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应该知道的中医保健知识
2016/12/12 健康你关注了吗
1、精神调摄
中医认为七情致病,可直接影响相应的脏腑,使其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或病情加重,在疾病过程中,情绪波动或突发的精神刺激均可致疾病恶化。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保持心情愉快,精神舒畅,对提高正气,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适量运动
汉代医家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创造了“五禽戏”。这说明运动对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冠心病患者恢复期可以参加一定的体力锻炼和劳动,如适度的慢跑、快走、气功、太极拳、五禽戏等。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注意运动应适量,根据自己的情况循序渐进,不宜做剧烈的活动,以不增加心脏负荷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
3、正确饮食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宜体,害则成疾。”由此可见,合理的饮食结构对冠心病的康复是十分重要的,如膳食总热量勿过高,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带壳贝类、软体动物、油炸食品等,提倡清淡饮食,多食含维生素的食物和植物蛋白,严禁暴饮暴食,少食多餐,冠心病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同时限盐。
4、戒烟少酒
吸烟是造成心肌硬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应绝对戒烟。少量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但不能喝烈性酒。
5、睡眠调养
睡眠是人的一种生理需要。人在睡眠状态下,身体各组织器官大多处于休整状态,气血主要灌注于心、肝、脾、肺、肾五脏,使其得到补充和修复。冠心病患者安卧有方可以保证人的高质量睡眠,从而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有利于人体健康长寿。每天睡眠时间应在7-8h,尽可能在每日上午晒1-2h的太阳及适度的有氧运动。
6、居处适宜
人离不开自然环境,中医很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相生相应的“天人相应”学说。《黄帝内经》在总结环境对人体健康与长寿的影响时指出,“高者其气寿,低者其气夭”。所以,冠心病患者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并要顺应四时和昼夜的变化,起居有常,使机体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7、加强教育
加强冠心病中西医基本知识的宣教 介绍冠心病的一般中西医知识,如冠心病中西医诊断标准,主要发病原因,诱发因素,预防及急救措施,常见症状,一般治疗措施,疾病的发展及预后等。
8、积极治疗
积极治疗与冠心病有关的疾病 高血压可加重心脏负荷,损伤血管内膜,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必须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
9、按时服药
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及时就医 教育冠心病患者必须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到医院检查,外出时随时带急救卡和急救药。冠心病患者恢复期中药因副作用少,尤其容易被老年患者所接受,但应掌握中药的煎法,煎药的时间和火候,煎药的器皿。应根据病症不同来确定给药的次数和给药的时间。服中药应讲究辨证,且温服,得效即止,服药期间应注意饮食与药物的协同作用。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你关注了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