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亿研发换来5160万营收,首款国产新冠药官宣停产
2023/3/28 18:10:59 药智网

     近日,腾盛博药发布了企业2022年业绩公告,并在公告中宣布了新冠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停产的消息。

    

    

     公告内容中指出:

     决定停止生产旗下控股子公司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决定将重心转向核心项目。决定停产的原因主要是基于目前新冠病毒逐渐减弱的趋势(包括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宣布将于2023年5月结束新冠联邦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以及被拖延的CDMO现场监管核查。

     据悉,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治疗药物是首款国产新冠药。该产品于2022年7月上市商业化,上市的8个月内,产品出售给全国25个省份及358家医院,录得的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5160万元。其中腾盛博药还给国内22家医院捐赠了近3000人份的药物用于紧急使用。

     值得关注的是,财报中显示2022年腾盛博药年内亏损达4.84亿元,同比2021年减少88.37%,去年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靠这款新冠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和政府补贴,同时企业在全球发售后银行及现金结余增加导致银行利息收入增加人民币3070万元。另外去年由于人工成本减少,行政开支等费用也同比减少了19.1%,公司总体开支全年同比减少了94.4%,要知道2021年腾盛博药全年亏损41.91亿元。

     据了解,腾盛博药为一家药物研发企业,主要专注于传染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由于公司的大多数候选药物仍在进行临床试验,预计短期内不会实现新冠治疗以外的候选药物销售或商业化,所以在2021年没有任何收入。目前企业在研的项目共计13个,其中包括:

     乙型肝炎项目(由VBI及Vir授权,中国团队核心项目)

     BRII-179(VBI-2601)和BRII-835(VIR-2218)联合疗法(由腾盛博药开展的研究)BRII-179(VBI-2601)和PEG-IFN-α联合疗法(由腾盛博药开展的研究)VIR-2218(BRII-835)和PEG-IFN-α联合疗法(由Vir开展的研究)VIR-2218(BRII-835)和VIR-3434(BRII-877)联合疗法(由Vir开展的MARCH研究)

     产后抑郁症及重度抑郁症项目(自主研发,美国团队核心项目):BRII-296和BRII-297

     HIV项目(自主研发):BRII-732、BRII-753、BRII-778

     MDR/XDR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项目(获Qpex授权):BRII-693(QPX-9003)、BRII-672(ORAvance?)、BRII-636(OMNIvance?)

     NTM肺病项目(获AN2授权):BRII-658(epetraborole)

     国内仍有多款新冠中和抗体在研发未来市场前景还有多大?腾盛博药旗下的这款新冠抗体药物停产后,国内仍有部分同类型药物在研,包括口服小分子药物、中和抗体、疫苗等,这之中,中和抗体具有价格较高,生产周期较长的特点,但口服药无法克服复发率的问题,疫苗仅用于预防,中和抗体的优势就是弥补口服药和疫苗的缺陷。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约有近30个新冠中和抗体处于二期临床以前的早期研发阶段,其中包括绿叶集团、神州细胞、复宏汉霖等。

     如今腾盛博药宣布停产,中和抗体的赛道空出来了,但是未来的市场前景还有多大?

     就以腾盛博药为例,腾盛博药原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罗永庆此前表示,在研发这款药物时,公司前后投入了超过2亿美元以确保研发和商业化的顺利进行。按照目前商业化8个月的销售成绩来看,公司的回报或难以覆盖成本。

     业内有专家认为,在国内各地“放开”后,相继达到感染高峰,未来随着“二次感染”的发生,对于可缩短病程的新冠药物需求或将迎来高峰,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小分子口服药相较于中和抗体有价格更为低廉的特点,未来的市场更看好新冠口服药。

     来源 | 医药慧(药智网获取授权转载)

     撰稿 | No.nine

     责任编辑 | 八角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商务合作 |张武龙 13368443108(同微信)

    

    

    

    阅读原文,是昨天最受欢迎的文章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药智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