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谈体会 少说道理
2018/3/3 王阳明心学

    

     很多年前,我在看完金刚经后,有些不以为然,觉得道理很清楚,不就是:世界的本质是虚像,梦境,“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为什么会把这本书传的这么神呢?

     直到有一天,终于有高人为我解惑。金刚经在说理上,是否逻辑清晰道理明白,并不重要,关键是有没有收到“悟的体验”。他问我,有没有体验过,某些道理一直知道,可是只有在吃了大亏,痛入骨髓之后,才真正能够做到不报侥幸心理。

     如果读金刚经,能够有一种巨大的冲击体验,而后深深感叹,原来只是梦,那就算是收到了。

     但是,这种根性的人极少,慧能大师便是,顿悟不是聪明就能做到的,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只能靠不断积累体验,道理知道了不算悟,体验到了才是真懂了,这也就是禅宗不立文字的原因。文字多了,便会打破知行合一,更会干扰体验的积累,让思维发达的人自以为是,争吵不休。这种争吵就好像是两个从来都没有性生活体验的少年在争吵做爱的快感应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心学如同书法中的草书,看似简易随性。似乎是放手乱画就行,所谓跟追自己的内心便好。实际上草书最是真功夫,如果没有大量的练习,乃至行楷的基础,根本就写不来。至于那些对于草书鉴赏可以说个半天,拿起笔来就发抖的人,就更不懂心法了,因为知行不合一就是不知道。

     心学亦如同太极拳,是日日精进练出来的。在现实的竞争中,不管是太极拳还是拳击,没有真功夫,早晚被一拳打倒。若被打倒,还支支吾吾讲太极比拳击高级,就只能成为笑话和小丑了。

     大家都想成为王阳明这样的太极拳高手,可是除了他的根性犀利外,他还是经历了很多磨难,心学的提升更多是来自百死千难,道理只是体验后的感悟。对于普通人来说,大磨难是很少的,但是文字上的道理却很多。个人观点,心学的提升应该是少说多做多体验,不是真体验到的,就不是真知道,也就不要瞎分享。

     此心不动,随机而应。这八个字要做到实在是好难,我从来不敢轻易分享这句话是多么对,因为我总是做不好。公司在稳定盈利的时候,心还比较定,一旦出现大的亏损或者危机,我就生出诸多恐惧妄念,觉察到的时候,总是惭愧不已。

    

     致良知,最为简明,又最为核心。我当然知道有道理,可是我一直做不好,还在努力中。一到危难时,我总是听不到良知的声音,或者被思维所绑架。况且致良知这三个字太空灵,王阳明曾国藩杀人无数可以,我难道就不能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背负一些原罪吗?我曾经有一个项目失败,要解散队伍,律师给我说如果宣布那间破产,就可以少支付200万的劳动赔偿。我觉得良心过意不去,还是调资金发放了赔偿,但是那次决策充满了纠结。

     放下,克制私欲,或者存天理灭人欲,这些话我现在更不敢与人分享,因为我知道一旦说出口,我便是一个伪君子,因为我做不到。我本是一个精明利己主义者,多年的惯性,加上人的本性,我知道这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做到的,需要更多体验。也许举得累了,痛了,就慢慢放下了。但是,现在既然做不到,就是不知道,就不敢在外面说。

     不知道就不要瞎分享某个道理是对的。我们可以分享的是在我们努力的过程中,有哪些知道了但是做不到的,还在努力的。或者是被习气打败的故事和各种觉察。

     其实,心学者除了极少数理论工作者以外,多数人更应当聚焦实修,形成一个共同练功的氛围,多谈体会少说道理。唯有如此,心学才不会被抛到空中乱吹,而是扎根土壤拥有生命力。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