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郑中华博士谈全媒体时代的舆情治理
2021/2/26 20:30:00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本公众号持续推送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文章以及故事,欢迎关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全媒体对现阶段的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构成了严峻的挑战:网络舆情的触发方式发生变化,具有爆炸性、瞬间聚集、难以控制等特点;依托大数据技术发展,舆情的传播更加迅捷;热点事件在互联网上传播后得到网民的关注,在网络环境中急剧升温,舆情应对策略也随之发生变化。2020年12月18日,安徽博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约科技”)联合贵州省社科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举办了全国首届舆情领域前沿会议“贵阳--全媒体时代的舆情治理论坛”,前瞻性地探讨全媒体背景下网络舆情的性质、特点及一般发展态势,针对性地对全媒体语境下的舆情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进行了广泛的学术探讨。近期,该论坛的发起者郑中华博士接受了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的独家专访。

    郑中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博士后,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安徽博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千龙网?中国首都网新媒介素养学院特聘专家,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舆情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先后获得中国侨界创新贡献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郑中华博士有着多学科交叉背景,专业研究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先后获得了6项发明专利。长期从事网络舆情方面的研究,曾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3项,其中包括主持国内首个获得科技部创新基金支持的舆情类项目。其本人先后承担了包括中共中央网信办、国务院台办、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托的相关课题十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1部。本次访谈,郑中华博士围绕“贵阳--全媒体时代的舆情治理论坛”,从全媒体时代特点、趋势和新时代下网络舆情治理新模式等方面分享个人观点。Q1:您为什么想举办“全媒体时代舆情应对论坛呢”?伴随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舆论热点此起彼伏的同时,对舆情触发、技术发展、舆情应对等领域都带来不同程度的挑战。如何精准把控舆论热点,建立化解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成为各级主管部门公共管理体系必须面对的治理考验。博约科技在舆情领域发展已经超过十年,在舆情治理与应对方面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结合业务优势和行业需求召开这样一个以舆情应对为主题的论坛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希望能通过此次论坛,在全媒体时代到来的当下,能够携手政府服务好公众,改善公共行政认知;携手企业扎根发展,在舆情领域做大做强。 Q2:首次论坛您为什么会选址在贵阳召开呢?选择贵阳也是多方面原因。首先贵阳在大数据领域做得不错,有“中国数谷”的美誉,贵阳市政府在大数据领域的成绩有目共睹。其次,贵阳是个“思想开放”的城市,乐于接受新事物。我们此次论坛的筹备也是获得了当地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此外,贵阳本身在舆情领域发生过一些热点事件,政府部门或是企事业单位对舆情治理都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对于我们召开这样的论坛有着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需求。所以选择在贵阳召开,也算天时地利人和。Q3:论坛的具体情况您能介绍一下吗?此次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社科院、贵州社科院等舆情领域知名专家,从现代媒体环境、舆论生态和传播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就舆情治理中的沟通话术、预测、研判、应对、报告撰写等焦点问题展开深入、广泛的学术交流。比如,会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网络舆情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立伟老师从舆情应对基本原则、处突的全媒体应用等角度,对舆情应急处突的全媒体应对方式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强调了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出要加强舆情研判和舆情引导,对舆情热点进行全程跟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传播学会组织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胡河宁老师以舆论瀑布模型,引出全媒体时代的舆情特征、全媒体时代政府沟通的主要问题等重要观点,强调舆情应对需顺应全媒体的发展方向,要对网络舆论给予正确的分析和引导,占据舆论引领的制高点。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沙飒老师创造性提出“人、机、料、法、环”的舆情分析角度,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是工业制造企业管理中所讲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沙老师将几个因素引入舆情治理的具体语境中,分别对应舆情人才建设、大数据平台发展、舆情治理方式变革、舆情治理闭环等方面,全面诠释了全媒体时代政务舆情研判及应对方法。Q4:这么多专家学者的分享,论坛一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吧?这次的“全媒体时代舆情治理论坛”从实战性、前沿性、认可度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就实战性及前沿性来看,论坛在舆情事件解读、预测到政务舆情研判及应对等多个方面,简明扼要地探讨了该如何精准地把控舆论热点,建立化解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等创造性问题。此外,论坛中专家团队内涵、深厚的授课内容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获得了现场40余名政府、企事业单位、大型企业人士们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现场包括来自贵州省民政厅、贵州省农科院、贵州大学等单位领导老师参会。Q5:可以介绍一下您在会上分享的关于全媒体时代舆情应对的观点吗?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各级政府机构在长期的行政实践中,都积累了很多不错的舆情事件处理经验,但在这样一个全媒体时代下,舆情具有的突发性、多变性特征越来越鲜明,如何有预应力地做好预测工作成为现实舆情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正如世间万物皆有其运行规律,新媒介场域下舆情热点的产生演化亦有其内在逻辑可以遵循。如果能够提炼概括出一个行政领域、一个机构内外部的舆情演化趋势、关键因素及互动关系,就意味着向科学预测迈出了重要一步,高水平的舆情治理也就成为可能。因此我分享了利用结构性矛盾分析方法进行舆情预测的观点。利用结构性矛盾分析方法我们可以从组织内部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历史使命、意识形态到外部与公众的互动模式五个方面对舆情演化趋势、关键因素及互动关系进行解构与预测。Q6:谈到舆情预测,您所提的方法对我们日常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在什么地方?我所提到的结构性矛盾分析方法主要有这样三个意义吧。第一个指导意义就在于:在面对结构性要素冲突内因很强的领域,任何管理者都不应存在侥幸心理,而是要把提升对矛盾的预判把握能力作为实现科学预测和合理应对的基本前提。例如由组织构成要素、运行机制不协调引发的矛盾,可以通过提前分解各要素构成、主要运行机制,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隐性矛盾提前开展排查工作,进行合理规避。第二点,尽管舆情热点由内部的结构性矛盾决定有其必然性,但它的发生又是因特定时间点的外部事件看似偶然导致一触即发的。这就意味着要想真正有效预测舆情热点的发生,规避其演化为破坏性的舆情事件,还要深入研究与该领域和机构结构性矛盾密切关联的时间节点。最后一点,系统性加强对冲突的议程设置导致公众认知转化规律性的研判,也是支撑舆情治理早期预应能力的基础工作。回顾近年来我国曾与法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发生的阶段性关系紧张,以及由此而触发的涉及相关国家在华企业、配套经营伙伴、文化交流活动中的冲突性热点,就不难发现许多事件年复一年的发生,并且恰恰是在某个舆论场议程设置导致公众认知改变的时候触发了流行性舆情事件。Q7:您觉得举办这个论坛对舆情行业有什么意义?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出来了,就代表一个时代的开始。全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改变着舆情行业信息的生成与传播模式,舆情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宣传思想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被全媒体时代进行全方位的再定义。有鉴于此,此次“全媒体时代的舆情治理论坛”站在信息技术和媒体形态发展的高度,前瞻性地从理论上概括全媒体或新媒体的性质、特点和发展态势,有助于全面把握新形势下舆情行业的新特点,认识传统媒体运作及舆情工作模式中存在的局限性,找到顺应媒体发展要求并符合信息传播一般规律的工作思路,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全媒体语境下的舆情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公司简介:安徽博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约科技”)成立于2010年,是由中国科大海外归国博士创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非结构化大数据方面软件开发、数据挖掘、分析服务等业务的专业化公司。博约科技于2017年挂牌新三板,成为国内此细分领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在云计算、大数据、语义分析、舆情和商情分析等方面拥有超过80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先后获得中国侨联创新贡献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舆情服务覆盖超过一亿人群,市场覆盖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全国25个省域。服务范围涵盖了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追踪、创新生态评价、新闻发布会后效评估、重大投资项目商情支撑、项目风险评估等各个领域,在舆情的监测、分析、公关、处置,以及商业情报分析和传播力建设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国内影响力。

     往期精选:(打不开链接的文章可以发私信索要)

     什么样的舆情回应安全又合格?我们划分了三个等级这场关键之战,传统媒体让出阵地,自媒体高歌猛进学者之死和舆情“西迁”

     星巴克:一个经典的公关行动案例!从员工猝死看资本如何将法律问题转化成公关问题复盘京东道歉:一个短视频踏进了三个舆情雷区都市媒体下沉,构成对基层的“文化入侵”

     马保国、武则天她M在Q州……中国“低俗文化”小史

     大选中的传播:社交时代的美国传统媒体依然强大

     “于鑫慧事件”背后:反转舆情的主角常常是女性

     鲍某明案拆解:“后真相”时代舆情应对的新策略

     贵州公交坠湖事件的四个问题需要严格辨析

     这则假新闻的爆发,是各方“共谋”的结果

     教育舆情高发,校长该有何为?

     粮食舆情:一场社会心理的“意外波动”

     陈有西的豪赌导致社会舆情的巨大风险

     许可馨事件,如何演变成了一起“次生舆情”?

     山东舆情频频爆发背后的“结构困境”

     这个境外输入性信息,如何重建了舆情研究的新框架?

     “方方现象”背后:社交软件操纵舆论的真相

     欢迎关注舆情专业公众号”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