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决定你是否幸福?
2013/11/1 王阳明心学

     谁在决定是否幸福

     徐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传习录?徐爱录》

     到底什么样的活法才算幸福,大多数人心中都有如下的认知:金钱、名利、地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只有具备这些才能证明人生的高度;而人生的高度决定着幸福指数。但事实却是,很多人在追求这些东西的同时,承受了太多压力,导致心灵沉重不堪。我们不能确定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就一定幸福,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金钱、名利、地位,往往以人们的精神补偿费的形式而出现。

     这种情形让我们不禁一震:生活给我们一块糖,仅仅是因为我们的心灵受到的委屈太多?!

     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心中没有喜悦,反而不停地觉得心累,这真的还是幸福吗?

     1508年,被官场逐出、流放到贵州的王阳明,在贵州龙场驿那浓密的原始森林中,突然悟出了一个让心灵幸福的方法。他断然放弃前贤朱熹提倡的“去外界求取人生价值”的方法,突然顿悟:人生价值只能在心里求;到心外去求,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王阳明的这一整套学说,就是“心学”。“心学”其实就是解决主导我们生活的心的哲学,它告诉我们,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心的问题。当心和我们的肉体一起来到世间时,它无关无碍,轻松自在;可当我们拼命地追逐外物时,心灵就会受到压迫,它会让你感受到它的呐喊,而你的心就再也不能平静,一切致使我们苦恼的情感就不请自来。但如果你安抚心灵,不被外物所迷惑,那你和心灵就有了幸福的约定。这无疑是告诉我们,对一切我们带不走的名利不动心才是心灵的要求,只有心灵平静,才能得到幸福。换句话说,心外什么都没有。

     想了解这句话背后的真谛,需要我们返回到王阳明和他弟子徐爱的一段对话中,这是心学的敲门砖,也是我们寻找幸福的起点。

     王阳明和弟子徐爱的一段对话颇能说明这一点。

     徐爱问:“如果只是在内心上求人生的道理,恐怕会遗漏许多其他道理。”

     王阳明回答:“拥有善良的心就是道理,天下根本就没有心外之事,更没有去心外求得的道理。”

     徐爱举例说:“孝顺父亲是一个道理,忠于领导又是一个道理,和朋友相处仍然也有道理。这是各种不同的道理,只是在心上求,难免会出笑话。难道我跟朋友相处,还要像孝顺老爹一样地亲近朋友吗?”

     王阳明回答:“那我就问问你:孝顺父亲,难道是去父亲身上找个孝的道理?忠诚于领导,难道是去领导身上找个忠诚的道理?跟朋友相交,难道是去朋友身上找个义的道理?其实这些道理就在我们心中,心外哪里有什么道理?只要我们的心是善良的,见到父亲自然知道孝的道理,见到领导自然明白忠诚的道理。”

     徐爱再问:“那天下没有心外之事是怎么回事?”

     王阳明反问:“事是谁做的?”

     徐爱回答:“恐怕是人。”

     王阳明再反问:“人凭什么做事?”

     徐爱回答:“恐怕是四肢。”

     王阳明最后反问:“主导四肢的是什么?”

     徐爱回答:“是我们的心。”

     王阳明最后作总结:“如果你的心不去主导四肢,不去思考,那肯定是没有事发生。凡是有事发生,必然是我们的心动了。这就是天下没有心外之事。”

     如果你说心外有事,那事情可多了。会钻营的人升官了,黑心的人发财了,不学无术的人在电视上胡侃,结果出大名了……这对你而言都是事,而这些事会让你感到迷惑,心态浮躁,甚至感到愤怒。

     所以王阳明认为,这些都是浮云。世间成功的法则可能有千条百条,但你

     若也想要成功,成功之法应在你自己的心内求,绝不是会钻营的人升官了,你就去学习钻营;黑心的人发财了,你就去学习黑心;不学无术的人成名了,你也让自己不学无术……到头来,心外什么都有,结果心内却空空如也。

     到底要如何做到心外什么都没有,这不是像说起来那么简单。在人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功名利禄是人人追求的目标,如果人人都在拼命地追求这些目标,也就证明很少有人能不受这些客观环境的影响,把只求内心的幸福当作是一种目标。也许,正是因为这一说法实践起来太难,所以我们才更需要它,因为它是幸福的源泉。

     早年,王阳明少年得名,却连续两次参加会试,又连续两次落第。当其他落第学子心情郁闷、哭天抢地之时,王阳明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你们以落第为耻,我却以不得第动心为耻。”动心,就是心外有了事。让心外之事牵着鼻子走,我们就活不出真我来,那就不是幸福之道。

     王阳明的心学其实就是让我们活出本真,用自己强大的内心来主宰我们的幸福。而“心外无事”其实就是让我们遇到事时要波澜不惊、不急不躁。你要相信,发生在你身上的任何事,只要你不去过分关注它,它就会从你的心里慢慢消失。只要你不为事情本身所动,天下就没有任何艰难困苦可以奈何你。

     心外无事其实是心学的一条重要法则,它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超级强大的武器,那就是我们的心灵。我们要好好地利用它,因为通往幸福的路上绝不能没有它。

     心不动,则烦恼不动

     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钱德洪录》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句格言是说本来没有什么事,庸人却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其实,当我们对心和外界环境的关系进行理性观察时,就

     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是“庸人”,因为这句格言准确地揭示了我们心灵运行的基本特征。

     王阳明曾和友人到山中游玩,友人指着一朵花问:“你常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答道:“你没有看此花时,此花和你的心一样都在沉寂状态;你现在动了心来看此花,那此花也就入了你的眼,它也就在你心中绽放了起来。由此可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是心学史上最著名的一段话,其实它并非多么深奥难懂,仅从字面上就可理解:你没有看那朵花时,你的心没有动,那是朵什么花,花是什么颜色的,花有多大,你都不知道,所以花不在你心中;而当你心动后看那朵花时,

     那朵花就在你心中留下了影子,所以你就知道了它,并且看到它是一朵什么花,它是什么颜色,花朵有多大。

     花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到底呈现什么样的状态,比如是寂静还是绽放起来,却是取决于你的心。

     也就是说,我们的心和外界环境可以产生联系,也可以不产生联系:如果不产生联系,那外界环境就不存在,你的心也不存在,这是一种寂静的状态;如果产生联系,那外界环境就动了起来,自然,是你的心先动的。

     现在仔细想想,世界上真的存在苦乐、好坏、优劣吗?

     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的农夫划着一只运送货物的小船。那天的气温奇高,农夫汗流浃背,苦不堪言。虽然如此,农夫还是认真地划着船向目的地进发。

     就在半路上,他看到一只小船顺流迎面向自己快速驶来。眼见着两只船就要撞上了,但那只船并没有丝毫避让的意思,似乎是有意要撞翻他的小船。农夫大怒,他认为自己走在正确的航向上,就咆哮道:“让开,快点让开!你这个蠢货!”对面的小船速度依旧。农夫急了,站起身,抽起桨,准备要给小船上的船夫一点教训。当他站起来还没有机会伸出桨时,他的船就被对方的船撞翻了,农夫被惯性抛进水里。他伸出脑袋,抹掉脸上的水,大骂:“你这个白痴,会不会划船?这么宽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上?!”骂完后,他大吃一惊,因为那条小船是一条幽灵船:上面根本没有人。

     他斥骂的只是一条挣脱了绳索、顺河漂流的空船。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责难、怒吼的时候,你的听众或许只是一艘“空船”。很多时候,世事并不像有的人想象的那样糟糕透顶,一些根本不值得放在心上的事,有的人却把它用放大镜放大,当成无法排遣的烦恼放在心上,心灵受到不必要的煎熬。这就足以说明,烦恼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找来的。

     禅宗慧开禅师有段话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里所谓的“闲事”,就是你跟外界发生关系的那些不必要的事。

     仅以情绪而言,我们有时候会突然大怒,认为有些事或者是某些人惹恼了我们,其实,那些事就是那些事,那个人就是那个人,如果你不跟他产生关系,擅动你的心,这些怒火自然就不会产生。

     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烦恼,多是“心”的问题。我们往往喜欢“看花”,而不是让心和花一起归于沉寂。我们总是想得太多,心思过重。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实验很能说明这一点:

     实验主持者要求一群实验者在周日晚上,把想到的未来一周的烦恼事都写下来,然后投入一个大型的“烦恼箱”。到了第三周的星期天,他在实验者面前打开这个箱子,逐一与成员核对每一项“烦恼”,结果使人惊讶:其中有九成烦恼并未真正发生。但实验并没有完,实验主持者又要求大家把那剩下的字条重新丢入纸箱中,等过了三周,再来寻找解决之道。结果到了那一天,他开箱后,发现那些烦恼根本就不再是烦恼了。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切问题,其实都是心的问题。一旦心产生问题,我们就会自寻烦恼,给自己的心灵套上枷锁。而能够摘掉这道枷锁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