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内经课(八):针刺学说
2014/5/22 悦读中医

     作者/师承编辑/刘观涛

     编者按:

     悦读中医:中医学子的掌上家园。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独家奉献。

     本订阅号致力为全国中医院校师生服务,陆续推出“悦读中医校园之星评选活动”、“中医师承校园行”等系列活动。

     应读者要求,推出“史上最牛内经课:熊继柏讲内经临床”

     湖南中医药大学熊继柏教授的系列讲座,被中医学子们亲切称为“史上最牛中医课”,场场火爆,乃至每次讲座由于学生太多均需凭票入教室。——今天,我们继续连载熊继柏内经十讲。

     史上最牛内经课(八):针刺学说

     作者:熊继柏

     熊继柏,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讲《内经》课,并主讲过《难经》、《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和《中医内科学》。先后8次被湖南中医药大学评为优秀教师、教学效果好的老师和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近几年来更是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全国20多所中医药院校、医院讲学、会诊,听众逾万人,是一位真正的名师。

     八、针刺学说

     针刺学说在《内经》里面占了大量的篇幅,它的比重的最重的。《灵枢经》百分之八十的篇幅讲针刺,《素问》百分之二十的内容涉及到针刺。所有的病证后面都是讲的针刺治法。所以针刺的内容在《内经》里面的篇幅特别多。《灵枢经》原来的名字叫《九针》,又叫《九卷》、《针经》,就是专门讲针刺的。所以我们针刺的起源,是起源于《内经》,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内经》里面关于针刺的内容很多,我这里只是举了一些方面。

     一个方面是关于穴位的发现。《素问·气穴论》:“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针之所由行也。”《素问·气府论》:“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足少阳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足阳明脉气所发者六十八穴……手太阳脉气所发者三十六穴……手阳明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手少阳脉气所发者三十二穴……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足少阴舌下,厥阴毛中急脉各一,手少阴各一,阴阳跷各一,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十二经脉、加上督脉、任脉、冲脉,还有蹻脉,总共三百六十五穴。这是最早的发现。

     针灸,以什么为本呢?以经络为本。它的穴位,都是以经络的循行部位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后世讲针灸学,有一句名言,叫“宁失其穴,不失其经”。穴位记不准,不要紧,关键是经脉不能忘。你只要经脉记准了,治病的时候,在哪条经取穴,这个大方向没错就对了。穴位不一定都记得准啊!当然,专门学针灸也很简单,我虽然不是针灸师,但我也学过针灸。有些主要的穴位,我还现在还都没忘记。一九五九年我当过一年针灸医生,那是大跃进的第二年——1959年。那个时候,有一个小电针机——第一代电针机。搞个电针放在那边,然后把开关一按。农民看到觉得特别稀奇。

     我当过一年针灸医生,所以要扎一个什么主要穴位,我还知道。进针的要点,持针的要点,捻针的要点,这个我都知道。而且我抢救过病人,比如委中穴的放血,少商放血,这个治法,我都知道。学中医,一定要学做一个全面的中医医生。内科,你要熟悉;妇科也要熟悉;儿科也要熟悉;外科,至少你要了解一些;针灸,你也应该懂。我们现在的外国留学生为什么都学针灸呢?因为中医太复杂,太深奥。他只能学针灸,针灸简单啊!你把几个穴位记住,实在记不住,用阿是穴啊!哪个地方疼,扎哪里啊!你只要不扎到内脏就行啦!那还不容易嘛?是吗?你捻针,你轻点捻啊!只要别把针捻断,留在肉里面就行啦!现在的针质量也不错,也不可能捻断,是不?所以学针灸是忒好的。外国人,他就相信针灸。胃痛的时候一针扎在足三里,他就不疼啦!这就是作用啦!其实针灸有蛮大的学问。

     我听香港浸会大学的刘校长告诉我,他说,这个天津的石学敏他们针灸搞得特别红火,几百张病床,都是住的满满的,全扎针灸,不搞别的。针灸确实是不错的。所以针灸,你莫看得太简单,学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高深,奥妙无穷。那个手法特别要精细,选穴的正确与否,扎的位置正确与否,手法正确与否,都很要紧的。尤其是那些特别讲究的手法,如补法和泻法,这个很重要。这就是个摸索的功夫,就是实践的功夫。

     《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府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所以经络学我讲特别重要。为什么重要啊?因为不仅针刺要以此为本,我们中医治病也要以此为依据。

     针刺有五个原则,《素问·宝命全形论》:“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灵枢·终始》:“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其实《内经》里面突出的就是两个:第一,治神;第二,行气,也叫调气,又叫得气。一曰治神,二曰得气,这就是针灸两大原则。这是《内经》的本来思想,也是核心原则。第一,要治神。凡刺,都要以病人的神为依据。《灵枢·本神》讲:“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一定要以病人的神为依据。第二,一定要得气。光扎一针不行的,得让他有感觉,有感应。这两点是缺一不可的。

     《内经》里面讲了很多很多的针刺方法,还有九种针,还讲了好多的原穴,俞穴,井荥俞经合等等,这些学问都比较复杂,我们就讲一点它主要的内容。比如缪刺法,又叫巨刺,也就是交叉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针刺里面还有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这话很有道理啊!这叫“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可见,我们的古人非常聪明。这是从哪来的呢?这可以想象的到,他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灵枢·官针》:“凡刺有九,以应九变。……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凡刺有五,以应五藏。”指出刺法有九,还有十二,还有五刺,讲了很多,有九刺应九种不同的病变,有十二刺应十二经,有五种刺法应五脏的病变。我们学针灸的人都应该学习一下《内经》有关于经络及刺法的原文。比如经络啦!比如穴位!特别是《内经》讲的刺法!学针灸的人,应该以《内经》作为我们研究的蓝本。学针灸,不应该不学内经,而且应该学精一点。

     这里有一句话很重要,《素问·诊要经终论》:“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这话说的很严格啊!凡是刺胸腹的一定要避开五脏。刺头部,你不能刺到脑髓里面去。在胸部扎针,要避开心脏。五脏不能刺。我们现在都有这个基本知识。

     《素问·刺要论》:“黄帝问曰:愿闻刺要。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道,就是法则。“无过其道”,不要丢失它的法则,不要违背它的法则。这个针刺都是有法则的。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