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防燥 | 24节气养生
2016/9/6 羊爸爸中医育儿

     白露 9月7日

     滋阴润燥 补养肺气

    

     白露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古语说:“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已凉,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

     白露之后,有三防

     二防:秋乏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云:“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入秋以后,人体汗出减少,人的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身体内阳气渐盛,肠道功能日渐正常,由此,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应,一些在夏季时潜伏的症状就会出现,机体也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如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白天也显得倦怠无力,这种状况就是“秋乏”。因此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

     易发疾病

     」

    

     秋气燥易伤肺阴,故会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

     白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转凉,是风湿病、高血压病容易复发的时节,所以要注意保暖,夜晚可盖薄被,不要再赤膊贪凉,正如俗话说:“白露身不露”。以免引起旧病复发,或感染其他新的疾病。在白露节气,还要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病及支气管炎的发生。

    

     玫瑰枸杞沙参粥

     生津润肺

     滋阴润燥

     祛风除湿

     北沙参40 g,

     枸杞子30 g,

     玫瑰花10 g,

     粳米200 g,

     冰糖适量。

     做法:将洗净后的北沙参、枸杞子和粳米放入砂锅中,倒入适量饮用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慢煮至粥熟;快要出锅时加入冰糖调味,撒上玫瑰花即可。

     节令中药

     秋季气候干燥凉爽,津液易伤,宜予平补,宜采用生津养阴、润肤的中药。常用的药物有麦冬、沙参、白芍、百合、熟地、当归、桑葚、菊花等。肺燥咳嗽者,还宜选用甜杏仁、川贝母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以下广告

     最快捷最优是抓中药渠道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羊爸爸中医育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