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胆识 时刻磨炼自己
2018/3/2 王阳明心学

     编者注:古今中外,凡有建树的著名人物,无不是有胆有识之士。“胆识”,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气场,能令一个人具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大将风度,无惧一切外物,“虽千万人,吾往矣!”王阳明从“致良知”的角度,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增强“胆识”的奥秘?

    

     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起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 ——《传习录》

     古人认为,道无处不在,而良知即是道。圣人只是顺着“道”的规律去为人处事,如此看来,天下的万事万物,都在我良知的范围里运动,又何尝有一物能发生在良知之外,而成为良知的障碍呢?

     王阳明认为,所谓的障碍是相对的,当你超越了障碍之后,回过头来一看,一切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是你当时看不透这一点罢了。

     可以说,障碍都是在我们的心中。

     一块半尺宽的木板,放在离地半米高的地方,几乎所有的普通人,都能坦然自若地从木板上走过。但是,如果将木板架在两幢十几米高的高楼之间,恐怕就没多少个人敢走过去了。原因就在于恐惧的情绪蒙蔽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不能以平常心来面对高空这一障碍。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列御寇在一隐世高人——伯昏无人面前,演示他惊人的箭术。他左手握弓,放了一杯水在其肘上,然后右手拉弓搭箭,弦如满月,“嗖”的一声,利箭破空而出,准确命中靶心。

     在前一支箭刚射出时,第二支箭又已上弦,“嗖、嗖”声不断,连珠箭发,支支中靶。可谓动作娴熟,得心应手。

     更神奇的是,列御寇在射箭的过程中,手肘上置放的那杯水竟然一滴都没溅出来!而且他神态自若,整个人就象是与此无关的木头人一样。

     列御寇志得意满,以为伯昏无人一定会赞赏他的箭术。

     谁知,伯昏无人只是微微一笑,说:“此种箭术,只要有心苦练,人人都能练成这种功夫,但是远远还没达到‘无心而射’的境界。如果我与你登上险峻的高山,脚踩摇摇欲坠的石头,面临万丈深渊,你还能象这样轻松地射箭吗?”

     于是,伯昏无人与列御寇登上高山,他踏上一块凸出来的山石,底下就是深不可测的万丈深渊,然后,转过身来,背朝悬崖,慢慢地往危石边上后退,直到脚的十分之二都踩在石块之外,这才抱拳作揖,请列御寇象这样上来体验一番。

     没想到,此时列御寇见此情景,却吓得匍匐在地,冷汗直流,连脚跟都淌湿了。

     伯昏无人说:“一个达到至高修养境界的人,能参透天地间的奥秘,心灵通达于宇宙八方,无论面临何种境况,都能泰然自若,神色不变。现在你心怵胆寒,眼眩目晕,再能射中箭靶的可能性就太低了!”

     其实这也是一个胆识问题。

     胆识是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没有胆识,一遇到紧急情况,心里就会发虚,精神就会崩溃而为境遇所制,对事物就看得不真切,失败就是难免的了。

     如《史记》所载“荆轲刺秦王”这个故事中的秦舞阳,十三岁时就杀过人,似乎勇气过人,旁人都不敢正眼看他。但当用他做荆轲的助手,去执行刺杀秦王的任务时,在面谒秦王的那一刻,却吓得脸色大变,两腿颤抖不已,致使荆轲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终于功亏一篑。

     可见,秦舞阳所具有的所谓“勇气”,只是匹夫见利拔剑而斗的血气之勇而已,根本不是真正的有胆识。

     胆识,从字面上来看,就是胆量和识见,与一个人的心灵境界有关。内心的识见不够,没有一个主心骨,这就标志着他的意志、心气、身体三者之间不能很好地协调一致。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需要以上面那种“到山崖踩危石”的极端方式来锻炼自己的胆识。

    

     在日常生活中,在平凡小事上用功,同样可以增强自己的胆识。

     这就要注重精神修养,发掘隐藏在灵魂深处的良知,也即是古人所说“养气存神”的功夫。

     古人认为,“意为气之帅”,而意与气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处于主宰地位,一个人如果精神健旺,气势充足,他就能撼动别人,而外界环境影响不了他,胆识自然过人。

     所以我们平时就得有一种修养,不论如何细小的事情,都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神意,做到诚敬专注,心定而神明,排除一切杂念干扰,进入一种空旷而虚明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特殊的状态中去体验事物的规律,如朱熹所说:“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在涵泳中激发无穷的力量,在体察中得到良知的启迪。

     随着涵泳、体察的不断深入,身体似乎不复存在,时空好象已经消失,泯灭了人与我、内与外的分别。这时正如“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人与大自然环境浑融为一体,山空了,“人”没有了,唯有花儿在无心地开放,潺潺小溪在自由自在地流淌着,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这个时候,内心达到虚灵明澈的状态,如明镜高悬,照得世间万物事理分明,任凭良知发用流行,天下万物莫不是“道”,“我”无心去干扰、占有万物,万物亦不来妨碍“我”,所有的障碍都消失于心灵的无分无别中。

     到了如此境界,一个人已完全适应外界的变化,人与天地自然同呼吸共命运了。周围的形势也就不能对他构成威胁,他也就驾驭环境而不为环境所驾驭了,一个人的胆识自然而然就能增强起来。

     一个人要想干成一番大事业,就要具备一种大丈夫气概,什么障碍都能参得破、看得透,任何事情都拿得起、放得下,敢于打破一切常规,时刻磨炼自己,超越自我,才能达到超然物外的一种境界,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作者简介:罗智,网名:明朗之阳光;1973年出生,心灵励志作家、王阳明心学研究者。从小爱好传统文化,平时喜欢思考人生,十多年前,因机缘巧合,接触到了王阳明思想,为其博大精深而叹服,从此身体力行,苦心钻研其著作,并在人生、事业最低谷期,凭借王阳明的心灵智慧,成功地渡过了一个个难关。著有《阳明如镜修我心》、《王阳明心学全书》、《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等著作。

     本文节选自《阳明如镜修我心》;由作者授权独家发表!

    

     王阳明心学

     |为往圣继绝学——铸造心学传播第一平台 |

    

     | 长按二维码 扫描关注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