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不能少了这味药
2022/12/2 11:30:48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发热作为一个症状,可见于多种病证中,临证时遇到定时或者定区间发热者,需考虑柴胡剂。因为柴胡诸剂(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均包含调和枢机、和解退热的功效,即把不和的状态调整到和合的状态!下面从一则案例看看柴胡是如何成为退热良药的。

    

    

    

     石某,男,75岁,农民,重庆市垫江县人。2020年2月1日首诊。

     主诉:间断发热 5 天。1 周前,患者因不欲进食,胃脘部饱胀前往我院脾胃科门诊就诊,胃镜检查提示胃多发溃疡,隐血试验阳性,遂收住入院,予以抑酸护胃治疗。入院第3天开始下午及夜间发热,体温在38.5~39.6℃波动,清晨可自行消退,因反复查找发热原因无果而转入呼吸科,继续查找发热原因,仍然无阳性结果。由于患者下午及夜间发热,不排除结核,故予以隔离治疗,连续治疗5天发热依旧,遂请笔者用中药调治。

     询问患者最难受的地方,患者回答:腰痛!问具体怎么个痛法,回答躺着不痛,起来则痛,如果大便通畅则腰痛也能减轻!再问患者腹部情况,回答:胃脘部痞满不舒服,不想吃东西。发热情况,最高体温39.6℃,下午开始发热,不处理要到后半夜才慢慢消退。舌质淡,舌苔黄腻,脉弦数。

     中医诊断:发热。辨证:少阳阳明病。治法:和解少阳,通下阳明,清泄肺热。主方:大柴胡汤合四君子汤合泻白散。

     处方:柴胡24g,黄芩15g,党参30g,法半夏9g,白术30g,茯苓18g,酒大黄6g,枳实12g,白芍18g,杜仲15g,续断15g,桑寄生18g,骨碎补30g,桑白皮18g,地骨皮18g,青蒿30g,连翘18g,仙鹤草30g。3剂,水煎服。

    

     临证思路与心悟:《伤寒论》第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本条所述大柴胡汤证主要的症状有三个:第一个是发热,且汗出不解;第二个症状是心下痞硬;第三个是呕吐而下利。本例患者存在发热、心下痞硬、大便难,根据方证相应的原则,故选用大柴胡汤为主方。患者毕竟是胃溃疡,虽然无明显泛酸打嗝,但脾虚肯定存在,故合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因考虑到大柴胡汤清热有所不及,故增泻白散清肺热,加青蒿、连翘清透虚热,仙鹤草益气扶正;针对腰痛,予以“四合药”即杜仲、续断、桑寄生、骨碎补,以补肝肾、强腰膝。

     2020年2月4日随访:向主管医生询问病情,得知服药后大便通畅,腰痛减轻,最重要的是第1天体温就有所下降,第2天没有再发热。后以香砂六君子汤加仙鹤草等调理。

     临证思路与心悟:本案体悟有二。其一,该案在接诊过程中,患者滔滔不绝,说了一堆症状,可就没有提到主症发热,临证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此时就要注意抓住主症,不能被诸多次要症状所迷惑,这样才能保证疗效;其二,学习经典必不可少,重要条文最好烂熟于心,临证时并不是说刻意要用经方或者时方,当积淀到一定程度时,接诊后处方自然会在大脑中浮现。

     好书推荐

    

     《逍遥散牵线下的师徒传承 一位姚氏医派传承人的从师路》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内容介绍

     本书从初识姚派、拜师姚派、姚派传承、跟师抄方手记及徒弟临证心悟五个部分进行介绍,其轨迹反映出一名虔诚的中医人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是如何践行“读书·跟师·做临床”的,这也是《十年扎实中医路—读书·跟师·做临床》一书的延续。通过阅读,可以领悟作者拜师轨迹及拜师后流派传承的精华,以及作者的临证体悟,其可读性强,参考价值较高,适用于中医爱好者、在校学生、中医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