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球:记忆把你变成一个多么柔软的人
2022/8/25 11:38:34 星星诗刊

柔软的部分(组诗)
……
刘泽球

柔软的部分
生命中总有许多柔软的部分
让你回避去触碰,它们可能是
一些物件,也可能是一些人
可能是一些事,也可能是某些文字
或者声音或者味道,它们
在被称为“中年”的某个早晨
突然找上门来,如同漆绿色背包里
装着许多信件的邮递员站在台阶上
你不知所措要先打开哪一封
你已经可以从容面对往事
而不发出悲哀的叹息,渐增的白发
表明时间给予宽恕,但它们也随着时间
越来越多地在周围走动
痛苦有时会变成微笑,就像
从生活深处唤醒没有完成的部分
你跟着它们,一路向老年走
也一路向青年走
记忆把你变成一个多么柔软的人


黄昏里
那是冰冷的冬天,一个老人
在黄昏里走着,他的步子还算沉稳
但不如年青的时候,人们在谈论
他的疾病,病房里药水的气味
被他带到马路上,他总是忘记吃药时间
邮政大钟曾让人想起教堂的声音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洒水车的电子铃声刚刚过去,水雾
加重我们对现实的质疑,他看不清
对面的路牌,这或许让他苦恼
人们在谈论一个马路上走失的老人
他会渐渐被遗忘,就像黄昏
总要进入夜晚,而夜晚终将隐藏
我们熟悉或者陌生的事物
他数着经过的自行车,闪亮的轮辐
跟手表表盘一样,也有两条腿在跑着
他还能微笑的是,他把年青的一部分
留给了另一个人年青的部分

玻 璃
下了整整一夜和整整一个白天的雨
戛然停止(留给城市西面的一线天空
薄得像刹车片 )
就像是突然停电,事物不得不自己发出光
蓝灰色的天空为玻璃镀上金属光泽的膜
你像一个一直躲在玻璃里的人
不停写下“玻璃”。除了河流是浑浊的
玻璃映出蓝色和灰色的事物,除了马路
仿佛刚刚漆过,还有路边的汽车也像是新的
很少有人从玻璃面前走过,但有一个
他握着裹紧的黑色雨伞,他的身体
像吐出蓝色墨水的笔尖,当他走过玻璃
夏天还未结束,他已开始计划秋天的旅行
“还有一个多月的雨”,天气预报如是说
他从玻璃的闪亮里走过,像墨水瓶
标签上印着的人物。玻璃里面的墙壁上
挂着电影海报,你想不起那部电影的名字
你记得穿西装的男子,他蓝色的背影
从空旷无人的马路一直走进影院
时光容许旧事,仿佛他已背叛多次
但灯光、楼梯和烟囱依然容许他回来


地图册
地图册对我来讲不算书籍,但每到
一座城市,我都喜欢找来当地地图琢磨
那些地图告诉我旅行的曲线,我所要
经过的圆点,如同许多小型的陌生车站
以及那些省份和城市带有想象力的形状
有时,我会凝视这个国家某个边界的起点
眼光沿着蜘蛛爬过一般的交通网
到达另一边界的尽头,那些缝隙
绝大多数对我都意味着空白,也许飞机已经
代替我掠过大部分的国土,但我只在
很少的地方停留,那些我去过的圆点
有时会从地图册里跳出来
它们装下我许多记忆,而不是地理知识
我浪费了那么多回忆,而没有变成诗歌

下午的雨
雨声在冬天的玻璃上响着,就像
孤独才会让世界寂静,如果雨水
就代表孤独,它们密密麻麻地
落下来的响声,都会进入一个人的身体
它的重量不会超过10克拉
恰如一支烟燃尽后损失的重量
生活会有很多平均数,雨水是其中之一
但孤独不会平均地分配给我们
对我而言,孤独一直寄居在我身上
有时轻,有时重,就像另一个我
我没想过要把他驱赶出去
他时常代表我,在我睡着的时候
去跟梦中的人会晤,说着不一样的语言
我白天无法说出的,那更像真实的我
他不应该在白天到来
但雨天的下午像黄昏已经迫不及待
他走来的脚步跟雨点一样
那么多雨水融合在一起
就像孤独的人和幸福的人拥抱在一起


言辞片段
刘泽球
诗歌追求时光的意义,如同某些科学家所为。区别或许在于,诗人在已知中去发现未知,而科学家在未知中去创造已知。诗人力图发现的未知,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被忽略或者丢失的细节,同时也是他从中发现的意义——具有诗的方式的意义,而不是诉诸于教科书式的教诲。爱因斯坦创造了会拐弯的时光,诗人把它们变成交叉的小径。
在人与世界之间,是语言让人获得远超过其他动物的认知能力,当语言创造了人与世界之间的另一种存在,我们有理由让它具有更完美的可能。诗歌就是代表那种可以让精神栖居的世界之上的世界,尽管它从来不会完美,尽管它始终没有脱离大地,但它让大地说出另一种语言,区别于具体目的的实用。对诗人来讲,诗歌可以让他摆脱外物的役使,并与他一道踏响时光的小径。

诗歌的显微镜,找出那些被隐藏的、毛细血管般的事物。诗人有时并不是一个词语的命名者,他似乎更像一个词语的发现者,事物——真实的、具体的事物让他说话。诗歌为我们在夹缝般的天空里,找回过去——那是我们今天的某种真相,它们不能被遮蔽。诗歌在抒情的同时,完成记录。
在不断自我陌生化的时代,遗忘成为消解失败和痛苦的有效工具。而诗歌对抗遗忘。
个体岁月越是成长,越是离未知事物更近。书本、经验,并没有令时光具有填满储藏器皿的特征,反倒让这器皿的空间变得更大,更像可以容纳我们始终无法达到的无限。博尔赫斯在一篇小说里写到“阿莱夫”,据一位数学教授所讲,“阿莱夫”在数学里代表无限,可以是无限大,也可以是无限小,将无限放到有限的容器里,只有诗人敢于如此。
博物馆里有那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物在沉睡,尽管它们不时从熟悉的书本里木舟般划过。而诗歌呢?我们词语的木舟总是把我们惊醒。诗歌在用最小空间容纳广大世界方面,与博物馆的功能并没有区别。诗歌的空间取决于它所容纳的事物,如同我们的内心。

诗歌的绝对,是因为词语世界在映射、指代真实世界方面,可以构成另一个世界——同样真实的世界,欢愉和疼痛。
想象和比喻可以为诗歌注入奇异的色彩,但不一定能加入命运。
诗歌如果有命运感的话,那一定是写下它的诗人曾经赤足走过某条命运的炭渣路,每一行文字都会让他真实而具体地疼痛。
每个人都有舌头上的负担,放着“言辞”,但不是“语言”。“语言”来自诚实的本质,而“言辞”意味着掩盖。
而诗歌恰恰是在“巴别塔”之后继续融合世界各种语言的梯子,它让人类的精神上升,而不是堕落。在这个互联网空间日益压缩现实空间的时代,不要寄希望网络的开放性改写诗歌的传播史,民间诗刊的存在价值始终在于严肃写作的独立性和边缘性。
诗人视语言为宇宙的秘密。对语言秘密的不倦探索和深刻洞察,让他企图接近世界的本质,这跟数学的努力似乎是一样的,谁能肯定这物质世界其实不是由文字或者数字所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算法正将人类的进化和肉身结构变成数字形式,而诗歌文字代表另一个映像和虚拟,它指向精神的构成,这两者都影响我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诗人倾向于写出虚拟的事情,看上去是向现实中让他胆怯的事物低头,但诗人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星星诗刊
微信号|星星诗刊
小红书|@星星

《星星》诗刊
主 编:龚学敏
《星星》诗刊公众号
执行主编:萧融
统 筹:任 皓
编 辑:黄慧孜
投稿邮箱
《星星·诗歌原创》:xxsk_yuanchuang@126.com
《星星·诗歌理论》:xxsk_lilun@126.com
《星星·散文诗》:xxsk_sanwenshi@126.com
《星星·诗词》:xxsk_sc1957nian@126.com
邮局订阅
《星星·诗歌原创》邮发代号:62-97
《星星·诗歌理论》邮发代号:62-157
《星星·散文诗》邮发代号:62-202
汇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
收款人:星星诗刊杂志社
账 号:4402259009008802963
开户行:成都市工行红星中路支行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星星诗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