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不是成功学;真正改变人生的,不是道理,而是习惯!
2018/3/23 王阳明心学

    

     心学不是成功学

     我在最初接触王阳明心学的时候,也是因为很多牛人推崇,再加上其三不朽的功业,忍不住才开始关注心学的。谁不喜欢读成功人士的故事呢?更何况这么传奇。若是心学能够帮助我们成功,那真是太好了!!!原来老祖宗这里藏着这么好的成功学啊!!!可是,当深入去看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怪异了。知行合一、致良知、四句教、、、、、听起来都挺厉害的。可是,如何才能用起来呢?如何通过心学强大内心呢?如何才能像王阳明那样建立事功呢?在帮助成功方面,心学是不是会有些不明觉厉,隔靴搔痒的感觉呢?

     其实,阳明心学的焦点压根就不在名利,或者说根本不关心成败,这些都是应该放下的东西,影响人做事的杂念。心学的焦点在于让人处于一种更好的状态,全神贯注,良知恒照。这种状态当然更能够有效的应对各种局面,但是能发多大财,做多大官,就不是心学能左右的。说白了,心学玩的不是趋吉避凶的游戏,而是不管我们的人生境遇如何,都能让我们高频穿越。

    

     心学不是故纸堆里的学问

     前几天有学友让我开个书目单,希望系统学习一下阳明心学。我不知如何回答。我的个人理解,心学不是读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更像是功夫,而不是理论。功夫好不好要看真本事,看省察克己的纯熟程度,看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看真抓实干的劲头。

     整日之乎者也,摇头晃脑,动不动就深究四书五经。那是理学的搞法,用理学的方式学习心学是莫大的讽刺,更是知行不合一的最佳示范。

    

     心学不是懵懵懂懂的做事

     心学最可叹的事情,除了埋在故纸堆里,还有一个更要命的。动不动就丢出一句,事上练。这句话并没有错,可是如果根本没有弄清楚,有心学指导的“做”是怎样,没有心学指导的“做”又是怎样,就懵懵懂懂去做。那又何必言及心学呢?难道没有心学,就不做事了吗?

     不管是什么学问,一旦到了这种大道无形,言语道断的地步,便会进入死扣。这才是真正的狂禅之弊,其害处最大。

    

     心学之人重在实修,而且起码应该有以下特征:

     1.放下的功夫要有。用练武人的话说,一看就是练过的。遇到事情的时候,比普通人要定一些。

     2.思维绑架少一些。预判少一些,随机而应的感觉比普通人好一些。其实,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真功夫。遇事能多调查,“现场有神灵”,没事也不瞎想。

     3.觉察的习惯。无论是情绪变化,还是思维活动,总之能够觉察到自己在干什么,看着,就很足够了。

     4.决策之先,是良知判断。而后才是逻辑分析,利弊选择。这也是心学者与普通人的重大区别。

     5.心学者骨子里肯定有平等,自由,独立的精神、、、此处不用多讲,明者自明。

     至于理论水平如何,传习录看的如何,王阳明全集啃的怎样,孔孟是否研究过,陆九渊的文章有没有看过,四书五经读过几遍,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勤练功夫。

    

     怎么练功夫呢?

     养成好习惯-觉察(或省察克己)。真正改变人生的,不是道理,而是习惯。要健康,知道多少都没用,需要形成健康的习惯。要强大内心,懂了多少心法没用,不如养成觉察的习惯。最好是觉察,日记,书法,三项同时坚持,身心双修。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