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学堂|堪比仲景王旭高,夜话录里谈经方(四)
2015/8/8 悦读中医

    

    

     主持人说

     经方学堂,致力于打造中医精品微课堂。经方学堂愿与您一起品味中医旨趣,一起学习中医经典,有梦想,不孤单,经方学堂永远与您相伴。

     王氏在对经典的学习中,经常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给后人无限的启迪。如在《退思集类方歌注》及《增订医方歌诀》中都提到了《伤寒论》中“无阳”二字的真正含义。《伤寒论》曰:“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对于条文中“无阳”二字的理解,后人说法不一,多数医家认为是“阳气虚衰,正气不足之谓”,故不可发汗,另一些人则有置为阙疑者。王氏认为喻嘉言所说“即亡津之通称”、王晋三所说“无阳乃阳分亡津之谓”是正确的。所以歌曰:“无阳是亡阳分津,喻王二子说亦是。”现代伤寒学家胡希恕先生显然同意这一观点,在其所著《经方传真》(1994年4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中亦指出“阳气指津液而言”,“古人常称津液为阳气,或简称为阳”;“此为津液不足于外,故脉应之微弱”,“体表已无充盈的津液,故谓此无阳也。”这对我们学习《伤寒论》中类似难解之句有一定的帮助。

     柳宝诒先生说王氏读书“于后人书必分别疑似”,这在王氏对柯韵伯观点的批评中可以看出。《伤寒论》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对此,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将“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改作“无汗而喘,大热者”。王氏认为:“然以余阅历,喘病肺气内闭者,往往反自汗出,外无大热,非无热也,热在里也,必有烦渴、舌红见证。用麻黄是开达肺气,不是发汗之谓。重用石膏,急清肺热以存阴,热清喘定,汗即不出而阳亦不亡矣。且病喘者,虽服麻黄而不作汗,古有明训,则麻黄乃治喘之要药,寒则佐桂枝以温之,热则加石膏以清之,正不必执有汗无汗也。”显然,王氏的论述来源于临床实践,是完全正确的。由此可见王氏对待经典著作态度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刘保和《西溪书屋夜话录》讲用与发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刘保和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有内容合作,请后台留言。(欢迎原创投稿!)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