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张图,学会中医把脉
2022/6/16 11:21:20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中医脉诊一直是学中医的难点,摸不到、感觉不清是常见问题,想要解决它们,首先得掌握正确的把脉手法,才能进一步细致辨别脉象。今天,小编通过9张图,带大家轻松掌握中医把脉的正确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学好脉诊,基础的东西还是要先掌握的。正确的把脉方法就是这基础中的基础。

     首先讲讲如何把脉。

     我们把脉的时候,要完整地把握脉象信息。其中要注意两点:一个是脉外观的形态(把脉的时候要想象着仿佛看到脉一样),第二个是脉内气的形态。

     把脉的时候一定要静心凝气,把注意力集中在把脉的手指头的顶端,即“指目”上。如图1所示,“指目”是手指顶端的中心部位,是手指触觉最为灵敏的地方。

    

    

    图1 指目

     把脉时要十分轻柔和缓地接触患者的皮肤,不可骤然用力,力度以刚接触皮肤,能感知到脉象且基本不产生压力为准。

     通常以手腕桡骨茎突位置的内侧脉搏处为关脉,定位好关脉的位置后,用指目找到脉的脊背,也即“脉脊”。如图2、图3所示,我们以一段软管表示脉管,以软管上的黑色部分表示脉脊。

    

    

    图2 脉脊

    

     图3 脉脊图示

     脉脊:脉管上弧度部分

     如图4所示,当指目拿到关脉的脉脊后谓之得脉

    

    

     图4 得脉

     指目得脉:指目按在脉脊上

     图5、图6属于指目未得脉。图7的未得脉,手指都没有按到脉上,但把脉的人却会以为把到了脉。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呢?因为有的时候脉藏得深且脉的搏动力量很强。这样,如图8所示,当手按在脉周围的肌肉或者肌腱上都会感受到脉的搏动,有的人就会错以为按在了脉上。

    

    

     图5 指腹得脉

     指腹得脉:指腹按在脉脊上,指目未得脉

    

     图6 指目未得脉

     指目未得脉:指目未按在脉脊上

    

    

     图7 未得脉

     未得脉:手指没有按到脉管上

    

     图8 脉搏传导

     脉的搏动向四周传导

     这就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以关脉定位三部脉的重要性。有时候,你把的可能不是脉!相对寸脉和尺脉来说,关脉是最为稳定最容易正确找到的。正确定位关脉后,顺着脉管从关脉向上寻为寸脉,从关脉向下寻为尺脉,用这个方法定位三部脉就不容易产生定位上的错误。

     找到脉的位置后,手指轻触皮肤,如果未得脉,则缓缓加重下探,注意感知。指目得脉后即停住手指,静候脉气。

    

    


     在寻找脉的时候,不可以骤然用力,也不可以猛然下按。刚开始把脉的时候,如果骤然用力,患者脉象多比较弦。这是患者一时紧张导致的,是初学脉诊者比较多犯的错误。其实,只要过一会儿再把脉,脉象会相对缓和很多。所以,医者最好是在患者不知不觉之中或者没有戒备心的时候完成诊脉。

     如图9所示,有些细弱的脉,要特别集中注意力。这些细弱的脉,手指用力稍过,就会错过而感觉不到。手指按不到位,也感觉不到。

    

    

     图9 细弱脉

     得脉后,静候一会儿,然后再三部同按,由浅到深,逐渐加力,感觉整体形态和脉气,然后细心对比浮部和沉部,再寸、关、尺分别局部探按,对比寸、关、尺三部脉,然后再左右一起探按,对比左右脉象情况。因为每个患者自身体质都不一样,通过这种浮沉、上下、左右的对比,就能更准确地反映出患者的自身情况。

     脉诊学习经典书

     脉诊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诊疗方法,对于大众来说,脉诊充满了神秘色彩,而学习中医的人则更加深刻体会到学好脉诊的重要性。学习脉诊的一大难点是指下的感觉难以准确描述,哪怕古人使用如盘走珠、如按琴弦这样的类比方法,也不够直观清晰。

     如果用图画展现不同脉象的特点呢?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从诊脉的基础手法,到临床方脉结合,层层深入地带领大家学习脉诊。不论你是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还是拥有一定实践基础的专业人士,都能从中学有所得。

    

    


     《图解脉诊:中医脉诊从入门到精通》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以大量直观的图示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脉诊。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和中篇阐释了脉诊的基础知识,以图文形式对常见脉象进行了论述。下篇以临床医案和《伤寒论》经方为依托,进一步分析各种临床病例的脉象,将那些已经通过临床反复验证的稳定性高的脉象,用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本书既是图解脉诊,也可以理解为脉解伤寒方,为经方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往期精彩推荐

     RECOMMEND2个古方治愈静脉曲张

     人到中年,外貌宛如少女:易瘦体质和水嫩肌肤养成攻略

     中药的服药方法有哪些?该怎么选择?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及插图选自《图解脉诊:中医脉诊从入门到精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董雪峰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本文推荐好书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