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决定视野的不是眼睛而是人心
2018/3/27 王阳明心学

    

     决定视野的不是眼睛而是人心

     心学宗师王阳明十三岁时,母亲早逝。继母信鬼神。常常虐待他,父亲远在京师任职,不知王阳明的遭遇。

     王阳明不得已,想利用继母笃信鬼神的弱点,于半夜悄悄起床,把茶盘放在佛堂门外,第二天早晨继母见了,觉得非常奇怪。日后每天都如此,继母不由得心中发毛,但她对王阳明的态度依然如故。

     有一天,王阳明到郊外找寻捕鸟人,买下一只平日罕见的怪鸟,偷偷放在继母被内。继母整理床铺时,突然看见这只怪鸟,害怕鬼魅作祟,便赶紧请来巫婆占卜。

     谁知王阳明早就买通巫婆,对继母说:“王状元前妻对自己儿子遭人虐待很生气,上告天帝,现在天帝派阴兵下凡拘捕你的魂魄,被中的怪鸟,就是阴兵的化身。”继母听了这话,吓得脸色发青,赶紧下跪谢罪,王阳明也下跪向天帝求情,一旁的巫婆故意连声叹息离去。从此继母对王阳明便视如己出。

     王阳明的继母,正是因为心中有“鬼神”,才会相信巫婆的说法,让迷信占据了内心,才让王阳明“有机可乘”。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的内心“选择”看到的样子。这种“选择”往往都是不易察觉的。

     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某种情绪时,心里就会带上强烈的个人偏好暗示,继而会导致主体从客体中去佐证。

     喜欢某个人或事物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让自己在现实中搜寻印证,然后再用这些似是而非的印证,来佐证自己的心理预期,最终形成一种「真是如此」心理定势。

     若是在愤怒、仇恨或是怀疑时,我们又会不断寻找材料来强化自己的臆想,在偏执与愤怒、仇恨的情绪里,让暂时压抑的情绪得以宣泄。

     你相信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你相信潜规则,就会发现无数潜规则;你相信不公平,就会发现无数不公平;而你相信努力,就会发现努力真有回报。

     所以,决定人的视野的,决定人能看到什么风景的,不是人的眼睛,而是人的内心。

    

     扫除心中的善恶与对立

     《传习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王阳明的弟子薛侃有一天在花园中除草时,大概是疲惫不堪,所以哀叹道:“为什么天地之间,善难培养,恶难铲除?”

     在花园中赏花的王阳明,听到薛侃的叹息,发现教育的机会已到,接口道:“你就没培养善,也没有铲除恶。”

     薛侃莫名其妙,因为他劳碌了大半天,铲除了很多棵草,而且他经常浇灌花朵,这怎么能说是没有培养善,没有铲除恶呢?

     王阳明发现了薛侃的疑惑,解释说:“天生万物和花园里有花又有草一样。哪里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可如有一天,你要在门前搞个草坪,草又是善的,草里的花就肯定被你当成恶的了。这种‘善恶’都是由你的私意产生,所以就是错误的。”

     薛侃吃惊地问:“这不就是无善无恶了吗?”

    

     王阳明正色道:“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所以有善恶全是你强加给它的。”

     王阳明接着又举例子说了黄金和粪便。黄金在人手上,肯定是善的,可如果它在你胃里就会伤害人;

     粪便在人看来恶臭难忍,像是恶的,但却可以让庄稼生长,在老农心中,它又是善的。所以说,天下的万事万物哪里有善恶之分?都是人强行加到它上面的。

     我们强加于外物的善恶、有用无用,造成了心与物的对立。我们总是以自己被私欲和偏见填充的内心来衡量外物,于是,就有了是非好恶之情。王阳明认为,这些都是蒙蔽我们,遮蔽我们认识自己本心和本性的的障碍。

     其实一切眼前的风景,都是我们内心格局的折射,一切风景都是内心的风景。只有清除了私欲,清除了妄念,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笑笑生 注:为更好的为心友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本平台将会以“智为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变更为企业认证,欢迎广大心友继续关注、批评与指导!

     目前2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1、心学不是成功学;真正改变人生的,不是道理,而是习惯!

     2、坚信良知 把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做到极致

     3、王阳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4、王阳明:志在心上立;心学的精华、人生的要旨!

     5、邪淫者

     6、王阳明心学:一切努力 皆为成就真正的自己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王阳明心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