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阳明病,比如积食
2016/6/25 羊爸爸中医育儿



“羊爸,我还是搞不懂,什么是表里”
“你现在出去,把门带上”

“这就要把握逐出师门了”
“想象一下你是病邪,现在你看到这座房子的哪些部分”
“只看到门”

“现在呢”
“墙,屋顶,窗户”

“站住,你准备进入里但还没有”
“啊?”
“现在,停在必经之门,你就在半表里”

“现在看见什么”
“看见一屋子家具”
“现在你就在里”

“现在你去买一根淮山药,二钱茯苓,二钱陈皮,二钱生姜”
“好嘞,终于要学药方了”
上次课讲到疾病的六刚分类体系,所有的病都离不开这个体系,大人小孩都一样:

讲到太阳病为在表的阳证,正气足,人体往上往外抗邪。这次课讲阳明病,讲之前先补充讲下咽喉红或红肿或肿痛的原理。
咽喉症状,太阳、阳明、少阳、少阴都会有。太阳病情况, 气血是往表聚集,体腔外的都是表,包括了上焦的头部,气血除了往体表聚集,也往上往头部聚集,那咽喉部,作为气血的必经之道,必定会遭受到影响。
打个比方,2008汶川地震时,很多天,通过都江堰、汶川的道路都是全线堵车,因为抗震救灾车都要经过这里。 这种堵车不同于前面车坏了或出交通事故后的堵车。或者说这样的堵车现象是正常的,你不能说为了不堵车,让所有的车都回去,因为这样就不对了,抗震救灾即没法搞了。

“都堵了四个小时了,下总,要不回去吧”
“你这个混蛋,上上正在水火之中等着我们去救她。”
所以太阳病情况,一定程度的咽喉红肿甚至痛都是正常的,红甚至肿就是气血比平时多,痛是气血流量偏大血管压力偏大引起。因为太阳病正气足,气血充足并流动顺畅,所以单纯太阳病的咽痛只是有不舒服但是不会成为主诉。
这是正气被调动的正常现象。但是现在好多中医院的中医,甚至包括有名的中医,都是学西医样子,拿个压舌板,看看喉咙,哦,很红,有热了,开出很多清热解毒药。这些药等于是让气血收兵,咽喉是会很快不红了,但是问题没解决了的吗,太阳病很快就会转其他病了。太阳病的道理不复杂,但是医理不通的中医太多了。
为了让大家对上焦有更直观的认识。举两个案例。从这个小孩发烧时照片可看出,热集中在上焦(是不是太阳病这个姑且不论,阳明也可能,需要结合其它症状),就是胸隔膜以上。
小孩妈妈说:“我就看这次发烫的位置太奇怪,全在上端!肩膀,脖子,耳朵后边,还有整个脸的下圈”。

另一个案例,说小孩一天早上烧到快41了,浑身红得跟个虾子一样。手也红,只是跟脸比起来就差点了,脸超级红,就像那种喝酒喝多了一样。 这个同样只是为了说明上焦,不讨论什么原因引起是什么病。两个案例的小孩都是中医处理好的。

通常我们说到的小孩阳明病就是积食,积食的证据可能会有,大便腐臭,口臭,手脚心热,腹泻有血,爱喝水,主动喝水,睡觉不好,比平时出汗多,等等。但有些也不一定积食会引起,里虚寒也会引起爱喝水,睡觉不好,汗多等等,所以所有证据都需要根据其他的证据来综合判断属里虚寒,还是里实热。
当然积食也不单纯的是里实热阳明证,也可能是有寒有热,但是积食里实热的热实际上因积滞引起,虽然有热,但主要的不能清热而是应该是帮助消化。当然如果积滞严重大便不排,导致发烧或咳嗽严重,可以用四磨汤,先让肠胃通畅了再说,大便通了烧一般就能退。
所谓六腑以通为用,虽然我们不用讨论五脏六腑,但讨论积食时实际上已经涉及到胃、大肠、小肠,三腑的积滞都是身体的不正常情况,食物在被三者消化吸收的过程整体看能往下运动才是正常的,停在哪里,或往上运动(呕吐)都是不正常的。一般来说积食的中成药推荐的是保和丸。我们来看看保和丸(保和颗粒成分一样的)和四磨汤的原理,就能更明白。
保和丸
成分:焦山楂、神曲(炒)、制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炒)、麦芽(炒)。
《本草经疏》说山楂:《本经》云味酸气冷,然观其能消食积,行瘀血,则气非冷矣。
《别录》说莱菔子(即萝卜子):苦温,主利五脏,益气。
本经说半夏:主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茯苓:甘平。主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陈皮: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充胸中,吐逆霍乱,止泻,去寸白。久服之,去臭气。
连翘:苦平。主治寒热鼠漏,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
小麦(麦芽):味甘,微寒。主轻身除热。久服令人多力健行;消食,和中。
不用全部搞懂这些,感受一个大方向就行 。
基本上就是连翘稍有清热作用,其它都以帮助消化为主,可以认为保和丸是太阴加阳明药,清热的阳明药不是为主、帮助消化的太阴药是为主,所以积食里虚寒证不严重也可以保和 。保和因为有清热的成分,所以要求有阳明证据才能用,纯太阴的不适合。
四磨汤 成分:木香、枳壳、乌药、槟榔。
槟榔 辛苦温,《本经逢原》:泄胸中至高之气,使之下行。
乌药 辛温,《本草通玄》:理七情郁结,气血凝停,霍乱吐泻,痰食稽留。
本经说木香:辛温。主治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
枳实(枳壳):苦寒。主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热结,止利。
大方向上能看出四磨汤也不是清热,而是从下气这个思路是解决积滞的问题,通积为主,可以认为是纯阳明药,针对阳明里实热。西医药理认为四磨汤能加快胃排空及促进肠蠕动也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能认为想加快胃排空促进肠蠕动就可以用四磨汤,毕竟从中药成分上看,这些药都是偏性比较大的药,对症才能用。

“买好了,怎么熬”
“所有药剂泡水5分钟,加10碗水,取砂锅大火烧开,小火煎30分钟,将小麦混合水成型切条放入砂锅内,沸腾三次,装碗待服”

“这不就是一碗面”
“对,为师饿了”
含案例的完整课程请查看【阅读原文】
文:杨千栋 图:郭莎拉
往期阅读
漫画 |传说中的六纲辨证之太阳病(不就是个受寒嘛)
漫画 | 扯一点正经的:积食图解与辨证的心
漫画|重要证人——苔叔
漫画 |关于三焦的暧昧关系
我们很期待听听你的中医育儿故事,你可以编辑成文字,音频,视频,漫画等形式发送给我们,传播中医正能量,投稿请寄:67993707@qq.com 小编微信:alwaybeenyou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羊爸爸中医育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