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西药不宜同用!【人人都可能用到,快快收藏】
2017/11/9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在中药学中,历来有药物“相畏相杀”的配伍禁忌。其实,这种作用也存在于中西药之间。

     现在的药品市场繁荣,中西药药品种类琳琅满目,很多人生病时会选择中西药联用的方式。诚然,有时联用中西药确实可提高疗效,但是也发现不少中西药同用会降低疗效,甚至增强毒副作用,危及生命。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准备了一份“不宜同时使用的中医药”名单,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收藏下来吧——

     1

     碳酸氢钠、胃舒平、氨茶碱等一些碱性药物不宜与酸性中药、中成药如山楂、山楂丸、保和丸、五味子丸、行军散同用。因为同用时酸碱中和,二者的疗效都会降低。

     2

     呋喃坦啶、胃蛋白酶合剂、阿司匹林、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一些酸性药物不宜与碱性中药如煅牡蛎、煅龙骨、硼砂,以及中成药如羚羊感冒片、痧气散、红灵散、通窍散同用,否则也会酸碱中和,降低药效。

     3

     异烟肼、利福平不宜与龙骨、牡蛎、代赭石、磁石、自然铜等中药同用。因为这些中药中含有金属离子钙、镁、铝、铁等,可与上述西药发生反应而结合成难溶性络合物,妨碍吸收,影响药效。

     利福平也不宜与六味地黄丸同用,因为六味地黄丸中的山茱萸内含有机酸,与利福平同用,能增加利福平在肾脏的吸收,从而加重对肾脏功能的损害。

     此外,土霉素不宜与牛黄解毒丸同用,因为牛黄解毒丸中的主要成分为牛黄、雄黄、石膏与土霉素产生络合物,影响吸收,降低疗效。

     4

     复方阿司匹林、水杨酸钠不宜与骨刺消痛液同用,否则会增加对消化道的刺激,严重者可致消化道出血。

     5

     溴化钠、溴化钾、三溴合剂不宜与朱砂和朱砂安神丸同用,若同用可生成有毒的溴化汞等沉淀物,导致药源性肠炎。

     6

     优降糖、降糖灵、D-860不宜与人参、甘草、鹿茸同用,因为同用后相互拮抗,减弱降糖药疗效。

     优降糖也不宜与消渴丸同用,因为消渴丸是由黄芪、生地黄、天花粉、优降糖组成的,同用后容易引起优降糖超量,导致低血糖。

     7

     氨茶碱不宜与麻黄同用,同用后药效如同单一用药,而毒性却增加了1~3倍,可引起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头痛头昏、心律失常。

     心衰病人又患感冒鼻塞,在使用地高辛时,也不能用麻黄素滴鼻液。因为麻黄素滴鼻液在鼻腔吸收较快,它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会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大,从而增强地高辛的药效,以致引起心律失常,出现危象。

     8

     安体舒通、氨苯蝶啶等利尿西药不宜与含钾量高的利尿中药如泽泻、白茅根、金钱草、丝瓜络同用,以防发生高血钾等副作用。

     9

     土霉素、氯霉素、金霉素不宜与治疗消化不良的中药如神曲、麦芽、谷芽等同用,因为该西药可破坏中药所含的消化酶,而降低药效。

     10

     藻酸双酯钠片( PSS)不宜与复方丹参片同用,因为二药都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若二药同用,尤其是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极容易诱发内脏自发性出血。

     11

     硝酸盐、硫酸盐类药物不宜与含有雄黄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安宫牛黄丸、咽喉消炎片同用。因为同用后,这些西药中的微量硝酸、硫酸可使雄黄中所含的硫化砷氧化,从而增加毒性。

     12

     优降宁不宜与半夏露同用。高血压病人伴有咳喘时,若将优降宁(帕吉林)与半夏露同用,会严重影响疗效。因为半夏露中含有盐酸麻黄素成分,它除了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咳喘外,还能促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可减弱优降宁的疗效。因此,临床上常改用舒喘灵(沙丁胺醇)、喘息定(异丙肾上腺素)或氨茶碱等代替,以避免半夏露升高血压的反应。

     好书推荐

    

     300种口服中西药的相生相克手册

     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一贯方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咨询和评审专家、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高社光教授主张“采西人之长,以补中医人之所短”,并对中西药合用在危重病抢救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如心肺脑复苏后低血压,西药维持效果不佳时,加用参附注射液,对厥脱证(休克)可回阳固脱、推动血脉运行,从而稳定血压即是例证。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家庭用药一点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许娟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