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中风后遗症的古方,1剂起效
2022/11/23 11:20:00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中风患者最怕后遗症,本文中的患者为笔者父亲,笔者见其中风后遗症有加重的趋势,考虑再三,决定予以中药口服治疗。结果1剂药就起效。一起看看其遣方用药有何讲究。

    

     病案

     郭某,55岁,3天前夜间卧床休息时,突感言语不清,发音费力,右侧上、下肢体难以活动,乏力明显。家属及时发现送至当地三甲医院,急做头颅CT检查后诊断“急性脑梗死”,给予溶栓治疗。病程中,患者意识清晰,无其他明显不适,但言语不清未见改善,右侧肢体仍无力,甚至有加重趋势

    

     初诊日期:2020年10月11日。

     主诉: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3天。

     刻下症: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右侧肢体无力,上肢仅能在床上平移,下肢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无明显怕冷怕热,汗可,纳可,眠一般,二便可。

     查体:神志清,精神一般,右侧上肢肌力Ⅱ级,右侧下肢肌力Ⅲ级,舌暗红,苔薄黄,脉数。

     方证辨证:《古今录验》续命汤证。

     诊断:中风后遗症,《古今录验》续命汤证。

     治疗:方用《古今录验》续命汤。

     生麻黄10g,杏仁6g,生甘草18g,川芎6g,桂枝18g,当归18g,党参18g,生石膏18g,干姜18g。

     7剂,日1剂,颗粒剂,沸水冲服,分2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二诊:笔者在12日中午给父亲服完半剂中药后,其述下午全身出汗,感觉头脑清醒,右侧半身如蚁行感。随后晚上继服半剂,第2日清晨,见父亲右上肢已能抬起,右下肢明显可抗阻力,肌力均可见增加1级,1剂起效

    

     服用3剂后,父亲已能在笔者的搀扶下行走,全身感觉轻松,尤其右侧上、下感觉明显有力。7剂服用完后,父亲已经能够自行下床行走,仅有时出现活动不灵活的情况。效不改方,遂开5剂,继续服用,同时帮助其功能锻炼。

     三诊:继续服用完5剂后,已能正常自行活动,甚至能够跑步,与常人活动无异,甚为欣喜。

     按语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附方中载《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笔者临床体会到家人目前的症状与之极为吻合,更有何师所授方证作为指导:中风,肢体偏瘫,活动受限,言语謇涩或不能言,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肢体麻木拘急,乏力。

     历来医家有不成文的规定——“医不治亲”,因亲属关系容易影响诊治的疗效。在仿佛束手束脚的情况下,医者处方药量往往不足而影响疗效。何师多年深谙仲景之法,按原方剂量或比例的原则,临床诊治常可获得良效,也恰能应对医者“医不治亲”的问题。在诊治自己父亲的时候,笔者也一再考虑,而何师遵循原方剂量或比例的方法,使笔者处方的困难迎刃而解。

    

     最终仅调整了麻黄的初始用量,其他用药均严格遵循原方比例,果见奇效!故遵循仲景之法,以何师经验为指导,笔者也敢于言此——“医或可治亲”。

     清代王子接在《绛雪园古方选注·中卷》中对续命汤表述为:“气宜固,血宜活,风寒宜散,脉络且凉,自当内外施治,以辟邪风,非处方之冗杂也。”可知续命汤重在内外兼治,针对中风患者的言语不清与肢体不利,既可调气血、利舌络,又可通利肢体脉络,更外发汗以祛邪。

    

     《神农本草经·中品》载:“麻黄,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此中明确指出中风为麻黄主要证治之一,麻黄在《古今录验》续命汤中主要解表祛邪,散邪则可利脉络。本案中笔者的父亲也在服用1剂后出汗明显,感觉右侧偏瘫肢体有显著改善,肌力均有所增加,确有立竿见影之效

     经方家执经方妙法

    

    

     《经方传承实录》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上篇为何庆勇及其硕士、博士、徒弟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治疗临床疑难病的医案实录,下篇为何庆勇的学生介绍其运用甘草干姜汤、茯苓杏仁甘草汤、黄土汤的临床经验。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