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友投稿】???我所认为的“知行合一”
2017/9/25 王阳明心学

     我看到太多关于知行合一的文章了,坦白的说到现在都没看到比较靠谱的解释。我想我写这篇文章也是良知所致,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我所认为的“知行合一”。

     现在很多人来说明知行合一,举得例子不外乎比如是说,我今天学了小孔成像,然后回到家亲自把小孔成像的实验自己做一遍,这样就知行合一了。这种想法不仅错误,而且很危险!这种解释是把知当成知识来解释,就是说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如果这样就叫做知行合一,那么我把学到的骗术应用起来不就是知行合一了么。大家知道三聚氰胺的丑闻让人发直,这难道不是那些科学家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实际么,三聚氰胺这种化学药剂能够添加到奶粉当中,没有很高的科学知识怎么能够办到呢,再比如说那些日本鬼子为了了解病毒的特性,把活人拿来做实验,按照很多人对知行合一的解释,和小孔成像的例子一样,这完全就是一种知行合一。太恐怖了!

     知行合一的“知”到底是什么“知”?“行”到底是什么“行”?

     “行”我们知道就是去做,关键就是在“知”上面。

     很显然这里的知就是良知的意思,并不是知识。你通篇翻看“传习录”这本书,知都是当作良知说,从来都不曾当成知识来说,所以阳明在解释“大学”里面的致知的时候就引申为致良知。当学生问阳明先生,孔子说,吾多知乎,吾无知也,什么意思的时候,阳明就说了,除了良知以外就没有其他知了,所以孔子说自己无知。这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台湾大学哲学教授傅佩荣对王阳明的心学不削一顾,就这样他都说阳明的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我们这些天天把王阳明的心学挂在嘴边的人为什么都不能意识到呢?傅佩荣是我一向很尊敬的学者,他提出了一些对阳明心学的看法和他自己认为的其学术的不足。如果大家对我的文章认可和感兴趣的话,我可以再写几篇关于傅佩荣对阳明学不足观点的我个人解释。

     所以综上描述,知行合一就是把致出来的良知应用到实际上,现在问题来了,那良知究竟是什么呢?

     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哲学有三大要素,第一点就是下定义,不能你说的和我说的是同一个词语但是大家不同意思,这样就必然引起交流上的困难。第二就是设立标准,第三就是建构系统。根据第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所以我要给良知下定义,这个定义是我个人下的,当然每个人都能下定义只要你足够严谨:

     面对和自己相关的人和事,在中和的状态下,心中会产生某一想法,这种想法就是良知,产生良知的过程就叫致良知,把这种良知化为行动这就是知行合一。

     这个定义看似简单,实际要说明很不容易。现在我就逐条解释。

     首先第一条 面的和自己相关的人和事

     阳明学是一种很实用的哲学,并不是关起门来的哲学,很多阳明学的弟子被人说成入禅。实际上是很悲哀的事情。阳明学是被外界称为搞定自己内心就好的哲学。然后很多阳明的弟子就跑到深山里面然后去消除物欲,人欲。然后就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如果这样才能达到圣人,那么这种圣人和石头有什么区别。石头肯定没有物欲人欲。到最后也是做一个石头圣人。这是何等的悲哀。阳明自己都要说致良知要在事上磨,不怕事情来,来的事情都是当成考验自己的机会。正是验证自己功夫的时候。什么是相关了,就是说这件事情是我要去处理解决的,你走路上看到个石头,这个石头在那和你一点关系都没,不需要致良知,这也是我对格物的解释,在我看来格物就是面对事物,这是同逃避事物相对的。阳明为啥格竹子失败了?就是竹子在那生长和你没关系,顶多是用来观赏的。你去格物有什么意义呢?一旦事情来了怎么办,然后就是下一条。

     在中和的状态下,心中产生莫一想法

     中和在《中庸》这本书上已经很好的定义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谓之和。中和的意思通俗的讲就是,你内心的喜怒哀乐不能太过或者不及,发泄出来亦要适中。阳明自己都说未发之中,即良知也。在传习录卷中和陆原静的书信中,阳明不断阐述中和状态和良知的关系。这边我不再赘述,我举个例子说明,你大学暑假回家,你父母给你张罗一顿好饭好菜,酒足餐饱之后,厨房堆了一大堆碗筷。要知道这些碗筷平常都是你妈妈洗的。这时候按照我定义,你看到这一堆碗筷(与你相关的人或事),这时你让自己处于中和状态,也就是抛弃懒惰带来的厌烦之心,平心而论,你父母已经张罗了这么多饭菜已经很累了,你作为儿女已经这么大了难道这个碗自己不能洗么而且你在放假当中又无紧张的学习。消除物欲就在这个节点了。这时候你心中就产生一种想法,我要把碗洗了,虽然这么多碗筷。这个想法就是一种良知了。产生这种想法的过程就是致良知。然后你把碗筷统统洗好,就是知行合一。而中和就是要求思考是在不偏不倚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这样就接近传习录所说的天理了,如果你时时刻刻致良知,按照传习录上来讲,你就在圣人的路上了,你要是能坚持一二十年,你基本上就能在历史留名了,真的不得了。

     这种过程可以用在任何事物上面,用上面的例子来说你看到一本骗术(自己相关的人或事),平心而论(中和的一种折中讲法),我不喜欢别人骗我我为何要骗人,(致良知)有这种想法之后(良知),我不看这本书我也不骗人(知行合一),

     再回到小孔成像那个例子,我在学校学到成像(自己相关的人和事),平心而论(中和的折中讲法),这时候可能有两种想法,一种我觉这部分的知识我掌握的很好不用浪费时间去做实验了,这些时间我可以用来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第二种就是我还没大掌握我觉得有必要回家做一个实验来巩固一下我的知识。这两种都可能对,这要看当时的人和情况,你是学霸还是什么,这也是阳明学的魅力所在,就是不同情况是能得出不同结果的。而且符合实际,因为实际上本来就是在不同情况下会有不同考虑。所以阳明学是活泼泼的,不是封建礼教的枷锁。而且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致良知是一种选择,而人生处处都在选择,你胸中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选择不当,你就有可能成为研究添加三聚氰胺的那个人。太可怕。

     整个看来,在致良知中怎么达到中和是最重要的。怎么达到中和呢?致良知的时机又在哪呢?知行合一为何能让人生无比的快乐呢?(这种快乐也是孔子和颜回在陋巷的快乐)。我为什么要设立这样的关于良知的定义架构呢?

     知行合一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的东西很多。如果大家认同我的文章我会继续给大家带来好的文章

     本文系心友何凭原创,感谢他的投稿!欢迎各位心友积极投稿,发表自己的心得体悟!

    

     王阳明心学

     |为往圣继绝学——铸造心学传播第一平台 |

    

     | 长按二维码 扫描关注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