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素人”如何成为重大危机诱因?中国该如何研判风险?
2022/3/17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我们持续推送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文章,欢迎关注!

     文/燕志华

     近日,韩国的选举有了结果,新总统终于诞生了。很多人注意到,这位新总统有一个标签:“政治素人”。

     新当选总统尹锡悦创造了一个奇迹,在八个月时间内,从一名没有国会议政经验的“政治素人”,赢得了一场被称为“最难预测的”总统大选。

     政治素人,是大网红特朗普带火的一个说法,这其实是政治对手和不那么待见他的老牌媒体贴给他的一个污名化的标签,意在贬低他年纪虽大,在政治上却是个生手。有时候,一个人或者群体之所以脱颖而出,完全是被对手贴了标签的结果。

     政治素人表面看是民主的成功,但是我们从特朗普以及绝大多数政治素人的表现看,他们上台之后往往勇猛奋进,如同闯进瓷器店的莽牛,给周边带来显著的风险。

     就以此次俄乌冲突来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是一个典型的政治素人。此前,他一直是喜剧演员,唯一和政治搭边的经历是在电影里面扮演了一个总统。普遍的看法认为,他因为政治经验不足,在与身边的强人打交道的时候,未能掌握足够的地缘政治技巧,终于引爆危机。

     在今天,我们的身边也迎来了一位政治素人总统,接下来有必要对于政治素人现象,给与充分的风险研判和分析。

     ——01——

     中国周边新增地缘不稳定因素

     很多人并未注意到,在冬奥会期间,韩国国内爆发了一波反华潮,总统文在寅都在发推助推这种强烈的负面情绪。选举制的社会里,没有谁敢于忽视一次显著的社会思潮和强烈情绪。不过在我们国内媒体并未将之作为一个议题来进行关注和报道。

     但在外长王毅接受外媒访谈的时候,韩联社记者就此发问:中韩马上迎来建交30周年,但最近两国国内对彼此的负面情绪有所上升,中方想怎样发展两国关系?王毅借用韩国的俗话“三个铜板买房屋,千两黄金买邻居”,来比喻中韩之间不是对手,而是合作伙伴。

     就在韩国国内对华负面情绪爆发时候,韩国处于总统竞选时间段,并在不久后产生新总统,这两个事情之间有多大的关联?换句话说,新总统有没有利用了这种反华情绪并因此胜出?如果利用了,迎合了,他该如何兑现?

     不少人注意到,尹锡悦当选前后的一些竞选言论,对中国并不友好,甚至充满竞争针对性,如高调声称将强化韩美日同盟关系、加强与美日印澳合作,在对华问题上要实施“强硬政策”,要积极配合美国所谓的“印太战略”,更提出,未来将在韩国增加部署“萨德”系统等。萨德系统事关中国重大利益关切,处于中韩关系的重要位置,如果新总统在这个问题上出现动摇,中韩关系难免会出现波折。

     不少专家认为,不能从新总统的竞选言论来确定他的未来对华施政方向,毕竟竞选言论很多都是竞争性策略。但是我们需要理解,一个国家政治素人竞选胜出的背后,是复杂的国民心态,事态走向不是他所能左右的。

     尤其在当下,中国的北部爆发了将影响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俄乌地缘冲突,牵动了全球大国竞相入场参与博弈,中国难以置身事外。在此形势下,如果东部新任领导人再引发一场地缘紧张,对于中国来说压力陡增。

     此外,我们在研判风险的时候,必须要知道,政治素人具有更为坚定的政治意志,和不容易妥协的利害关系,必须高度重视这样横空出世的领导人带来的风险。

     ——02——

     政治素人是社会风险和国际风险代名词

     为什么说政治素人往往意味着巨大风险?

     因为他们往往超脱了物质利益的羁绊,带着更为强烈的情感和更为纯粹高尚的理想使命冲上政治舞台的。

     这种情感,是他们背后的一个巨大的群体赋予他的,而这个群体,常常是该国长期处于被压抑、被剥夺、被忽视却一直沉默的百姓,占据的比例可能是20%、30%,乃至更多。这个群体一直被精英阶层控制的舆论压制,但他们在这个社交时代突然获得了话语权,他们爆发了,并推选一匹黑马跑出来,这匹黑马作为政治素人,他的使命就是了为了改变现状,并推翻以前的一切。

     政治素人,本质上是一个革命者。在西方议会民主的制度下,不再追求暴力推翻现政府,而寻求用选票达到目标。因此,政治素人是通过选票的和平民主的方式上台的革命者。这种方式,其实在清朝末年一群改革派曾以此为期许,认为只要引进了英国的议会民主制,就可以通过非暴力的方式夺取政权,好过流血的暴力革命,但那个历史时代自然不会允许他们成功。

     政治从来都是一个协调、妥协和平衡的艺术,仅有理想是不够的的,甚至是危险的,因为敢闯敢冲,只会导致更大的危机。政治素人恰恰具备了这样的勇敢无畏的品质,而缺乏政治的平衡经验,他们背后的中下基层民众更没有耐心,只希望能立竿见影看到腐败者人头落地、底层青年平步青云,督促政治素人尽快兑现诺言,付诸霹雳行动。一个政党和个体,如果仅有伟大的理想,而没有高超的政治协调技巧,常常并非国家社会之福,而常常意味着灾难的开始。带着理想勇猛冲锋,常常难以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和解和配合,反倒激化矛盾,步入雷阵,其实就是犯下政治大忌。守边大将进入政治中心,常常是一条死亡之路。美好理想带来灾难后果,类似案例,不胜枚举。

     我们以特朗普为例,来解剖这样的政治素人,如何给社会、国家和国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特朗普是个成功的商人,但是为何作为一个政治素人决定竞选总统?是出于纯粹的爱国主义激情。在奥巴马为代表的民主党治下的8年里,美国由于产业空心化严重,无数中下阶层陷入了失业破产的境地,这种现象的背后,是美国走上了金融帝国的道路,抛弃实业,脱实向虚,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社会陷入恶性循环。从美国“锈带“走出的J.D.万斯2016年在自传《乡下人的悲歌》写出了他经历过的小镇的悲惨景象,轰动了整个美国,堪称哀鸿遍野。正是这一年,特朗普竞选成功,成为当年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飞出来的一只“黑天鹅”。

     特朗普的竞选成功,背后是无数个“乡下人”给他投票,因为他的竞选纲领也是他的理想就是“让美国重新伟大”,承诺增加收入、增加就业,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将美国社会的衰落归咎于中国的强大,并通过舆论影响了美国选民,再加上智库、精英阶层的刻意引导,美国上下、两党之间形成了共识,整个国家将炮口对准了中国,中美关系急转直下,成了一个抛物线,到今天都很难看到抬头的势头。实际上,中美关系不可能再回去了。

     特朗普超越了党派之争,也抛弃了物质利益,只为实现理想,为此他漠视美国社会的政治正确和美式灯塔价值观,发动底层民粹主义把美国上层的规则打个稀巴烂,甚至发起冲锋进攻国会山,不惜利用社交软件撕裂美国社会,抛弃盟友分道扬镳,坚持美国利益至上,即使在美国华盛顿圈子里成为孤家寡人也在所不惜。特朗普的特立独行、强烈的情感和纯粹的理想,打破了“建制派”苦心经营的成熟的政治框架,给社会、给美国,也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我们再看另一位政治素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是如何一步步将乌克兰带入泥坑的。

     泽连斯基一直是个演员,通过影视表演积累了足够的人气,在乌克兰寡头纵横、民不聊生的形势下,他利用人们不满现状、希望换个面孔的想法竞选成功。但是政治是如此复杂,对于领导人的政治素质要求远远高于表演的艺术。乌克兰处于北约和俄罗斯两大军事实体之间,如何在夹缝中获得发展需要高超的平衡艺术。正如基辛格曾经说的那样:如果乌克兰要生存与发展,不应该在西方与东方间抉择、不应该成为一方反对另一方的“前哨”,而应该成为连结两方的“桥梁”,不应该加入北约。但泽连斯基急于向支持自己的民众证实自己的勇气和魄力,在实践中采取了一边倒的政策,此举正中美国下怀,成为美国欧洲战略一个关键的“过河卒子”,最终不光彻底得罪了俄罗斯,成为一个弃子和牺牲品,将国家和人民命运彻底葬送。

     ——03——

     民粹主义和社交软件的直接产物

     回到开头话题,冬奥会期间的韩国反华潮,是否助推了尹锡悦的成功?虽然答案仍不清晰,但是这股民意潮流,尹锡悦在施政初期,不可能逆民意而动。更何况,他的民意基础就在于他的强烈的个人品质,正如他所言:“过去26年来,为了公正和正义,我从未屈服于任何势力!”他顶着这样的“人设”,又有这样的品质,意味着他不会轻易屈服,更不会轻易妥协。在民意的推动和美国的压力下,只要有利其国家利益,既往的国际地缘政治和共识框架,他更有可能选择打破而非尊重。

     政治素人在全球成为一种现象,除了上述几位领导人,在欧洲也出现过不少,如斯洛伐克首位女总统卡普托娃、意大利前总理孔特等。这样的政治素人竞选成功、荣登大位,在传统媒体时代是没有过先例的,他们是民粹主义时代卷土重来再加社交软件风靡的直接结果。

     正如上文所言,每个政治素人几乎都是中下阶层推选的代表。每个时代中下阶层都有强烈的革命欲望,但是为何在今天才能实现?这源于今天的社交软件,向底层百姓进行了赋权和赋能,每个人都有了话语权和电子选票,而此前的媒体和舆论被精英阶层所控制,他们只能沉默,但如今,他们可以通过关注那些说出直击他们“心窝子”意见的民间领袖,成为他们的粉丝,直接给他们投票,并通过线上捐款、网络营销、社交软件病毒式传播等方式扩大影响力,实现传统时代难以企及的逆袭成果。

     从民粹主义和社交软件的角度来看政治素人,就知道他们带着砸碎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使命而来的,具有强烈的情绪化和仇恨动力,这就决定了他们上台后不可能抱守成规,甘于平淡,而常常是以冲动的激情的方式进行改革。遗憾的是,激情和理想常常是从政者的大敌,历史上的改革者常常下场不堪,就是这个道理。

     政治素人不光给自己国家和社会带来风险,更在今天全球化时代,给地缘政治和国际交往带来风险。因为他们没有成熟的政治斡旋技巧和意识,常常以激情取代务实操作,从一个民粹主义者平滑地变成一个民族主义者,从而在边境线上引起战火。

     对于大国的政治素人来说,常常是本国的民粹主义浪潮的产物,但是对于小国来说,类似政治素人还常常是大国博弈的结果,因为每个思潮、每一场舆论的背后,都常常受到资本和大国的影响。民众集体不过是追随季风和海流的大型鱼群。背后的大国利用了这样的鱼群营造了某种路线和症候,用以影响社会和国际舆论,但是一旦时机成熟,常常也就是起网之时。但是对于邻国来说,却因为这样的政治素人,常常被迫承担卷入一场国际冲突的风险。

     作者:燕志华 博士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

     往期精选:

     从俄乌冲突看今天传播领域的最大风险

     面对“受困女”榆林和丰县首次回应的高下差别

     从俄乌冲突看出中国当下的决策风险和社会风险

     看丰县舆情是如何一步步走到难以收拾的?

     重大舆情的官方回应需要“善后”和打补丁

     从4个官方通报,总结重大舆情回应的关键策略

     县城都是如何应对社会性丑闻舆情的?

     国足“习惯性失败”的社会学权力考察

     关于网暴和新京报:五个真相和一个建议

     这两篇爆文,测量出了中国网民一个隐秘心理

     流量明星接连出事的背后:资本退潮和偶像坍塌

     司马南的风险区间和联想的“舆情病根”

     如何研判“司马南单挑联想”的舆情风险和未来走向?

     联通微博事件:一场大规模的“吹灰”社会实验

     网络大V罗昌平刑拘背后:被抛弃的人生

     杭州电视台播出事故最大的教训是什么?

     “孟晚舟旋风”背后的宣传、新闻和真相

     政法委书记粗暴回应背后:一些拆迁干部已走上领导岗位

     不可低估这一轮疫情的国际意义和治理价值漩涡中的张文宏:谁在左右网络舆论?重大事件关头的新闻发布策略:如何现场回答棘手提问?

     这一轮疫情中三股小型社会思潮的激烈交锋

     杭州频遭谣言之祸的背后:一座为“情”所伤的城市

     让南大“躺枪”的这个舆情,一天之内就有了真相

     林生斌案的另一面:警惕舆情中的道德愤怒

     如何看复旦大学关于案件的最新通报?

     复旦案件需要充分吸取成都49中的舆情教训

     高考的“旋转门”:城市青年躺平,衡水青年奋起

     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之后,第一要务是做什么?人口舆情:一个重大风险议题的低效率管理杭州“瞒豹”事件并非舆情事件,只是一个社会新闻从特斯拉危机看舆情时代的“公关素养”特斯拉:意外引爆了一场中美博弈的敏感舆情“女辅警敲诈官员”舆情案,我们总结了三个教训茅台危机的最深启示:政企亟需完善舆情决策机制什么样的舆情回应安全又合格?我们划分了三个等级

     这场关键之战,传统媒体让出阵地自媒体高歌猛进学者之死和舆情“西迁”

     星巴克:一个经典的公关行动案例!从员工猝死看资本如何将法律问题转化成公关问题复盘京东道歉:一个短视频如何踏进了三个舆情雷区

     都市媒体下沉,构成对基层的“文化入侵”马保国、武则天她M在Q州……中国“低俗文化”小史

     大选中的传播:社交时代的美国传统媒体依然强大

     “于鑫慧事件”背后:反转舆情的主角常常是女性

     鲍某明案拆解:“后真相”时代舆情应对的新策略贵州公交坠湖事件的四个问题需要严格辨析这则假新闻的爆发,是各方“共谋”的结果

     教育舆情高发,校长该有何为?

     粮食舆情:一场社会心理的“意外波动”

     陈有西的豪赌导致社会舆情的巨大风险许可馨事件,如何演变成了一起“次生舆情”

     山东舆情频频爆发背后的“结构困境”

     这个境外输入性信息如何重建了舆情研究的新框架

     “方方现象”背后:社交软件操纵舆论的真相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