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2018/3/5 王阳明心学

     编者注:王阳明在谪居龙场的三年期间,据说在那里“魑魅魍魉之与游”,传说中的山精鬼怪很多,但王阳明却居之泰然,并没有因为这个缘故而扰动自己平静的心境。古人多信鬼神,王阳明为什么会有如此坦然的心态,毫不惧怕那些令大家闻之丧胆的“魑魅魍魉”呢?

    

     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先生曰:“只是平时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子莘曰:“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

     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传习录》

     陆澄问:“有人晚上怕鬼,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王阳明说:“这是因为平时不能培养自己的德行,以致内心有所不足,因此感到害怕。假若平常的行为光明磊落,哪里会怕什么呢?”

     马子莘说:“正直的鬼不须怕;不过邪恶的鬼不管人是善还是恶,因此难免有些害怕。”

     王阳明说:“岂有邪恶的鬼能迷惑正直之人的道理?又如这一害怕,就是心邪,所以才有被迷惑的情况,并非是鬼迷惑了人,而是被自己的心迷惑了。例如人好色,就是心被色迷住了;贪财,就是心被财货迷住了;对不应当发怒的事物发怒,是心被怒迷住了;对不应当怕的事物感到害怕,是心被恐惧迷住了。”

     其实,许多人之所以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是因为心不正,被各种物欲牵缠住了的缘故。如果我们的心光明正大,坦坦荡荡,外界的环境就奈何不了自己。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齐桓公在草泽中打猎,管仲驾着马车。突然,齐桓公好象见到了鬼,他很害怕,拉着管仲的手问:“仲父,你看见什么了吗?”管仲回答说:“我没看见什么呀。”这下齐桓公更害怕了,回去后,心中抑郁寡欢,好几天都没心情出门。

     齐国有一个士人叫皇子告敖,他对齐桓公说:“您这是自己伤害自己啊,鬼怎么能伤害您呢?如果不平之气郁结于内,精神就会向外奔驰而不守舍,遇到外来刺激,则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应对;郁结之气向上冲而不下行,则使人容易暴怒;下行而不上达的话,则会使人健忘;假如这股气不上不下,壅塞于身中,就会使人生病。”

     桓公听了这一番大道理,心中将信将疑,问:“既然如此,那么世上还有没有鬼呢?”

     皇子告敖说:“有。泥沟里有叫‘履’的鬼,灶台有叫‘髻’的鬼;家里僻静的地方,有雷霆神居住在那里,东北方墙角下,有叫‘倍阿鲑蠪’的鬼在那里跳跃;西北方的墙角下,则有叫‘泆阳’的鬼在那里居住。水中有‘罔象’鬼,丘陵上有叫‘峷’的鬼,山中有‘夔’鬼,野外有叫‘彷徨’的鬼,而草泽中有叫‘委蛇’的鬼。”

     桓公就是在草泽中看到的“鬼”,听到这里,他来了兴趣:“请问,委蛇的形状怎么样?”

     也许皇子告敖早就从桓公身边的人了解到他所遇见的“鬼”的形象,这时便很快地回答道:“委蛇这种鬼,其大如车轮,其长如车辕,身穿紫色衣服,头戴一顶红帽子。他的性情特点,最害怕听到雷车的声音,听见则惶恐不安,捧头而立。看到他的人一定会成为天下的霸主。”

     桓公听了,开怀大笑,说道:“这就是我所见到的鬼啊。”于是整理好衣帽,跟皇子告敖坐着谈话。不到一天时间,病就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内心的消极心理会伤害自己,如果把注意力转到积极的方面,外界的种种不良影响也自然不起作用而退却了。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总难免会产生负面的想法,这是我们不能控制的,要想在面对这些事时仍能保持从容淡定的状态,必须先增强自己的心气。

     如果心虚神弱,各种不良情绪自然“乘虚而入”。只有心气充沛,精神健旺了,那些忧郁逆境,才不能扰动我心。

     所以,孟子倡导养“浩然之气”。这种气养到“至大至刚”时,则“充塞乎天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任凭什么令人惊惧、愤怒、高兴、悲哀的事来到眼前,我心自有主宰,丝毫不受其影响,照样保持着清明、冷静的状态。

     如何养这种“浩然之气”呢?

     这就要靠“集义”之道。

     “集义”,就是要培养自己对各种“善端”的把握能力。不论吟诗诵词,或是谈古论今,或是游山玩水,忽有感悟,有一点冲和恬淡、身心爽快的意思,即是心气发生。此时,就要及时把握住这一良机,时时刻刻将当时那种物我皆忘的境界经常回味,返观内心,让这种心境逐渐扩充,而不要让它转瞬即灭。这就是扩充集义、培养心气的妙法。

     而在平常应事接物时,如果能保持坦坦然然的心情和行为,不让此心稍有愧对自己良知的地方,则我心自然光明磊落,快畅无比。这就是“行有不慊于心”的境界。

     到此境界,心气自然不馁。当一个负面的想法浮现出来时,以往你总是不假思索地就接受它,认为它是自己的真实想法,现在,当消极的念头又出现时,你则有一种出自内心的定力,认清它们都是幻象,毫不为消极的念头所动。只要你不允许消极的东西进入自己的心灵,这些负面想法就不会产生负面的能量,就伤害不了你。

     通过这样不断“积义”,使内心不断地充实,就能形成善于找到任何一种事物的光明面的本性,这样,你就能战胜那个根深蒂固的旧“自我”的束缚,超越沉重的心理负担,让信心和能力淋漓尽致地激发出来。

     可以说,在人生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有提升自己的心灵,从根本增强自己的素质,让内心的浮躁情绪平静下来,然后才能经得起各种险恶环境的考验,在关键时刻经受住巨大的压力,而发挥出自己的本来具有的潜力来。

    

    作者简介:罗智,本文节选自《阳明如镜修我心》;由作者授权独家发表!

    

     王阳明心学

     |为往圣继绝学——铸造心学传播第一平台 |

    

     | 长按二维码 扫描关注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