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悦读中医校园之星初赛获奖作品展示065
2014/8/20 悦读中医

     走近国医大师--李振华

     作者:河南中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2013级 张智伟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大医精诚》。

     在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国医堂的入口,迎面墙壁上悬挂了一个大大的红木横匾,匾上所题内容即是《大医精诚》。而题字者正是当代国医大师——李振华。最先知道李振华教授是在学校的公告栏上,而直到读了关于他的书才发现他的人格魅力是如此令我折服,从他身上我也学到了应该如何去看待中医,如何学好中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振华教授一生都在为中医事业而奔波,无论是在治病救人上,还是在教书育人上,亦或是著书立说传承发扬中医药事业。李振华教授总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用自己的点滴付出展现着一个当代国医大师的医学徳守。

     “真善为本,济世成德。”从小接受的良好的庭训不进帮他完善了自己的医学德养,也让他学会了要始终用善济民,普救含灵。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从其父李景唐公下面的一段话中我们也许就能品出何为医德高尚。“行医首先要立品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只有仁善待人,才能济世活人。”几次一席话,便胜却修身十年。

     说到从医,必然要先了解中医学,中医学是一门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除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外,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植物学等都曾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故而若成大医,亦必是大儒。学习中医学非赤诚之心无以达其理。

     而李振华教授从乡村医生走到国医大师的人生旅途,正说明了这些。他熟识中医四大经典,遍览各医家的著述,善学、善记、善思,集各医家长处为己所用,尤其长于热性传染病、内科杂病,晚年精于脾胃病的诊治。他精通医理,见解独到,远见卓识。这些无不说明他用赤诚的心躬耕于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事业以及对中医学的发扬传承。

     若要概括李振华教授的学习经验也许正如他所说的这五个字:“勤、恒、精、博、悟”。所谓勤,即学在于勤,勤学不辍,严于思索,勤求古训,能者为师,尤其是需名师口传心授,指示要点;恒,即学持之以恒,学无止境,到老坚持不懈;精,即对经典著作、医学名著、学术理论、诊治经验,做到精研细读,铭记医理,多临床实践,谨慎诊治,实践出真知,知在于行;博,即博学多闻,涉猎广泛,博采众方,读有关医学书籍,力求文理、医理、哲理三通;悟,是以上四步的结晶,即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及诊断,辨证方法,长期临床实践,在理论指导下,产生心得体会的基础上,方可心有所悟,以达到临证通变以知常,执常以应变,学古不泥,随证施药,以致有创新。

     如今发展到瓶颈而又需要创新的中医学,正需要不断涌现出类似李振华教授一样的中医大家博采众长,用自己的造诣,诠释几千年中医的博大精深,而作为接班人的我们,自然要敢于担当,勇于担当这份重任。也许我们也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收集整理,更多精彩内容可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悦读中医”中获取。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