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甲三:针灸治失眠,用这3组穴位
2023/3/20 11:20:00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新冠后失眠患者增多了,如若采用针药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应该能收到更加满意的效果。文中杨甲三老中医提出了三种证型失眠的治疗方法,您是否还有更多的经验?欢迎一起交流、分享!下面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
失眠又称“不寐”,是指以经常不易入寐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证候。其临床表现不尽一致,有初睡即难以入寐;有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 寐而不实,甚则彻夜不得入寐者。本病常兼见头晕、头痛、心悸、乏力、神疲、健忘等症。
根据其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一般可分为心脾不足、阴虚火旺及痰湿积滞三型论治,兹分述如下。
一、心脾不足
主证:寐浅易醒,面黄神倦,舌淡,脉细弱。
病因病机:思虑劳倦损伤心脾,脾伤则生化乏源,气血衰少,加之心伤阴血暗耗,血不养心,致心神不安,寐浅易醒。面黄神倦,舌淡,脉细弱,均为心脾不足、气血衰少之故。心气失交于肾,证属阳不交阴之失眠。
立法:健脾助运,养血益气安神。
处方:脾、肾、肝、胆俞,三阴交、承山、神庭,或灸气海。
方义:脾俞配脾经之三阴交穴以健脾助运,加肝、胆俞调肝扶脾,培土抑木。火能生土,故再辅之肾俞,配足太阳膀胱经穴承山,用补法助肾阳以生脾土。“脑为元神之府”,故配神庭、本神,以宁神定志。或配灸气海穴,亦取其补气健脾之意。此均为缓则治其本之法。
二、阴虚火旺
主证:寐难多梦,掌热唇红,舌赤,脉细数。
病因病机:禀赋不足或劳卷过甚,致肾阴耗伤,真阴不升,心火独亢,水亏不能吸火下行致寐难多梦。掌热唇红,舌赤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证属阴不纳阳之失眠。
立法:壮水制火,滋阴清热。
处方:太溪、列缺、通里(均用补法),曲池、足三里(用泻法),解溪(泻法),神庭、本神。
方义:太溪为足少阴经之原穴,配手太阴经列缺穴(此穴交会于任脉),肺属金,金生水,本源同治,以壮水滋肾为虚则补其母之法。通里是手少阴心经之络穴,解溪是足阳明胃经之经火,心胃同治,奉养心阴。
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配手阳明大肠经合穴曲池,意在通降胃腑,清热降火。神庭、本神是主神志病的专穴,一并用之。诸穴相合,使阴水上奉,阳火下降,庶以阴阳互恋,神志安定。此属标本兼治之法。
三、痰湿积滞
主证:心烦不寐,胸脘痞满,苔腻,脉滑。
病因病机:饮食不节,肠胃受伤,宿食积滞,化为痰湿,壅遏中宫,则水火上下交通道路受阻;或七情伤及肝脾,生湿成痰贮胃,水火难以交媾。症见心烦不寐,胸脘痞满,苔腻脉滑,均属宿滞痰湿致胃气不和而神不安舍。
立法:通腑和胃,祛湿化痰。
处方:四门、足三里、曲池、内关、四关、神庭、本神(均用泻法,强刺激)。
方义:四门穴(中脘、天枢、气海)为主肠胃病之要穴,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与中脘相配为募合配穴法,以和胃化痰;和胃需通肠,故配大肠经募穴天枢;化痰必理气,故配气海穴。
四关穴(合谷、太冲),为主神志病要穴,配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手阳明大肠经曲池穴以理气宽胸,疏肝清热。此为治标之法。神庭、本神二穴为神志病专穴,故无论何型均可用之。
四、总结
总之,不寐有虚实两端。虚证多责在心、脾、肝、肾,宜调补气血或壮水降火;实证责在胃腑,当通腑和胃,化痰祛湿。临证分型是相对而言,只言其常而未言其变,故不可拘泥。
注意:
1.施灸时宜多灸少腹或下肢,勿灸头部有助于引火归元。
2.加强精神与生活的调摄,保持情志舒畅。睡前勿剧烈活动,少思考,使思想平静,避免烟酒浓茶等。每日可有适当的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
3.较顽固之失眠者尚要做思想工作,使之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长期服用安眠药者,在针刺同时可逐步减少其用量乃至停服。亦可配合适当的中药治疗。
好书推荐
《针灸腧穴学 : 杨甲三百年诞辰纪念珍藏版》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扫码免费试读
内容介绍
本书共三篇。上篇记述腧穴源流、形成、发展、分类及其功效等;中篇介绍十四经穴出处、释义、取法、层次解剖、主治、现代研究等,并辑录一百十一个奇穴、头针及耳针穴;下篇为腧穴古文献辑注及古代体表部位名称解释。本书重在溯本求源,博引旁证,尊古而有新说。适合针灸院校师生、针灸爱好者阅读。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