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圣手”治便秘的秘诀
2022/12/5 11:20:00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便秘看起来是个小毛病,但它也是解决很多重症的关键所在。便秘虽小,想要准确分型用药却不易。有“国医圣手”之称的董建华教授将临床经验总结为治法歌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董建华教授的通下法选方用药经验。
01增液通下法(吴氏增液承气汤)
大黄,芒硝,玄参,生地黄,麦冬。
增液通下大黄硝,
增水行舟法最超。
玄地麦冬同煎服,
津回热解便通调。
[方解]玄参、生地黄、麦冬滋液润燥,增水行舟;芒硝、大黄通便泄热。加全栝楼佳。
适应证:春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的热结液干,腹满,便秘,苔黄或黑而燥,质红绛,脉沉数无力等症。仲景谓“急下存阴”,是下其燥屎,脉应沉实有力。而本法是指阴枯涸而热结,脉沉数无力。
02宣肺通下法
栝楼皮、杏仁、大黄、石膏、桔梗、枳实、莱菔子。
宣肺通下蒌杏仁,
大黄次下石膏增。
桔梗枳实莱菔子,
肺实便闭此法灵。
[方解]火静则痰伏于脾,火动则痰壅于肺,肺气失于肃降,则大肠之气亦闭。故杏仁、栝楼皮、桔梗宣肺化痰;枳实、莱菔子开痰降气;石膏清肺胃之热;大黄通下。
适应证:风湿、冬温痰热互阻肺胃,喘促痰多,大便燥结等症。
代表方剂:宣白承气汤(吴鞠通方):杏仁,栝楼皮,生石膏,生大黄。

03导滞清里法
枳实,大黄,神曲,山楂,槟榔,木香,黄芩,黄连。
导滞清里枳实黄,
神曲山楂花槟榔。
木香黄连合黄芩,
里实下痢力能匡。
[方解]肠胃积滞与湿热交阻,呈现腹痛、胀满里实之证。宿食停积于胃,吞酸嗳腐。《内经》云“实则下之”。大黄、槟榔荡涤肠中之积;神曲、山楂消导食积;木香、枳实行气导滞;黄连、黄芩清热治痢。遵经旨“通因通用”之意。
适应证:痢疾,腹痛胀满,嗳腐吞酸(饿不死的伤寒,吃不死的痢疾),苔黄,脉沉实有力之症。“无积不成痢”,此为有积滞。
代表方剂:
(1)清痢荡积法(雷少逸方):木香,黄连,生大黄,枳壳,黄芩,白芍,甘草,葛根,鲜荷叶。
(2)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木香,青皮,陈皮,莪术,黄连,黄柏,大黄,香附,槟榔,牵牛子。
(3)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

04导滞化湿法
生大黄,枳实,姜半夏,黄连,金银花,滑石,黄芩,甘草,荷叶,神曲。
导滞化湿大黄曲,
芩连滑实半夏棒。
荷叶银花共甘草,
湿热积滞力能当。
[方解]伏暑、伏湿阻于肠胃,用导滞化湿法。暑常夹湿,郁于肠胃,浊热黏腻之邪与肠中糟粕相搏,蒸作极黏腻臭秽之溏酱便,如痢非痢。故以大黄、枳实通下导滞,以通宿垢;半夏、神曲、甘草和胃;金银花、黄芩、黄连、荷叶、滑石清肠内之暑湿。糟粕下,暑湿清,伏邪始尽,病可痊。
适应证:伏暑内阻肠胃,或痢疾内实,便溏不爽,色红如酱,苔黄腻等症。
代表方剂:枳实导滞汤(《重订通俗伤寒论》):枳实,酒大黄,槟榔,厚朴,连翘,黄连,神曲,紫草,山楂,木通,生甘草。

05凉膈泄热法(凉膈散原方)
大黄,芒硝,栀子,连翘,黄芩,甘草,薄荷,竹叶,白蜜。
凉膈硝黄栀子翘,
黄芩甘草薄荷饶。
竹叶蜜煎疗膈上,
中焦燥实服之消。
[方解]风火上炎,中焦燥实,气热灼津,故见烦热而渴,目赤咽痛,头眩,口疮唇裂,便闭等。大黄、芒硝泻中焦之实;山栀、黄芩清上焦之热;薄荷泄热;甘草、连翘缓急解毒清热;竹叶清热;白蜜清燥养阴。
适应证:冬温邪在气分,化火灼津,身热烦渴,目赤咽痛,头眩,口疮唇裂,便秘燥实,溲赤而涩,脉数,舌心干,四边色红,中心或黄或白等症。
06补泻兼施法
人参,甘草,生地黄,玄参,当归,大黄,芒硝,麦冬。
补泻兼施人参草,
生地元冬当归找。
大黄芒硝功在下,
虚人燥实此法妙。
[方解]温病后期,热灼真阴,燥屎成实,此时攻补不及,攻之则正不胜,补之则邪愈甚,故补泻兼施。人参、当归两补气血;麦冬、玄参、生地黄增液滋阴;大黄、芒硝荡积;甘草缓急。
适应证:春温、湿温、秋燥、冬温应下当下。正虚邪实,舌绛苔焦黑,脉沉无力等症(注:即增液承气汤加人参、当归、甘草)。
代表方剂:
(1)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细生地,生甘草,人参,生大黄,玄参,麦冬,当归,芒硝,海参,姜汁。
(2)黄龙汤(《伤寒六书》):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人参,甘草,当归,桔梗,生姜,大枣。
珍贵跟诊笔记
对于一些危急重症,通下法还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此时用到的还有“急下存阴法”“开窍通下法”等。更多京城七老的珍贵治病经验,就在本书——


《跟诊京城七老笔记》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是著名经方学家陈雁黎先生当年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期间,跟诊七位京城名医的临证笔记。包括刘弼臣未发表的98个儿科医案(另有4个成人医案);董建华总结的77个温病治疗大法及歌诀;方药中指点中医学习西医的记录;王文鼎、赵锡武讲经方用经方的授课笔记;郭效宗独特的针刺疗法及歌诀;袁鸿寿结合其临床经验校释的《标幽赋》。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