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无道理》之道名第一
2018/2/27 王阳明心学

     笑笑生:李怀乾先生,字袭明,1968年生于山东临沂。“汉纸数字水墨印刷全流程技术”创建者,潜心研究中国传统图书装帧方式、装帧工艺和可变数据印刷装帧技术,获得专利、奖项多项,对中国传统汉纸(宣纸)图书的现代化生产做出杰出贡献。现任北京同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宣纸协会理事。

     心学源出儒释道,若对道家学说不了解,对心学也难以登堂入室。李怀乾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也进行了长期深入思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有着深刻独到见解,《不无道理》一书即是他以全新视角对《老子》进行阐释的呕心之作。

     本文是节选自作者著作《不无道理》,本平台将会持续转载。

    

     接上文:不读与不度

     道名第一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miǎo);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jiào)。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今译】

     作为宇宙本体存在秩序的“道”,从其最基本存在秩序的部分完整振动显序来说,包含两个(一对)最基础的表示振动范围边界的元素:一是“可”,体现的是正面的、促进的、发展的作用和范围边界元素;二是“非”,体现的是负面的、阻滞的、局限的作用和范围边界元素。“可”与“非”两个元素相反而相成、对立而统一的依存和作用关系是永恒的。人之灵智对“道”认知并称名,因而在灵智判断之“名”上,“可”与“非”两个元素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依存作和用关系也是永恒的。

     “道”,作为宇宙本体存在的秩序,包含整体全息隐序之“无”和部分完整振动显序之“有”。“无”,是对宇宙本体整体全息隐序存在的称名,是宇宙万物始生之基;“有”,是对宇宙本体部分完整振动显序存在的称名,是宇宙万物所由生之母体。所以,“无”之整体全息隐序存在是永恒的,在“欲”的推动下而呈现(生),通过人的灵智之“观”而感知其隐序奥妙;“有”之部分完整振动显序存在也是永恒的,在“欲”的推动下而呈现(生),通过灵智之“观”来明察其存在的显序机理。

     “道”与“名”、“可”与“非”、“无”与“有”,这几组概念中在趋向分别原点上说的是同一件事情,只是对同一事物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和边界的描述、定义和称名。实际上最终都是对宇宙本体——“玄”的描述。通过“有”之显序,灵智之“观”可以来认识“玄”,所以“有”是认识宇宙本体之“玄”的门径。

     【读解】

     《老子》开篇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提出了“道”和“名”概念,并通过“道”与“名”的联结点“观”,在认识论上将自然宇宙与生命宇宙建立起联系,以“道-观-名”为骨架建立起“道名概念体系”和动态“宇宙认知模型”,来阐述宇宙本体存在和生成机制的认识论,进而帮助人们形成圆融和谐而灵动的宇宙观。

     这个道名概念体系给出了“玄”、“道”、“名”、“无-有”、“可-非”、“欲”、“观”、“恒”等概念和概念组,并基于这个概念体系给出了“道-观-名”宇宙认知模型。这个道名概念体系和宇宙认知模型时至今日已经全部蒙上了厚厚灰尘,其原初本义已经完全暗语化和密码化而隐晦难明了。本书实际上就是通过追索这些概念的本义,来祛除蒙尘来矫正、还原、解码这些概念,并通过解析这些概念和概念组的系统结构关系,发明还原老子业已建立起但已经在两千多年中被扭曲异化并隐微难明的“道名概念体系”和“宇宙认知模型”,找到破解宇宙本体之“玄”眇之门。帮助人们走出迷途,能够真正知“道”而悟道明道,进而秉道行德。

     “玄”,是宇宙本体,也就是道学所谓“无极”。

     “道”,是宇宙本体之存在秩序,包含“无”序和“有”序。

     “无”,有隐性存在之义,是宇宙本体整体全息隐序存在状态,或者说是“道”之隐态秩序,也就是道家哲学所谓“太极”。所谓“无”,其秩序本身因整体全息存在状态而“隐”了,是为“隐序”。也就是说,隐序并非是没有秩序,只是对于人类灵智来说,秩序本身隐在整体全息的秩序之中而不得显现。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就是用“眇”这个字来描述“道”这种整体全息秩序存在之隐态。“眇”的基本字义有三:一是“目盲”,指不能见;二是“细小、微末”,通“秒”,指不可见;三是“高、远”,同“渺”,指不得见。引申义有二:一是“精微、奥妙”,通“妙”,指难以描述;二是“谛视”,即眯着眼睛看,指需要用心体悟感知。可见,“眇”具有明显的“隐”而不显之义。由此可知,“无”并非“没有”之义,而是整体全息隐序存在之义。“其眇”就是指“无”之整体全息存在之“眇”隐态秩序。

     “有”,即“存在”。主要是指显性秩序存在之义,即宇宙本体部分完整振动显序存在状态,或者说是“道”之显态。其次“有”不单指显性秩序存在,还指所有的秩序“存在”,即显序存在和隐序存在都是“存在”,即所有存在都是“有”。在显性存在方面,是通过在“可-非”所标示的范围内振动体现“有”的,也就是通过道家所谓“两仪”振动显示“有”的。

     “有”之所以说是“部分完整振动显序存在”。一方面,是因为相对于“整体全息隐序存在”是“部分”的。也就是说“有”蕴含于“无”中,“有序”蕴含于“无序”中,“显序”蕴藏于“隐序”中而作为隐序的组成一“部分”存在;另一方面,是这个部分振动存在的振动必须是完整的“一”。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就是用“噭”这个字来描述“道”的这种秩序显态。“噭”,从口从敫,“口”指口声,“敫”意为从一点向广阔空间扩散,合起来就是口声向周围空间扩散。基本字义同“叫”,即呼喊、鸣叫而达听和响应,也用于形容声音响亮。可见“噭”有强烈的“显现”义,由此可知“有”即显性呈现表达存在之义。“其所噭”就是指“有”之部分完整振动存在之显态是通过“所噭”呈现、表达出来的。“所”有“所由”或“因所”义,即“有”由“噭”所显现或因“噭”而呈现“有”。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无”与“無”是有区别的,不能互用。無,音mò,同“没”,也就是“没有”或“不存在”。

     通观《老子》,“其”与“亓(qí)”也是不同的。“其”是代指,含义随所代指对象不同而变化,《老子》从开始到第卅七章多用“其”,第卅八章之后多用“亓”。“亓”,从“一”、“丌”为下基,即“一”于“丌”上,是对“有”之系统完整性“一”的特别凸显和强调。后文会阐述“一”乃是对“有”振动平衡完整性的强调描述。可以说“其”代指“道”,“亓”代指“德”。

     “无,名万物之始也”的“始”,是指因振动得以呈现(生)秩序之“有”的开端,也就是所有显序都是从隐序中呈现(生)出来的,“有”序都是从“无”序中呈现(生)出来的,也就是“有寓无中”。整体全息隐序存在状态隐含着部分完整振动显序存在状态,或者说是“道”之显态蕴含于“道”之隐态,“道”之部分完整存在因振动而呈现(生)显态。也就是“有”蕴含于“无”中,“无”涵括“有”。“有”因部分完整振动而得显于“无”,也就是“无中生有”。

     “有,万物之母也”的“母”,是指“有”呈现(生)之所由和“有”所呈现(生)之由,指“有”是万事万物得以呈现(生)“有”的来源处。也就是说,一方面万事万物都是显序之“有”的具体呈现(生)表达。另一方面,万事万物同时体现着“有”之振动显序本质。所以“万物生(呈现)于有”或“有生(呈现)万物”,这里所说的“生”是“呈现”或“使呈现”之义,“母”是呈现“生”之源,这在后文将作详细阐述。

     由此可以清晰理出“有无”关系:无中寓有、有寓无中;无中生(呈现)有,有生(呈现)于无;有生(呈现)万物,万物生(呈现)于有。无、有、万物的关系即:无-有-万物得以“生”而“显”的关系和万物-有-无的“复”而“隐”的关系。

     万物都是以部分完整振动显序存在而呈现“有”而被灵智“观”到而“名”之的,因而“有,名万物之母也”。尤其需要强调,“有”既然是“存在”之义,那么从“存在”这个意义上说,“无”是存在的,只不过是隐序存在,也就是说“无”是隐性存在之“有”,或者如佛家称之为“妙有”、“真如”、“真空”等等。万物之“有”的显序都涵括于“无”的隐序中,万物因其振动于“无”中开始显现而被灵智“观”而描述、定义、固定并“名”之。

     “名”是名称、称名、命名(定义)、形名(形容)、名状(描述)等几重义的综合。这个综合的过程是:全面有机地描述(名状),形成初步的容貌(形名),对其进行精炼定义(命名),命名固定为具有明确特指的名称,之后要描述一个事物就可以其名称而称名了,这个过程的多重义凝结为“名”二得到相对固化。由此可见,“名”是生命灵智之“观”对“道”在具体“有”的呈现之“象”进行加工的成果,即“观象”的成果。在“道名概念体系”中,“名”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道名概念体系”本身来讲,“有-无”是灵智描述(名)“道”之秩序的,“可-非”是灵智描述(名)“有”之振动范围边界的。“无-有”这组概念工具,用于灵智对“道”之认识体悟层面上的描述(名)。“可-非”这组概念工具,用于灵智“德”之操作层面上的描述(名)。针对“有”所采取的顺应“道”的行为方式方法及所产生之状态结果被灵智描述(名)为“德”;反之,针对“有”所采取的悖逆“道”的行为方式方法及所产生的状态结果就被描述(名)为“失”。

     这一章中的“玄”、“道”、“无”、“有”、“可”、“非”、“名”、“欲”、“观”等概念是《老子》的核心概念,这些概念不能孤立存在,只有将其纳入到“道名概念体系”和“宇宙认知模型”中才有意义,才能建立起正确的宇宙观和认知模式。对这些核心概念,在后文的读解中将会分别做深入阐述。

     “可”与“非”是体现“有”的部分振动显序存在的两个范围边界因素,这两个因素的性质是相反同时又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人之灵智“观”之后,将这两个因素描述(名)为“可”和“非”。将同一“有”之振动存在中正面的、促进性的、发展性的因素称名为“可”,将同一“有”之振动存在中负面的、阻滞性的、局限性的因素称名为“非”。

     “可”与“非”作为“有”之振动存在的相反相成的范围边界元素,具备以下几种意义:

     第一,没有“可”与“非”也就不可能成其振动,只要“有”振动即“可-非”范围边界内发生;

     第二,既然是“振动”就必然存在振动的范围边界,因此“可”与“非”又具有振动范围边界的标示意义,也就是描述“定域”的意义;

     第三,既然是“定域”振动就必然喻示着定域振动所围绕的那个存在,那个存在被描述(名)为“中”。因而能够使“有”得以呈现的振动可以完善为“可-中-非”这样的模型化表述,也因而使得振动的“本位”得以显示,“定域”得以确定。正是基于这种本位振动特性,后文建立起表示振动的“不”的模型。由于“不”在第一章尚未出现,在此暂不赘述;

     第四,既然振动是“可、非”围绕“中”的定域本位振动,那就必然喻示着存在最佳效能呈现(生)的“有”,也就必然预示着振动存在着“守中”趋向,即趋向于最佳效能呈现“生”;同时既然是“守中”振动,那振动就必然具备持守“本位”特性,也就是“本性”;既然振动是在“可-非”范围边界内的“守中”的“本位”振动,那就必然体现出振动本身的“禁制”和“约束”特性,也就是必然表现为“有”的相对稳定性;

     第五,所有的振动之所以具备可以被灵智之“观”识别的特征,就必然具备振动稳定性,也就是确定性,即振动“平衡”特性,不具备稳定平衡的振动是不可被识别的,也就是不可被“观”而“名”之的;

     第六,同时,既然“有”因振动而存在,振动又是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那么在振动范围内同时呈现(生)“有”的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性质,这两种性质被描述为“阴阳”;

     第七,既然确定的“有”是守中振动通过最佳效能“中”所呈现(生),而“中”又在“有”呈现为“阴、阳”两种性质,那么“中”也应该有“阴中”与“阳中”。进而可以推论振动应是类椭圆振动,因为只有椭圆振动才可能有两个“中”。

     第八,虽然“有”是确定的振动所呈现(生),但是“有”本身又是可以变化的,那么这个椭圆振动就必然是开放的。所以振动可以描述为椭圆螺旋振动;既然是椭圆振动,那么振动的轨迹和矫正特征就可以用象形字“弗”来描述。

     第九,所有振动都是自动自发的,也就是都具备自行组织和自行平衡的机制存在,这种机制可描述(名)之为“自秩序机制”;

     第十,既然振动有自动自发和自行平衡机制的“自秩序机制”存在,那就必然喻示着有“原力”存在,这个“原力”被描述(名)为“欲”;

     总之,宇宙本体的部分完整振动之“有”同时具备以下特性:平衡、守中、定域、本位、禁制、最佳效能呈现(生),这些多重性质特性一体同在,相辅相成不能割裂。后文还将详细揭示振动的“开放”、“跃迁”和“全息”特性,也就是振动的“螺旋”特征,将随着相关章节相关概念的提出而展开阐述,在此暂不涉及。这些特性的改变,就是振动显序状态的改变,也就是“有”的改变。因此,如果对于万物所呈现出的某种现象可能只是某种本质特性的反应,往往会使人误将某一“现象”当成全部“本质”而陷入所谓“二律背反”式的矛盾不能自拔。以上这些特性,将在本书以后的各章中全部解析阐述。

     未 完 待 续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