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人生导师是良知
2018/3/24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在做官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观察每个人内心的世界。正德初年,王阳明上书直谏触犯权贵被贬至贵州龙场,到任不久抓获了一个罪大恶极的强盗头目。由于平日弑杀,所以在审讯的时候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道:“我犯的是死罪。要杀要剐随你便,你就不要再废话了!”

     王阳明微微一笑说道:“好吧,今日就不再审你。不过夏天天气燥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强盗头目点点头说道:“脱衣服可以松绑,脱就脱吧。”王阳明继续说道:“天气实在太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强盗点点头说道:“光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王阳明继续说道:“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是自在。”强盗头目马上紧张起来说道:“不方便不方便!”王阳明又摇头说道:“有何不方便,死都不怕了,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道德与良知的,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呀?”强盗头目点头称是,便把罪行从实交待。

     〉〉〉良知是当下呈现〈〈〈

    

     良知不是头脑中的东西,是生命情感的本真状态的突然爆发,所以王阳明说我们每个人本有良知,那么也就是说天理在人心里,天理不在人心之外。王阳明那句话是这么说的:"良知乃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这个原则是根本的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所以王阳明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要做自作主张的大英雄,这叫中国人自己的独立人格的树立。

     中国人向来有道德,但是中国人向来的道德不是出于内心的自觉,而是出于对外部权威和利益被迫的服从,这叫他律,不是自律。要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就是中国文化生命的拯救,需要一个原则,叫道德自觉的主体的成立,那叫卓然自立的人格,于是才彻底地打破主奴关系的文化。

    

     王阳明谈到最多的就是良知,他曾有一次对着自己的弟子们说,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只是不自信与不肯努力将这位圣人深深埋没在心田。 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

     在势如奔雷的风云变换中,王阳明经历了荒山野岭的荒凉、无人问津的落寞、龙场悟道的喜悦后,又来到关口。在江西的两年,由于遍地土匪,他只能四处出差专职剿匪。面对宁王朱宸濠举事,他用了二十二天便使这场蓄谋八年之久的叛乱化于无形;面对昏庸荒唐皇帝朱厚照,他忍辱负重、扬正去恶,树起良知的旌旗。

     “以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

    

     〉〉〉挖掘良知,打开善与恶〈〈〈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善与恶,但是要选择一方却是非常难的事情。良知与致良知说是阳明“教之三变”的最后教法,也是他心学思想发展的高峰。

     良知与致良知说不仅将本体与工夫、未发与已发、心与物、内(主)与外(客)、静与动、知与行整合为一体,圆融而无碍,使他的形上心学更具有精微和开放的特点,而且也简易化、实践化了学习圣人的修养工夫,容易唤醒实存主体的自我心性豁悟,使每一个体在超越与实践两个层面同时展现成德的自由,获得精神生命的安顿。

     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与学者言,费却多少辞说。今幸见此意,一语下,洞见本体,真是痛快,不觉手舞足蹈。学者闻之,亦省却多少寻讨工夫。学问头脑,至此已说得十分下落。

     圣人体认良知的功夫是至诚不息的。良知的本体,亮如明镜,没有一丝灰尘,美丑在镜中随时现出原形,而明镜却不留任何染污,这就是程颢所说的“情顺万事而无情”。佛教有一句话叫“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跟这个差不多。明镜照物,美的显现为美,丑的显现为丑,一照就是它的本来面目,这就叫“生其心”;而不管美的如何美,丑的如何丑,照过后都不留下,这就叫“无所住”。

     犹如上面讲述的那个故事一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善与恶。难道强盗头目就没有善良的一面吗?有的,如果没有善就不会有最后的招供,与其说王阳明在审讯犯人,还不如说是王阳明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打开强盗的心,告诉他什么是良知,什么是对与错。

     王阳明当即来了一番水到渠成的因势利导:“为什么‘使不得’?这是因为在你心中最后还剩有那么一点儿羞耻感。而这点儿羞耻感又何尝不是‘道德良知’的某种表现。一个新生儿是决不会在乎自己光屁股的,可见就是像你这样十恶不赦的家伙,我照样可以和你谈‘道德良知’……”

    

     良知就是真头面,就是定盘针,就是圣门口诀,就是乾坤万有基。在儒学的语境中,“良知”常常与“良能”相提并论。良知良能,指的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如孟子所言:“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然而,这种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虽然是一种天赋,却非常容易在后天的生活中迷失。用阳明的说法,就是一般人往往抛弃这个人人自有的无尽宝藏,遮蔽本心,迷惑颠倒,整天活在烦恼场中,乃至像个乞丐一样沿门持钵,自讨苦吃。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