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一言不合就吃给孩子吃水果,看看中医怎么说
2016/7/31 羊爸爸中医育儿
今天,我们从中医角度聊聊水果那些事儿。
进入夏天后,经常有家长带着咳嗽、发烧或肚子疼、拉肚子的孩子来看病。
一问病因,原来是水果吃多了。

除此之外,还有本来病已经好了,却又吃水果吃复发的:

这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给孩子吃水果”的节奏啊…

当然,也有知道为什么要给孩子吃水果的:
比如上次就有一个孩子,长期便秘,他妈妈每天都给孩子吃香蕉。
别说,效果还真不错,一吃拉得就好,但一停就又回到“解放前”了。
最后还是通过调理脾胃,令胃肠之气自然恢复后才好。

成人也有,尤其是年轻女士,为了保持身材,早餐吃水果,晚餐也吃水果。
身材保持得咋样不说,脸上却先浮现了“菜色”,月经也出了问题。
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光年轻人,老年人也有“水果困惑症”:
前天一女士带着父亲来看病,说小区里的老人都酷爱养生,经常聚一起讨论:
到底该不该吃水果?
……
好吧,形势严峻,不聊不行了──

试问:水果是好东西吗?
肯定是好东西。
但好东西就能一言不合便开吃么?
显然不能。

大家知道,水果富含水分,且性多偏凉,大多属于凉润之品。
若孩子(大人也一样,下同)平时阴虚、内热,且脾胃不虚的话,吃点凉润性的水果,那是极好的。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水果,比如水蜜桃、荔枝、龙眼等,性质偏于温润,但也要对证地吃才好。
对证嘛,相当于吃药,只是“药性”更平和一些。
但“药性”平和,并不代表没有“药性”。
如果孩子阴津并不亏虚、体质并不偏热、或平时便脾胃虚弱的话,就最好别吃那么多水果了。

不瞒大家说,微明君有时也吃水果。
什么时候吃呢?
感觉上火的时候吃,且多放在饭后,以清在上之火。
效果还是不错的。
正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所说: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五谷杂粮是主食,主给养身体;
各种肉类在身体虚弱时吃,起补益作用;
各种蔬菜作为补充,以补主食和肉类之不足;
而水果作为一种佐助之品,不仅不宜一次吃太多,且必须性味与疾病或体质相合,吃后才对身体有益。
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想起来就吃,很容易就吃错了。

有人问:不是“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吗?
是,但要注意:这句话是西方人发明的。
西方人每天吃肉、喝奶、喝咖啡,还没事就去运动健身,多数符合阴虚、内热且脾胃不虚的情况,所以吃水果正合适。
而我们中国人呢,饮食及生活习惯跟西方人很不一样,脾胃阳虚、湿气内盛的更多一些,乱吃水果很容易“雪上加霜”。

有人问:生吃不行,那蒸熟以后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
事实上,水果蒸熟后,从温度上来看是要好一点,但性味却并不会改变多少。
绿茶都用热水泡过了,不还是偏凉性的吗?
如果喝绿茶肚子不舒服的话,那么吃水果也是一样。
还有人问:不吃水果,不怕缺维生素么?
怕啥,五谷杂粮和蔬菜里也有维生素啊,而且基本上足够人体日常所需了。
我们小时候,一年也吃不上几次水果,不照样茁壮地长大了么?

当然,话又说回来,水果也不是完全不能吃。
只要对证地吃,并尽可能吃当地、当季的水果即可。
所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而我们现在吃的大多数水果,要么打了催熟剂,要么就是从外地运送而来。
如果再不根据个人情况乱吃一气,怎么能不生病呢?
为啥生病?逆天而行。
养生不难,顺其自然。
大家感受一下。
ps:文中图片均源自网络及周星驰先生电影。
——本文转载自高亮医生个人公众号“微明君”
相关阅读
为什么不让多吃水果?医生答患者问
喂养误区之维生素(经方中医开讲)
再一次邀请你,将你的中医育儿,和中医疗愈的故事编辑成文字,音频,视频,漫画等形式发送给我们,传播中医正能量,投稿请寄:67993707@qq.com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羊爸爸中医育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