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本草里的“小金猪”吗?
2019/2/5 8:10:35无肉君 悦读中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今年是猪年,除了战斗力爆表的野猪,呆萌的家猪,粉红色的社会人佩奇,您有没有注意到过本草之中也隐藏着“小猪”?来随小编一起寻找本草中的“小金猪”吧!

     首先要声明,本草中的形似“猪”不是它

    

     更不是它们

    

     图片来源见水印

     而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这位大哥——

    

    

    猪牙——皂荚(猪牙皂)

    

     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又名皂角。形扁长者,称大皂荚;其植株受伤后所结的小型果实,弯曲成月牙形,称猪牙皂,又称小皂荚,均入药。主产于四川、河北、陕西、河南等地。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切片生用,或炒用。

     【药性】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应用】

     1.顽痰阻肺,咳喘痰多本品辛能通利气道,咸能软化胶结之痰,故顽痰胶阻于肺见咳逆上气,时吐稠痰,难以平卧者宜用之,可单味研末,以蜜为丸,枣汤送服,即《金匮要略》皂荚丸。近代每以本品配麻黄、猪胆汁制成片剂治咳喘痰多者。

     2.中风,痰厥,癫痫,喉痹痰盛本品味辛而性窜,入鼻则嚏,入喉则吐,能开噤通窍,故如中风、痰厥、癫痫、喉痹等痰涎壅盛,关窍阻闭者可用之。若配细辛共研为散,吹鼻取嚏,即通关散(《丹溪心法附余》);或配明矾为散,温水调服,涌吐痰涎,而达豁痰开窍醒神之效,即稀涎散(《传家秘宝》)。

     此外,本品熬膏外敷可治疮肿未溃者,有散结消肿之效;以陈醋浸泡后研末调涂,可治皮癣,有祛风杀虫止痒之功。又本品味辛,能“通肺及大肠气”,而有通使作用,治便秘,可单用,也可配细辛研末,加蜂蜜调匀,制成栓剂用。

     【用法用量】研末服,1~1.5g;亦可入汤剂,1.5~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内服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呕吐、腹泻。辛散走窜之性强,非顽疾证实体壮者慎用。孕妇、气虚阴亏及有出倾向者忌用。

    

    猪耳——鱼腥草(猪姆耳)

     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釆割,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段,晒干。生用。

     【药性】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应用】

     1.肺痈吐膝,肺热咳嗽本品寒能泄降,辛以散结,主入肺经,以清解肺热见长,又具消痈排脓之效,故为治肺痈之要药。用治痰热壅肺,胸痛,咳吐脓血,常与桔梗、芦根、瓜蒌等药同用;若用治肺热咳嗽,痰黄气急,常与黄芩、贝母、知母等药同用。

     2.热毒疮痈本品辛寒,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消痈排脓,亦为外痈疮毒常用之品,常与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等同用;亦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

     3.湿热淋证本品有清热除湿、利水通淋之效,善清膀胱湿热,常与车前草、白茅根、海金沙等药同用,治疗小便淋沥涩痛。

     此外,本品又能清热止痢,还可用治湿热泻痢。

     【用法用量】煎服,15~25g。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使用注意】本品含挥发油,不宜久煎。虚寒证及阴证疮疡忌服。

    

    猪粪——猪苓

    

     左滑警告:由于药材过于逼真,用餐时间请慎重

     (右图来源见水印)

     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桦树、枫树、柞树的根上。主产于陕西、山西、河北、河南、云南等地。春秋二季釆挖,去泥沙,晒干。切片入药,生用。

     【药性】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

     【应用】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本品甘淡渗泄,利水作用较强,用于水湿停滞的各种水肿,单味应用即可取效。如(《子母秘录》)治妊娠从脚至腹肿,小便不利,及(《杨氏产乳方》)治通身肿满,小便不利,皆单用一味猪苓为末,热水调服以治;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茯苓、白术等同用,如四苓散(《明医指掌》);治肠胃寒湿,濡泻无度,常与肉豆蔻、黄柏同用,如猪苓丸(《圣济总录》)。猪苓药性沉降,入肾膀胱经,善通利水道,配生地、滑石、木通等,治热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如十味导赤汤(《医宗金鉴》)。

     【用法用量】煎服,6~12g。

     ▼好书推荐▼

    把时间交给阅读

     《临证本草讲读:一位二十年临床工作者的中药学讲稿》是作者宋永刚近二十年来《中药学》教学与感悟的总结,融入了作者的心血和汗水,而且毫无保留。《临证本草讲读》从概说、性能特点、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临床经验几个方面对临床常用中药进行了阐述,言辞语句运用灵活,通俗易懂,易于掌握。书中不管是选取的材料, 还是作者个人的阐述,都引人入胜,别开生面,给人以启发。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高学敏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除单独说明外,封面及文中图片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试读精彩篇章!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