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拉面哥”网络热点现象分析及工作启示
2021/3/25 12:27:54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本公众号持续推送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文章以及故事,欢迎关注!网红在今天,往往能够引爆和放大地方经济社会热点,扮演点石成金的“金手指”的作用。山东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交汇、保守与新潮共生的地方。既有频发的官员舆情,也有不少爆红的草根网红。比如“大衣哥”作为国内较早出现的草根网红,从央视时代到今天的“直播时代”,他超越了绝大多数的舞台明星和电视明星,变得越来越红火了。“大衣哥”的走红,给地方带来了很多流量和红利,客观上为地方作出了很多的贡献。或许受此启发,山东又一个现象级网红“拉面哥”横空出世了。草根网红的出现,有的是原生自发的新媒体流量现象,有的是地方有关部门在背后暗暗助推的结果。在新媒体时代,引爆一个事件或者现象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再加“风口”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是偶然性的引爆。流量在今天,应该被视作一种发展的资本,地方应该将培养和发现网红当做“招商引资”工作来看待。这需要相关工作者在长期熟悉网民工作的基础上,带着良好的动机寻找网民心理痛点,以正面积极的导火索引爆某个热点,严防当年“拆三立四”等所谓“网络推手”利用网络猎奇、灰暗心理引爆某些网络事件。总体而言,网红对于地方的发展是有不小的好处的,给地方带来了知名度和流量,三农问题获得了更多的关注,稍加引导,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会有一波进步等。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给社会治理带来挑战的一面。草根网红的流量是原生态的、野蛮生长的,表现的是基层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审美有待提升,不乏将“审丑”当做审美、为蹭流量大打擦边球的现象。堪说流量爆发之际,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稍不注意就可能剑走偏锋,给地方带来形象伤害。本文为“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公众号接受投稿的文章,是对草根网红现象的思考。欢迎留言或者投稿讨论。 以下为正文:
山东临沂市费县梁邱镇杨树行村村民程运付因“一碗拉面3块钱,卖了15年不涨价”的视频爆红网络,被网民亲切地称为“拉面哥”。出名之后,全国各地的网民、主播、游客以每天成千上万的规模接踵而至,杨树行村从不知名的沂蒙山区的小村庄,一变而为网民“向往”的“网红打卡地”。这个网络热点是如何引爆的?接下来走向如何?值得我们进行总结,也需要积极引导。一、热点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冰山理论认为,我们看到的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大部分藏在海面下,必须通过调查分析研究获得。网络热点亦是如此,要通过由浅入深的分析研究,方得背后原因。(一)群众对“真、善、美”价值追求的理性回归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但是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少部分人在金钱面前迷失了自我,有的甚至于放弃了真诚、忘记了善良、丢失了淳朴,有的甚至走得更远。“拉面哥”在家境条件一般的情况下,坚持3元钱15年实乃可贵,并不是他不知道原材料价格“涨价”,其坚持让利于老百姓,源自他内心深处真诚、发自心底的善良。这些看似普通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在不断消失,但群众对“真、善、美”的向往追求始终没有泯灭,一旦在网上看到“拉面哥”这样淳朴善良行为,不禁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唤起内心深处的向往。这说明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提升的需要同样强烈。同时,正面典型、“我们身边的好人”的感染力、感召力不容小觑。(二)群众不仅满足于线上参与更期待线下体验大凡热点事件,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都会进行了不同程度直播和报道,广大群众完全可以通过线上了解到相关信息。但是,新时代的群众已不再满足于传统方式的在线观看、线上互动,而是更希望前往现场,进行直接体验、现场感受,尤其是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为线下互动体验提供了可能。所以,前往“拉面哥”家乡的游客大都来自全国各地,有的连续驾车数日,有的搭乘公共交通,来到朴素的村庄,观看原生态的村落、攀谈淳朴的村民、感受真诚善良的村风。这种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参观游学将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活动、感受社会正能量、增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这一变化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即将进行党史宣传教育,不妨引导广大群众走进革命圣地、复盘事件过程、感受现场氛围,在深度参与中加深学习效果。(三)新媒体矩阵平台传播的复合叠加效应日渐凸显随着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抖音、西瓜视频、快手等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已经走进人们生活,媒体平台为增加客户粘性,对于好的网红IP,都不约而同的争先向客户推送,形成网络传播复合叠加效应,很快就传遍网络、直达终端,造成家喻户晓的效果。媒体平台发现“拉面哥”纯真淳朴特点后,认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将可能成为一股引人向善的清流,能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共鸣,于是各大媒体平台争先恐后的推送,形成复合叠加的效果。二、对我们工作的启示(一)有效的疫情防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如果疫情没有有效防控,风险无法解除,人员无法走出家门、无法近距离接触,一切无从谈起。所以,要继续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于热门景点和人员聚集区域,要派出管理人员、志愿者,对游客进行劝导、提醒;对有条件地方,可以考虑摆放消毒装置、发放防疫口罩,最大程度的增强游客防护意识、提升集体防护能力,提升游客安全体验。(二)优秀的传统文化仍然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少有时间停下来感受淳朴善良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被人们遗忘,一旦具备条件,它随时被唤起。“拉面哥”的故乡没有高大上的硬件基础设施、也没有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更没有大型场馆基地等硬实力,唯有质朴纯真的当地传统文化,这些远在山区的质朴,通过短视频传遍网络后,瞬间激起人们对坚守纯真淳朴的感慨,产生前往亲身体验感受的想法。从全国网友络绎不绝到来,到与日俱增关注流量,无不说明人们内心深处对淳朴善良、与人为善等传统优秀文化的理性回归。(三)参与互动体验式学习更受群众喜闻乐见随着现代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学习方式正在从传统的“被动听”“静态看”向“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转变,也就是说,人们更加注重通过身临其境、亲身体验来获取一手信息,对于间接获取的信息,更加重视亲自验证,重视通过自己现场感触来进行领悟、学习。做好新时代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认识、把握和运用这一特点规律。在各类宣传教育项目的策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各个阶段都要充分考虑受众接受方式的变化。例如,对于党史等宣传教育工作,在保持好传统“课堂式”教学的优势主阵地外,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众,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法,设计并建设“沉浸式”“参与式”“体验式”教育活动项目,让受众从视觉上、听觉上、触觉上、心灵上得到全面的感触,把学习内容进行多维度融合,从根本上增强学习效果。(四)策划建设“网红打卡点”能够提振经济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要用其长避其短。“网红打卡点”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时代产物,我们要科学认识其产生、发展、变化规律,提升对“网红”的宏观驾驭、微观应用能力,通过塑造、引导“网红打卡点”来提升人流量,通过提醒守正、丰富特色、创新内容、强化配套、提升服务等,延缓“网红”衰减速度。要努力把人流量更多转化为当地的消费量,促进乡村振兴、城镇发展,提振当地经济。实践中,要针对地方特产特色,发掘的符合游客需求的正能量网红人物、推出服务符合地方特色网红打卡点,吸引线下人流量和线上数据流量。同时,在不改变原有基本生态条件下,改善交通、停车、住宿、餐饮、消费等配套硬件环境,提升人文关怀、疫情防护、营商环境、公共服务软环境,不断满足游客来的了、玩得好、住得下、吃得安、消费好的客观需求。(五)积极引导和适时提醒是健康发展的保证 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外因的突变会导致内因的波动。有关部门在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基础上,要倾注关心、适时提醒,确保“网红”始终遵循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伦理道德。必要时,要对“网红”及周边群众进行“充电”,引导其守好“底线”,提醒其坚守正道、坚守初心、肩负社会责任,保障其始终在“正能量”轨道上发展。对于可能偏离轨道的情况要进行预判、预警和提醒,防止乐极生悲、甜中生苦。实践中,要通过微信群等手段教育村民保护好淳朴善良的村风,学会看长远、算大帐,不要饮鸩止渴、涸泽而渔,更要防止出现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下来了的不良现象。事实上,品牌的建立是一个缓升陡降的量变积累过程,一个看似不大的失误就可能造成前功尽弃,所有,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保护好优秀传统文化、呵护游客心中的“口碑”,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南京市科协办公室)
往期精选:(打不开链接的文章可私信索要)
许艳案:如何借鉴以往重大舆情事件的经验教训?
“女辅警敲诈官员”舆情案,我们总结了三个教训
茅台危机的最深启示:政企亟需完善舆情决策机制
什么样的舆情回应安全又合格?我们划分了三个等级!
这场关键之战,传统媒体让出阵地自媒体高歌猛进
学者之死和舆情“西迁”
星巴克:一个经典的公关行动案例!
从员工猝死看资本如何将法律问题转化成公关问题
复盘京东道歉:一个短视频踏进了三个舆情雷区
都市媒体下沉,构成对基层的“文化入侵”
马保国、武则天她M在Q州……中国“低俗文化”小史
大选中的传播:社交时代的美国传统媒体依然强大
“于鑫慧事件”背后:反转舆情的主角常常是女性
鲍某明案拆解:“后真相”时代舆情应对的新策略
贵州公交坠湖事件的四个问题需要严格辨析
这则假新闻的爆发,是各方“共谋”的结果
教育舆情高发,校长该有何为?
粮食舆情:一场社会心理的“意外波动”
陈有西的豪赌导致社会舆情的巨大风险
许可馨事件,如何演变成了一起“次生舆情”?
山东舆情频频爆发背后的“结构困境”
这个境外输入性信息如何重建了舆情研究的新框架?
“方方现象”背后:社交软件操纵舆论的真相
欢迎关注舆情专业公众号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