实有值得赞扬的
意志。何况它从不嫉妒展翅就能飞翔的
燕子;何况它甘于从命运中
汲取糖分、多巴胺和蛋白质。
即使是最卑微的草,也暗自羡慕
燕子将飞而未翔的
那一瞬。那是多么优雅的一瞬!
那是连叹息都配不上的一瞬!
那是一瞬后再也没有的一瞬!
即使是最卑微的草,也能率先觉察到
风的秘密、风的运势和风的善恶。
即使是最卑微的草
也有资格祈祷:
唯愿燕子滑翔时得到风的赞助
唯愿燕子将节余的力气,
用于倾听万物在夜间
发出的拔节声。
——原载《诗刊》2021年9月号上半月刊
推荐语
这是一首显微阐幽的小诗。诗人从自然中撷取了两个轻盈向上的意象——在低处“试图挣脱地心引力”的“草”与高处“展翅就能飞翔的燕子”。视角在高低流转中凝为一点,诗意于俯仰之间不断蔓延。“将飞而未翔”的一瞬,如同诗歌情绪的蓄势待发。随着诗思的推进,“草”的卑微敏感与“燕子”的优雅灵活在风的赞助下巧妙联结。“草”以祈祷的姿态仰望,“燕子”则将以倾听回应生长的力量。诗人即是如此审视万事万物的幽微关联,以命名的方式为现实世界的重新编码,在书写中建立新的秩序。
推荐人:张媛媛
![](/asp/image.asp?m=0&w=gh_9ff1f1d403c6&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Vu49vozbg648hTOc5y6lXUDGIuuWYocMAIt8KPlicvZwxtlS4WNKTSOqeiciaQ5wdCIh3AVeLSM0xO4r2vnoS6OoA/640?wx_fmt=jpeg)
叹 息
——为大屠杀死难者
赵 四
我听见,我听见掉进混乱与惊恐的人群
掠起群集的雨乌鸦,大笑,成群的大笑飞过
撞着哭墙。胜利的业火口含利刃
切割叹息,一片,两片,羽毛飞舞
你出现,出现在漫天大雪中
你们所无法想象的事物出现,时间到了
白色的血滴滴溅起,雪花中最亮的朵朵
我看见,我看见你的大苦之心鼓胀,鼓胀
轰然而出的天使,一边敛紧他尚不熟悉的
大翼翅的根部,顶住从你的内心吹出的风口
一边用尖嘴喙低头凿开偌大的石化世界
已经僵硬的你,如此巨大的叹息矗立内燃
一堵火墙,一堵火墙阴湿地燃烧,冒着
苦涩的白烟坍塌,埋下,埋下永恒叹息
——原载《建安》2020 年第 1 期
推荐语
甫读《叹息》,被其意象组织和运用所震撼,被其词语的巨大张力所俘获,仿佛这首诗就是一座高墙,一展开就身陷其中,哭、笑、冲突,埋葬又重生。“群集的雨乌鸦,大笑,成群的大笑飞过/撞着哭墙”“胜利的业火口含利刃/切割叹息”“用尖嘴喙低头凿开偌大的石化世界”……如此等等,这种在日常语言之外的奇特表达,违常识却不违直觉,生发出只可意会的强大冲击力,让读者与写作者一起又冲出围墙,进入到更广阔的天地。细细琢磨,《叹息》既像一面飘荡着具有先锋性的现代诗旗帜,同时又是一株牢牢植根传统文化的大树,“哭墙”和“业火”两种宗教元素妥妥地共融一体,“我”“你”“他”多重视角的人称变换,既走向内心,探入生命底层,又敞开心扉,触摸外部世界,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内心与外界的交融,惟其如此,“《叹息》中的东西才不是‘意象’”,是“灵魂化身”。
推荐人:老房子
![](/asp/image.asp?m=0&w=gh_9ff1f1d403c6&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Vu49vozbg648hTOc5y6lXUDGIuuWYocMY1qQfEYMT12rJV7VObibUQvf6nWv7KYmbs7kdGJYGYfNRUmD00efkug/640?wx_fmt=jpeg)
黑天鹅
扬 臣
是的。我喜欢黑天鹅的黑
它像随处可见的阴影
却有一闭眼就能想起来的形象
也许是未解之谜的谜底
当黑夜漫过时,它像磐石
把黑暗分开,又在不远处缝合
它的存在,让这里的夜晚
有异样的底色,让我产生更多疑问
我承认,它是黑夜的中心
仿佛夜的瞳仁,透过它
有人看见隐忍的爱,有人看出
生的高贵。我什么都没看见
宁愿被它驯化,成为黑暗的俘虏
或者它的倒影。突然之间
它从湖面朝我游过来,仿佛
要告诉我它的一切想法
——原载《诗刊》2021年9期下半月刊
推荐语
这首诗是高度视觉化的。诗人将当时湖面上出现的黑天鹅的惊人形象做了高保真的表达,呈现出双重视觉化的特征。在“我”的眼睛看的同时,似乎还有一个内在的心灵之眼,在审视、辨析。这就使表层形象的捕捉之外,多了一些知性、玄思的色彩。后者使得时空顺序出现了倒错、交叠。例如一开始先是说“闭上眼就能想起来的形象”,然后反复推拉到“像磐石把黑暗切开”“夜的瞳仁”等意象,直到末尾才出现“突然游来”的情节。如此,才“看”得更多,“看”得更具诗意。
推荐人:程继龙
![](/asp/image.asp?m=0&w=gh_9ff1f1d403c6&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png/Vu49vozbg648hTOc5y6lXUDGIuuWYocM8nciaib0tAHBhj23gnmpw0WLibnVms3cCqfibcN9lLGnyicK1r9Wu6qDdGg/640)
![](/asp/image.asp?m=0&w=gh_9ff1f1d403c6&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png/Vu49vozbg648hTOc5y6lXUDGIuuWYocMscoicUNcO5iaiautt3ksmbicM4qF8xG4wuGSGJqm3LwzUuGPMHwqYeVEpQ/640)
《星星》诗刊
主 编:龚学敏
《星星》诗刊公众号
执行主编:萧融
统 筹:任 皓
编 辑:黄慧孜
投稿邮箱
《星星·诗歌原创》:xxsk_yuanchuang@126.com
《星星·诗歌理论》:xxsk_lilun@126.com
《星星·散文诗》:xxsk_sanwenshi@126.com
《星星·诗词》:xxsk_sc1957nian@126.com
邮局订阅
《星星·诗歌原创》邮发代号:62-97
《星星·诗歌理论》邮发代号:62-157
《星星·散文诗》邮发代号:62-202
汇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
收款人:星星诗刊杂志社
账 号:4402259009008802963
开户行:成都市工行红星中路支行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星星诗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