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虚寒)体质调理套路
2016/6/20 羊爸爸中医育儿
由于错误治疗和喂养不当,现在亚健康的小儿非常多,长得不好,或睡眠不好、吃饭不好,或长期咳嗽、打喷嚏,等等。具体的案例需要找中医辨证论治,本文所述套路仅是经验性质,可供学习参考。
怎么判断小孩是亚健康
小儿亚健康首先反应在脾胃和肠胃问题,会有各种表现,比如睡觉露睛、舌苔为地图舌或者无苔,脸色偏黄或很黄,大便烂或长期便秘。以下这些舌苔的小孩都不是很正常的。
改善肠胃首先的还是要停止搞破坏,小孩吃积食了伤肠胃,吃西药、挂水也伤肠胃。除了先天原因,小儿一般就三个问题:因食、因寒、因吃药。所有的调理也都是考虑这几点。
常见亚健康(虚寒)问题
胆小,下嘴唇很红
羊爸爸评:是脾胃问题的反映。为何胆小。肠道里有宿便,发酵化热,热沿经络上行至唇而唇红。宿便影响肠道吸收,脾胃不好,阳气不足而胆小
舌苔白厚,食量少
羊爸爸评:脾胃虚寒,脾虚不消化,小孩自己就知道不吃。消化能力差的小孩会喜欢母乳,因为母乳很好消化。
大便后段不成形
羊爸爸评:脾虚。这种情况饮食稍不注意就要生病。
经常喉咙发炎
羊爸爸评论:吃寒凉药过多导致脾胃消化更差所以总积食引起的恶性循环
大便黏
羊爸爸评:湿重。
每天早上起来流鼻涕,咳嗽一阵
羊爸爸评:以前吃药不对,比如吃西药,导致体寒,小孩自己在排寒
纯母乳小儿拉稀
羊爸爸评:很多人都认为奶瓣拉稀不算拉稀。《颅囟经》说:初生小儿一月内,乳痢如胶,是母寒气伤胃所致也。就是说如果拉的都是没消化的奶瓣,像胶冻一样,这是乳母身体寒产的奶汁就寒,伤了孩子脾胃了。哺乳期间不能吃寒凉食品。
调理套路
如果积食症状明显,先改变喂养观念
比如舌苔黄厚,还是要先帮助排下积食,然后再调脾胃,调脾胃不容易,可以药物、食疗、推拿配合。
首先需要改变概念,调整喂养习惯。小儿养脾胃为要,调理脾胃,首先调饮食,小儿脾胃不好多因负担过重,调脾胃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吃素,多吃粥。如蔬菜小米粥、蔬菜大米粥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做法如:把菜切成很碎,等粥快好了就放下去一起煮。蔬菜品种可以换,不要每天都吃一种。要以大米、小米、面为主,每一餐都是。
如果没明显积食,但舌苔偏厚,可以吃几天淡豆豉
去买淡豆豉,最好同仁堂买,否则要自己先干吃下,发霉的就不买,换一家买。一次用10-20克,煮一小时,得90-150毫升,一天3次,一次30-50毫升。吃三四天到一周。观察舌苔大便睡眠食欲精神等变化。
判断为虚寒的都适合试试
南怀瑾脐贴(公众号输入“南怀瑾脐贴”查询)
来自道家的肚脐秘方,适合虚寒体质的大人和孩子长期使用。有内热的情况下要谨慎使用,避免上火。每晚取适量放于肚脐,第二天早上取下。可能会出现排寒的情况,如果没有不舒服属于正常。
艾灸
后腰以肚脐正对面为中心,以大概小孩一个巴掌宽度为半径的面积,艾条画圈圈烤10分钟,那个区域内全部都要烤到。然后以肚脐为中心,以大概小孩一个巴掌宽度为半径的面积,艾条画圈圈烤10分钟,那个区域内全部都要烤到。每天一次。如果手脚凉的,也可艾叶煮水泡脚。舌苔白的小孩一般都适合。
睡觉容易醒可以睡前热敷肚子
如果没有其他特别的问题,大便也比较正常,就是睡觉容易醒,或醒来哭,可以试试睡前热敷肚子。热敷肚子用热水袋隔衣服。 热敷20分钟左右,肚子热了即可,帮助消化。 不配合可以抱着夹起。
湿疹处理(公众号输入关键字“湿疹”可以查询更多文章)
现在小儿长湿疹的多,许多反复发湿疹。湿疹是身体排毒,排毒排完就会自己好。湿疹一般都是因为妈妈孕期水果或寒凉或辛辣的东西吃太多。如果不是很严重,湿疹可以不治疗。
有妈妈湿疹说用三豆饮或四豆饮会有效,确实也有妈妈试过,有效,但停了还是会长。这是因为湿疹是身体往外排毒,三豆饮是往里收,但并不能帮助排毒排完,所以停了还会长。有些中医开寒凉的药也是一个道理,只有暂时的疗效还伤脾胃。
发作期中,可以使用五味消毒外用擦洗。主要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生甘草组成,每样药10克。用其煮水,烧开后转小火10分钟,取出,放置(低于体温的问题)36度以下后,进行擦洗用于缓解。在发作期也可以使用紫黄膏。
除了母体胎毒,许多长期湿疹的小孩,追其过往的喂养史,都有伤食或不科学的喂养,看中医从调脾胃出发会有很好的效果。
太极按摩(公众号输入“太极按摩”可以查询相关做法和案例)
第一步,大人掌心贴小孩肚脐,整个手掌完全贴着肚子,方向任意,能感受到小孩呼吸的每一个肚子鼓起来凹下去了之后,再进行下一步。
第二步,开始用力,小孩肚子凹下去,你就用点力压下去,小孩肚子鼓起来,你就用点力吸起来,因为你手是完全贴着肚子的,吸力是可以感受得到的,不管是压下去还是吸起来,都不能影响小孩正常的呼吸,所以这个力量实际上很小,具体自己去感受。关键就是要专心和用心,如果感觉没有跟随小孩的肚子起伏了,那就放弃第二步的用力,回到第一步只是跟随。
一般在小孩睡了做,这样好配合。一岁以内的孩子一般15分钟就起到作用了,年龄稍微大点时间就要长点了,一般的按摩都在半个小时左右。如果自己太累了就别做了。可以长期坚持。
捏脊吃东西前或饭后至少半小时,搓背后捏脊15遍,一天一两次。搓背沿脊柱以及两侧单手上下来回搓,搓热或搓红。多揉腹,揉脚,时间不限,一天加起至少5分钟。脊柱穴在背部正中。从下到上捏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壮身体。
横擦脾胃区治孩子脾胃虚弱
近期不少孩子不爱吃饭,多是脾胃不好,可以用横擦脾胃区开胃消食。脾胃区是左侧背部第7椎到第12椎的区域。用手掌在左侧背部第7椎到第12椎的区域用力回来擦,即是擦脾胃区,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相关阅读
微课笔记 | 湿疹缠绵,中医如何治
再一次温习|太极按摩之奇
南怀瑾脐贴的制作与使用答疑
喂养误区之维生素(经方中医开讲)
小儿错(ke)误(xue)喂养案例,你不得不知的事
我们很期待听听你的中医育儿故事,你可以编辑成文字,音频,视频,漫画等形式发送给我们,传播中医正能量,投稿请寄:67993707@qq.com 小编微信:alwaybeenyou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羊爸爸中医育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