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手知疾病(不是手相!)
2022/7/6 11:26:12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如果说看看手掌就能知道身体状况,想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不就是看手相嘛。不过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可不是封建迷信思想,而是实实在在有原理和研究支持的医学理论。和之前介绍的望舌、望眉一样,一双手也能传递诸多健康信号,不信你看——

     诊断原理

     四肢由皮、肉、筋、骨、脉等组织组合而成,而皮毛为肺所主,肉为脾所主,筋为肝所主,骨为肾所主,血脉为心所主。由于五脏与四肢的密切关系,故五脏的虚实与病症,均可反映在四肢。

     从经络循行来看,手三阴经从脏走手,行于手臂内侧;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行于手臂外侧;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行于足的外侧;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行于足的内侧。由于十二经脉中每一条脉都循行于四肢,因而十二经脉及其相应脏腑发生病理变化时即可表现于四肢。由于四肢与脏腑经络的密切关系,四肢能反映机体多方面的病变情况,故四肢特别是上肢,在望诊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仅次于头面诊法。

     现代许多研究表明,根据生物全息的原理,手掌和手背、足心和足背等均是脏腑的反射区,全身各脏腑组织在手、足上均有投影(图3-1、图3-2),因而诊察手足可以了解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状况。

    

     图3-1、图3-2 手背侧全息反应区简图、手掌侧全息反应区简图

     来源:《中医局部特色诊法》

     诊察方法

     观察手掌的形态与色泽等,询问四肢有无疼痛、麻木、酸楚、乏力、郁胀,触摸四肢之温凉,按压四肢有无浮肿、疼痛等情况。

    

     临床运用之“手掌诊病”

    *1颜色

     手掌呈淡白色者,常见于贫血、潜血等症;呈白色者,提示肺脏有疾患或体内有炎症;呈蓝色者,常见于肠道功能障碍;呈青绿色者,常见于血液循环障碍;呈绿色者,提示有贫血或脾胃疾病;呈黄色者,常见于慢性病症;呈金黄色者,常见于肝脏疾病;呈土黄色,没有光泽,提示可能患有癌症;呈红色后又逐渐变成暗紫色,常见于心脏病,并预示病情在逐渐加重;掌色过红者,提示有中风的倾向;高血压患者如果整个手掌呈红茶色,提示可能是脑溢血的前兆。

     手掌皮肤变厚、发硬、发亮、光滑、干燥,呈淡黄色,称掌跖角化病,常为染色体显性遗传;手掌出现红色网状毛细血管,常见于维生素C缺乏;整个掌面有暗红或紫色的斑点,常见于肝脏病;手掌表面,特别是大、小鱼际部位和指端面的皮肤充血性发红,常见于肝硬化和肝癌;手掌皮肤像缎子样柔软红润者,提示容易患风湿热或痛风;手掌的皮下组织瘀血发绀,呈青紫色,常见于严重的感染性休克等疾病;手掌面上嵌着一些烟灰样薄薄的斑点,常是吸烟量大的人患心脏病的信号;手掌呈黑色,常见于肾脏病;手掌中间呈黑褐色,常见于肠胃病;从手腕到小鱼际处出现黑色或暗紫色,常是因风湿引起腰部疾病的信号。

    

    

    *2形状

     手掌呈圆形者,多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呈方形者,健康状况尚可,但到了一定年龄后,易患心脑血管疾病;手掌肌肉较薄而呈长方形者,易患健忘症;呈汤匙型者,容易衰老,易患腰痛。

     *3

    厚薄

     手掌丰厚者,多精力充沛;手掌肌肤柔软细薄者,多精力欠佳,虚弱多病;手掌虽厚却绵软无力者,亦精力不足;手掌瘦而硬者,提示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小鱼际丘和小指边缘肌肉下陷,皮肤无光泽者,每见于慢性腹泻或慢性下痢;手掌中见明显的青筋者,提示肠道有宿便、燥矢滞留,其人多患有习惯性便秘或静脉瘤、痔疮等疾病。

     *4

    角化

     据报道,手掌老茧有时和癌症有关,这种手掌角化病的特征是多发生在大小鱼际隆起部,其次为掌心和五指上,呈点状,多数直径为l~3mm,为黄色珍珠样或肉色半透明样的表皮角化丘疹,高出皮肤表面,其中81%为环状鳞片样,11%为中心凹陷。

     研究发现,手掌角化病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且多见于男性,在手掌角化病患者中,膀胱癌的发生率较高。若患者突然发生大小鱼际处的手掌角化病,应警惕患癌症的可能性。

    

    

    *5指间距

     手掌指间距的宽窄与疾病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手掌指间距窄者,性多急躁狭隘,易患十二指肠溃疡、结核、郁证等病;手掌指间距宽者,性多豁达开朗,但易患血脂过高、肥胖症和心脑血管病等。

    

    *6手掌鱼际

     手掌鱼际肌肤红赤,为热邪入里,部位可能在胃;鱼际肌肤青色,多为脾胃虚寒;鱼际肌肤青、黑、赤色并相出现,多是寒热往来相兼之证;鱼际肌肤色青短小,为元气衰少;鱼际色黑者,多为瘀血或气虚;鱼际脉络呈赤色而忽变暗红色或近黑色,则为痹证。

    

    

    

     除了上文提到的手掌变化,一双手能传达的健康信息还有很多——

     什么样的手指形态代表肾虚、心血管功能欠佳?

     掌心纹路的细微差别提示着什么?

     指纹有没有“斗”代表什么?

     这本《中医局部特色诊法》将为大家揭秘体表蕴藏的千丝万缕的健康密码——

    

    

    

    

     《中医局部特色诊法》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中医局部特色诊法,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广泛收集古今中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医学脏窍相关、经络网络学说及现代生物全息理论为指导,全面系统地整理了头面部诊法(头诊、头发诊、颜面诊、眉毛诊、目诊、耳诊、鼻诊、口唇诊、人中诊、齿龈诊、咽喉诊等)、躯体部诊法(颈项诊、胸胁诊、腹诊、脐诊、肩背腰诊)、四肢部诊法(四肢诊、甲诊、小儿食指络脉诊、皮纹诊、第二掌骨侧诊、足掌诊)、皮肤部诊法(皮肤诊、尺肤诊)、二阴部诊法(前阴诊、肛门诊、大便诊、小便诊)、脉诊法、腧穴诊法等41种中医局部特色诊法。每一种诊法均分别从诊断原理、诊察方法、临床运用、现代研究四个方面加以论述,有利于读者全面掌握该诊法的知识。

     往期精彩推荐

     RECOMMEND

     止咳、止血、止泻,这味药都行

     黄煌:2方隔日交替服用,疗效更佳

     这本书填补了国内汉方医学的空白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中医局部特色诊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彭清华 彭俊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本文推荐好书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