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悦读中医校园之星初赛获奖作品展示066
2014/8/21 悦读中医

     医者仁心

     ——读《叶天士传奇》有感

     作者:河南中医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13级 罗杰

     他对患者至诚至真,体恤关爱;他为人仗义,重师徒情、亲友情;他治学严谨,善待同行,无门户之见。它不仅是温病学的开门鼻祖,而且善于活用经方,针灸说法娴熟,对奇经八脉理论和妇人胎前产后诸病多有发挥,效果出奇制胜。更重要的是,他以养生保健、膳食调理、心里治疗见长。他就是一代大医——叶天士。

     叶天士出生在中医世家,幼年间家庭的影响使叶天士对医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年龄的成长他在医学上的天赋也一点一点凸显出来。可天有不测风云,在叶天士十四岁时,爷爷、奶奶因年老逝去,父亲因伤心过度,积劳成疾丢下叶天士而去。从此年幼的叶天士背负起家道传承的重负。

     叶天士从小熟读《内经》、《难经》等古籍,对历代名家之书也旁搜博采。不仅孜孜不倦,而且谦逊向贤;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虚怀若谷、善学他人长处。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只要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行弟子礼拜之为师;一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欣然而往,必待学成后始归。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其中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著名医家,无怪后人称其“师门深广”。

     在跟随师兄学医三年后又师从百家,先后到松江府学习女科,到山东学习针灸。到金山寺学医……慢慢地,叶天士医术越来越高。叶天士也有很多竞争对手,不过叶天士虚怀若谷并不与之计较并在其有困难时积极帮助,最终与之结为好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叶天士在有些情况也出现过误诊或者怯弱。对于自己母亲的病,明知道该用何药却因害怕药性太强母亲身子太弱犹豫不决致使病情加重。

     叶天士治病从不在乎患者是否能出诊费,一心为民,有古之医者仁心。他诊病一生,帮助过乞丐、贫苦的农民,有时还不收取诊费并且给患者钱让他们好生休养身体。他怀有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生灵之苦,秉持着一心赴救,不计个人得失的大医精神,造福于天下苍生,最终成为苍生大医,登上了这个领域的最高境界。

     医非小道,自古医家出经典,经典是中医的根,不尊经典则学无根柢,只有学问渊博,才能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学医之人切记浮躁,贵在沉潜,需从本源开始潜心专研,广收博采诸家只所长,勤学苦思、勤练不辍,尊古而不泥古。

     医学典籍,浩如烟海。《温热论》虽只有几千字,但仅总纲一句,言简意赅,不但概括了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变趋势以及温病与伤寒治法的不同,还担心后世医家死读书、认死理,以致害命,而特存警示之意,以警戒后人,其用心良苦,叶桂真不愧“温热大师”之谓也。

     除精通医术外,叶天士在其它学问的研究中也具严谨精细的治学精神,博览群书、学究天人,使医术和学术相得益彰。他觉得“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也”,虽身享盛名,而手不释卷,体现了学无止境的进取精神。后人也说他“固无日不读书也”。他在医学中治病救人的仁者之心,也体现在他的待人接物方面,故后人赞其“内行修备,交友以忠信。……以患难相告者,倾囊拯之,无所顾藉。”

     叶天士说过:“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能悟,悟书万卷,而后可借术济世。”学习中医讲求五星、慧根和天赋,需要用自己的心不断的去认知、体会和感悟。

     叶天士在世八十年,临终前警戒他的儿子们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这是一个对自己的言行极端负责的仁者之言。同时也显示出他在医学,乃至人生哲理的追求上所达到的极高境界。因为往上走得越高,就越知道天高远不可及,越知道自己的渺小不足言。最聪明的人,大多是谦虚的人。

     千百年来,我们的中医文化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中华的医术是中国的国粹、国术和国学,需要代代相传,承上启下,发扬光大。一代又一代的名医大师,他们心存仁义,医德高尚,治学严谨,经究医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著书立说,广播仁术,它们为中医药学的治学成家的过程,给我们今天的中医人树立了楷模,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和借鉴。

     本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收集整理,更多精彩内容可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悦读中医”中获取。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