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学问和品德实属千古第一人
2016/12/16 王阳明心学

     本文系京博国学原创文章

     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

     大漠雪山,他命悬一线。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

     怀着坚定的信念,他终于抵达心中的圣地。

     十九年时间,一百一十个国家,五万里行程,

     在异国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

     在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

     学问和品德实属千古第一人。

    

     几百年后,历史逐渐变成了传奇,传奇慢慢的变成了神话。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带着一头猪和一匹马,保护着斯文懦弱的师傅去西天取经。

     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加工,这个叫孙悟空的徒弟,成为故事的核心,而师傅唐僧,已经面目全非,在西游记成为文学经典的同时,人们渐渐淡忘了唐僧的本名,玄奘。

     真实的玄奘越走越远,只剩下一个轮廓模糊的背影。

    

     十三岁破格为度僧,博学求真

     公元600年,隋帝国创建20年,玄奘出生于名门世家,幼年的玄奘接受了良好的儒学熏陶。然而童年的快乐转瞬即逝,玄奘五岁时母亲去世,十岁时,父亲又撒手人寰。这让年幼的玄奘过早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父亲去世后,玄奘便跟随兄长来到了佛寺。从此,踏入佛门。

    

     玄奘很快发现,寺院的生活,非常适合自己的天性。

     隋唐时代,佛教盛行,政府规定度僧出家的考试制度,甚为严格。凡欲出家学佛,皆由政府统一办理招考,凡经考试合格,才录取为僧,名叫“度僧”。隋炀帝大业十年,政府布告度僧十人,那时玄奘只有十三岁,不符合度僧之规定年龄,不得进入考场。

    

     玄奘很失望。徘徊考场不肯离开,主考官大理卿郑善果,是一位佛教信徒,闻知此事,召来相见,觉得他年少而温文尔雅,迥异常人。问他为何出家? 答以“志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年纪虽轻,口气很大,令考官惊赞不已。并对旁人说:“诵业易成,风竹难得,若度此子,必成佛门大器!”

     玄奘不仅对佛教经典有惊人的记忆力,而且见解独到,最终被破格剃度。“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这八个字成为玄奘的人生目标,他为之奋斗了一生。

    

     自此玄奘便潜心向学,后辗转许多地方。

     七年时间里,玄奘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他勤奋地学习佛教典籍,努力理解佛教精髓,也访问了几乎所有的高僧大德,试图彻底地读懂佛法。然而,越是多读书,越是发现自己的“无知”,由于当时翻译不成系统,对教义解释各有异说,特别是瑜伽唯识的经论还不完备。

    

     为了得到正确的了解和进行系统的研究,玄奘发心西行求法。他经历各种艰辛到达印度,在那里游学佛法十七年,除了依止那烂陀寺戒贤论师学习瑜伽外,凡般若及小乘经论均用心研读,并参访印度各地,学习印度各派哲学。其博学多闻穷极真理的精神,在当时誉满中印,普受赞扬。

    

     那烂陀寺

     不靠孙悟空 靠的是《心经》

     孙悟空神通广大,但终究还是小说《西游记》中的神话,真正的唐玄奘西天取经之所以成功,不是依靠孙悟空,而是依靠《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力量,略称《心经》。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法师在四川时,曾在路上看到一个病人,满身生疮,污臭难闻,衣服也穿得非常破烂,玄奘法师心生怜悯,就把他带到寺里,给他请医生治病,又给衣服和饮食,对病人多方照顾。这个病人深感法师救护之恩,就传授他一卷《心经》。玄奘法师得到心经后,心里感到十分欢喜,就发心修持这卷《心经》。

    

     真实的唐玄奘也并不像小说《西游记》中描述的那样胆小懦弱。玄奘有着坚定的勇气和过人胆识,西行途中虽没有九九八十一难,没有各种妖魔鬼怪,但是恶劣的自然和气候环境非常人所能承受。

     唐朝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法师奏请西行取经,但没有得到批准。他求法心切,便从长安潜行出关,白昼隐伏,夜间赶路,历尽艰难,西行取经。

    

     莫贺延碛大沙漠

     西行途中,最艰难的莫过于进入莫贺延碛大沙漠后的遭遇。

     在离开五座烽燧后,玄奘走进了上无水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八百余里的莫延贺碛。此时,唯一的水囊又不幸失手掉在地上,水洒得一滴不剩。狂风卷着黄沙,像下雨一样漫天飞舞,令人无法喘息。

    

     空旷的戈壁荒漠中,只有孤零零的一个人,顿时让人感觉到天地的宽大,人类的渺小。生死较量中,玄奘想到了退却,并且真的退却了。他往回走了十多里,但最终又折回头。

     自问:“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可归东而生!”

     掷地有声的回答,于是毅然旋辔向西而进。

    

     从长安出发到现在,应该已经是冬季,短暂的白天,漫长的黑夜,使玄奘孤寂的旅途更加艰难。

     人鸟俱绝,环顾四周,只身一人,耳边可以清楚地听到空气流动时发出的呼呼声响。

     沉默有时会变得沉重无比,身体因此强烈地感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重压,不时的狂风夹带着沙石更使行程变得举步维艰。

     夜间的星辰以及飘忽的莫明灯火,让玄奘已经无法分辨出哪些是星辰哪些是灯火,此时的他,只能念诵《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念诵中,眼前的幻觉,如军队,如旌旗,如妖魅逐渐散去......每当遭遇艰苦厄难时刻,玄奘总是一心诵念《心经》,仰仗《心经》的护佑,所有灾难,都得消除,转危为安,并安全到达西天。

    

     历经万般艰辛的玄奘,此时已经置生死与度外,玄奘拥有一种远远超过常人的执着精神。这也使玄奘更加领悟到《心经》的大义,对于佛法更有了进一步的领悟。玄奘伟大的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其实也是他最关键的岁月,而《心经》也是他领悟最深的经典。

     其实念诵《心经》的感应事迹,古往今来,不胜枚举。般若波罗蜜多是心灵的智慧,是众生心灵的依靠,当我们百无聊赖、走投无路的时候,念诵《心经》可以挽救自己,学习玄奘法师用“心”踏平坎坷。

    

     欧体拓本

     佛学造诣威震印度,竟无一高僧敢与其辩论!

     玄奘西行期间,戒日王向全印度发出敕命,命印度知识界、学术界、思想界、宗教界的一切有识之士,共赴曲女城,参加他亲自举办的无遮大会。而这个大会正是为玄奘举行的。无遮大会,就是无论僧俗、贵贱,一律平等参加的大会。在这个大会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他得到公众的认可,他就会成为法会之主,从而成为印度宗教界的领袖。

    

     而玄奘正是这次大会的论主。这意味着,他将接受来自整个印度的所有学有专长、身怀绝技的人们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玄奘要想获得全印度的承认,摘取无遮大会的法主桂冠,谈何容易。

     敕命颁布之后,过了近一个月,全印度的有识之士纷纷来到曲女城,参加无遮大会。有全印度的十八位国王、各国大小乘义学僧侣三千余人、婆罗门及尼乾外道二千余人、那烂陀寺僧众千余人,各个博学多才,能言善辩,盛况空前!作为论主,玄奘坐在一张宝床上,称颂大乘,阐扬《制恶见论》要旨。

    

     依印度辩论场上的惯例,须由论主提出主题。玄奘将《制恶见论》的中心论点——真唯识量(真故极成色,非定离眼识。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如眼识)二十三个字提了出来,并邀请那烂陀寺明贤法师当众宣读,而且以当地文字抄写了一份挂在会场的门外,任由一切人反驳,声明:“如《制恶见论》有一字不妥,或被驳倒,或被更改,愿斩首相谢!”

     玄奘一人高居论坛,一连十八天阔论雄谈,无一人能辩倒他,也没有人能改动《制恶见论》里的一个字。与会各派学者均为大师风采所折服,不少人放弃先前信仰皈依大乘。

    

     此次辩论大会,玄奘大获全胜,戒日王乃令侍臣装饰大象,礼请大师登上象背宝座,全城游行,接受庆贺。玄奘大师拒辞不受,戒日王云:“此乃印度风习,不宜违背。”大师乃骑上象背,在热烈庆祝的人群中前后巡行。人们捧着玄奘的袈裟,四方高唱:“支那国法师立大乘义,破除了种种恶见。十八天全无论敌,每个人都该记住此事,并广为传颂。”曲女城巡行之后,戒日王组织数百条船与数千车乘,沿着河道护送玄奘大师返回那烂陀寺,盛况空前。

     曲女城法会使玄奘大师得到了印度各宗各派的一致推崇,大乘佛子称颂他是“大乘天”,小乘佛子称颂他是“解脱天”。玄奘成为印度僧俗各界共同瞻仰的佛门巨擘,声名远扬。

     进退由心,大德之境

     回到大唐,玄奘得到了唐太宗盛大迎接,但玄奘并未到现场。

     当天,玄奘一人安坐官舍,历经磨难的玄奘明白,一时的风光很可能导致前功尽弃,正所谓树大招风,言多必失,就像当年在曲女城辩经大会大获全胜后拒绝骑上大象接受全印度的祝贺一样,这一次,面对无上荣誉,玄奘再一次选择了退。

     退,并非退让、胆怯。退,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心境。

     他深知,自己的使命还没有结束,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离开长安,前往洛阳,只为心中那永恒不变的信念……

    

     唐太宗在三藏圣教序中,赞扬玄奘法师说: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包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精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唐太宗的这一段话,是对玄奘法师的真实写照和高度赞扬。他坚持清苦修学、讲学,坚持真理,不为世俗所染。回国之初,唐太宗钦佩他的学识,曾劝其还俗参政,玄奘法师婉言谢绝,专志弘法。

     之后在唐太宗的鼎力相助下,玄奘组织了专门的译经场,网罗全国顶尖佛教界人才,专心翻译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

    

     19年时间,玄奘一共翻译佛经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玄奘翻译的佛经数量之巨大,质量之严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对于一个僧人而言,生命的目的在于实现圆满,圆满的标志就是成佛,自从踏入佛门以来,玄奘一直追随佛的脚步,片刻也不懈怠。在困苦危难中,保持正念,不忘三宝,直到临终还默诵《心经》,安详示寂。他志愿坚贞,始终如一,古今流芳。

    

     中国的脊梁

     十九年时间,一百一十个国家,五万里行程,公元七世纪初期,他以坚定的意志和独一无二的智慧,征服了丝绸之路。

     与很多人相比,玄奘法师的一生近乎单调——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仿佛只是在行走、译经,然而他却在这样简明的人生中,为人类创造了史诗般追求真理的征程,为中国翻译了成千上万卷经书。他的所做所行——求法和译经,全是一个和尚的本分。他终其一生舍身为法,矢志不渝。

    

     鲁迅这样写道: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玄奘留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对理想永不放弃,对信念始终坚持。

     这就是玄奘的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唯识学智慧

    

     你不知道的“我”,一直在你内心作怪

     唯识宗有四条戒律,称之为重戒,学唯识学、学瑜伽学、一定要遵守,否则无法成就。玄奘1000多年前创立的唯识宗四重戒,就是对于现在来看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昔财不施、吝法不说

     其实就是贪。贪使我们执著于自己所拥有的,沉迷在自己的成就之中而沾沾自喜。而且这种我贪,这种私心,它还会让我们产生一种身份认同:我认为如果我有成就、我事业很好、我住的房子也是非常高档,这样还是增益我们的我执。所以世间人有这个我执的话,所谓的快乐,其实都是以自己的某种需求作为一个前提。

     比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我觉得很快乐,但是前提是什么?我好久以前,我就很渴望、很希望跟他见面,然后见面的时候,我才会觉得很快乐;如果是你的仇人出现在你的面前,那就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了。

     同样是一个人出现在你面前,心态却是不相同的。正是因为我们有一种成见在。这种成见就是我执习气在作怪。可见世间所谓的快乐都是虚幻不实的,本质上都是苦的。所以要能够断除我贪。

     2、自叹己德、毁疵他人

     即断我痴,我痴就是没有智慧、不能够主宰生命。没有智慧的人他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活得很困扰。

     修行人不需要其他人的肯定,所以他也就不会觉得委屈,他不需要外来的赞叹,也不会因为外在的毁谤而动心,他只会管好自己的因果。

    

     3、恼害不解、谏谢不受

     能够断我见。我们要能够以包容的心态来和人相处、冷静地听其他人的意见,不要老是执著于我见;我见很重的人,从来听不进人家意见的人,是心理不成熟的人。

     唯识学上说,人的心理成熟有三个时期:

     第一种是任性期:完全地以自我为中心,很自私自利,只会顾及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不顾人家,然后就会很失败,家庭关系、同事关系、各方面都难以相处。

     第二种状态是率性期:“率性之谓道,为道之谓教”,心态很稳健,能够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能够做好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情、承担自己的责任,但是还会有烦恼。

     所以要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是要进入到见性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正像曾国藩讲的:世间四种人,最上等的人是本事很大,没有脾气;中等的人是有本事,也有脾气;再次一等,是没有什么本事,也没有什么脾气;最糟糕是一点本事都没有,脾气很大的人、任性期的人。

     第四种是断我慢。“我慢高山,不留法水”,我慢就接近于专制,我慢就是很狂妄的人,不容许其他人对他提出意见,所以他自己也就会丧失掉进步的机会。

    

     唯识学智慧:凡是抗拒的都会持续

     唯识学上有个定律:凡是抗拒的都会持续。当我们抗拒某一种情绪的时候,就会聚焦在那种情绪上,这样我们就给这种情绪更多的能量,我们就让它更为强大了。

     所以说负面情绪就好像黑暗一样,我们是驱散不走它们的。唯一可以做的方法就是带进光明,“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破万年愚。”光明出现了,黑暗就没有了;因为一切都是无常的,所有的情绪都是一些能量而已。它们会来就一定会走的,我们只是任由它来来去去,不加干涉就好了。

     突破身份认同的我执。

     这个世间你能够拥有什么?什么都不是你的!所谓的“我拥有”,那只是一种执着而已。所以世间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所以能够这样想。我们就能够学会从内在的心灵里面去汲取力量,而不是依靠外在的认同和肯定。如果你把这种肯定建立在外在的万事万物上,会痛不欲生!因为这些本质就是无常法,你执着于感情,这个会变;你执着于财富,这个也会跑。应该建立在破除我执,内心清净。

     另外,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一些外在的、不可改变的、不可抗拒的事情上。

     王阳明心学

     | 心学思想传播第一平台 |

    

     | 长按二维码 扫描关注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