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只适合独有阴虚之人
2016/11/14 羊爸爸中医育儿

     方剂组成

     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效

     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先理解下这些功效名词。

     肾阴:指的是津液,气血,亏损说明不足了。津液气血不足了,无法润养心脑就会引起头晕耳鸣,腰酸软等症状,消渴进一步严重的就会引水自救(就是自己想喝水的意思)。

     骨蒸潮热:是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称为骨蒸潮热.多为阴虚火旺,阴液亏虚,不能制阳,阳气偏亢,午后卫阳渐于入里,夜间卫阳行于里,使体内偏亢的阳气更加亢胜而生热.“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

     也就是说因为阴液不足了,身体产生了抵抗反应,以燥热的形式表现出阵阵汗出,或者盗汗的表现。虚不固攝,就会遗精。

     我们再看下各药症的功能主治:

     方中配伍

     熟地,山茱萸,主要是补津液气血为主。

     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但熟地黄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两味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利湿助阳,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也就是说这个方子偏于滋阴,养血利水清虚热之方。

     号称有300年历史的六味地黄丸,也不过如此。也就是说他是300年前的配方,当时的人估计比较需要滋阴,而医家创出此方。对于现在人来说有没有用呢。有用,但是必须对证才行。 不少人当过治前列腺的神药。 那是错误的。看着那些功效说得那么好,似乎病人看着都对入座。似乎适合自己的。所以有的人会越吃越严重,一吃就是几个月,乃至半年。方中只有六味药,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养血利水,清虚热而已。所以严格按照医圣张仲景的六纲辨证法。去辨证用药的话这个方是很片面的。

     乱用多了,效果就会不好。

     所以呢六味地黄丸说简单也简单,但是乱用的多.很多人用了效果不好,为什么呢,因为他光滋阴了,也就是光滋阴而行血效果不好,中医说阴阳相伴,无阳则阴无以化生.(产生不了气血,)无阳则死水一滩。所以不能光滋阴,要辨证的用。

     现代社会,因为大家劳神较多,损耗阴津,因此白领里面阴虚的人也比较多。比如很多熬夜的人,这种人群中阴虚的人比例就非常的高,很多白领,都是夜里十二点以后睡觉的主儿,结果其中阴虚的人非常的多。

     还有,就是饮食也会导致阴虚,很多喜欢吃麻辣火锅或者烧烤的女性阴虚的厉害,估计在四川没有问题,但是在干燥的北京吃这个,可能辛辣会伤阴的。

     那么,我们怎么来判断是否阴虚呢?中医主要是从症状来判断的。我们有句话,叫“阴虚则生内热”,因为津液不足了,所以由于阴虚不能制火,会出现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口干咽燥,想喝凉水,尿黄,大便干燥,舌红少苔等。

    

     其中,五心烦热,是指患者的手脚心容易感觉热,甚至睡觉的时候要伸出被子,有的人总想把手心贴到凉的墙上才舒服。手脚心加起来,是四个心,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心脏的心,总是觉得心烦,发燥,发热,加起来,五心烦热。

     午后潮热的意思,是发热像潮水一样有节律,这是潮热,一般阴虚的人上午不热,下午才开始发热,这是阴虚发热的特点。

     盗汗大家都知道了,就是睡眠中出汗,有的严重的,甚至会把枕巾被单打透,这是盗汗,白天出汗叫自汗。

     其实,这些症状里面,最主要的,就是舌质颜色红,舌苔薄,甚至没有舌苔,其中舌色红是最主要的指征。

     还有是脉细数,可能大家不会识别,但是要知道这种人脉搏跳得稍微比平时快就是了。所以六味地黄丸是适合只有阴虚的人服用.

    

     我们总结一下六味地黄丸可以用于哪些方面。

     熬夜多,损耗津液的。房事过多的可以用点,盗汗的、五心烦热的、消瘦,口干咽燥,想喝凉水,尿黄,大便干燥,舌红少苔、头晕耳鸣,等症状。

     李忠渝 2016.11.4

     羊爸爸中医育儿学中成药辨证使用班报名

     点击下图原图并识别扫描二维码

     或

     点击阅读原文

    

     相关阅读

     小儿化食丸如何处理积食

     豉翘清热颗粒只能用于明显的实热症

     感冒水药解 | 适风寒,微热,有咳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羊爸爸中医育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