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县长父亲,冲上热搜!
2022/9/19 21:39:47 燕梳楼
今天,“我的县长父亲”冲上热搜第一!起因是德州市作家协会搞了一个“廉洁文化主题征文”,一等奖文章标题叫作《我的县长父亲》。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情节,班主任老师隆重地表扬袁华同学,获得全区作文比赛一等奖,标题就是《我的区长父亲》。夏洛同学对此十分不满,质问老师说,那是比作文吗,那是拼爹呢。所以看到德州的这篇获奖征文,很多人马上就想到电影桥段,想到拼爹,想到周颉贾浅浅,不管文章写的什么,先喷再说!但看了这篇文章以后,才发现人家写的情真意切,笔触细腻,回忆了那个时代下的一名领导干部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形象。可以说,这样一篇紧扣主题的文章,获得一等奖是实至名归。但德州作协一看有争议,则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判断,选择了一删了之。放弃了一个宣传德州焦裕禄式好干部的机会。事实上,作者于忠东早就退休了,电影中的梗或许她压根就不知道。而她的县长父亲也早就去世了,不至于需要用这种方式来为自己的回忆文章加分。何况,她既没有夸张,也没有杜撰,难道她的父亲不是县长吗?按照部分喷子的逻辑,是不是焦裕禄子女写一篇《我的书记父亲》回忆文章,也要被喷到删除?果然,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也是有罪的。因为天鹅衬托了它们的黑!
在作者笔下,去世的父亲是人民选举的首任县长,正直无私,坚持原则,刚正不阿,通过一个个具体事例,一个正直、朴实、忠义、清正的县长形象跃然纸上。收秋种时节,于志明驻村与老百姓一起抢收抢种,妻子重病,孩子年幼也不回家照看一眼。亲属求着安排工作给拒绝了,组织照顾子女调动拒绝了,女儿想买自行车骑着上学也拒绝了,这位“一根筋”的县长与焦裕禄没什么两样,天天忙的就是种树、打井、抗旱、改碱、育苗,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改良沙碱地,让百姓吃上饱饭。
于志明还对烈士任荣贵有个生死承诺,答应接济任荣贵的亲属,1960、1961两年间给烈士亲属寄了35元钱,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而于志明本人还处于降职降薪状态,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只能以野菜充饥,他自己腿上浮肿一按一个坑。一县之长全家挨饿,这种事是不是像天方夜谭,然而却是历史的真实,同一历史时期的焦裕禄,全家也是在啃窝头。直到1962年,于志明才得以平反,可是他却把补发的工资大方地上交国家,以至于有人以为他不缺钱,找上门来讨要救济,可是看到县长家里饭桌上的麸皮窝头时,羞愧地转身离开。现在的年轻人看了或许会感到不可思议,真有于志明这样的好县长吗,他这么做正常吗?用现在的眼光看肯定不正常,这样的好官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我们没经历过的不等于没有发生,没看见过的并不意味不存在,那是一个值得怀念的纯真年代,虽然犯了一些不该犯的错误,走了一些不该走的冤枉路,可那时人们的心地是纯净的,大多数干部心里是真正装着人民的。所以,这样的文章有什么问题,凭什么不能获奖,凭什么要删掉?“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革命老前辈留下来的芝兰之香,却被误读为鲍鱼之臭,真的是一种可怜且可悲的无知。更重要的是,面对前辈们站立的精神高地,我们今天甚至都没勇气没信心坚守和维护。只要有点争议,就一删了之。难道互联网的今天,只能靠妥协才能平息舆论吗?文章没问题,县长的事迹也没问题,有问题的那些看什么都脏的灵魂。新闻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真相”,要求我们必须尊重事实,敬畏真相。若每次都是妥协退让,都让恶意攻击主导风向,都遵舆论情绪施以审判,何谈社会公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借这个热搜,向人民的好县长致敬!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给我留言讨论。感谢大家阅读,请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看见
-End -
位卑未敢忘忧国!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对话作者请添加微信:
xd3276039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燕梳楼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