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可不止泻火,这味药制作的凉茶还能补肾!
2023/4/5 11:20:00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随着电视剧《狂飙》的爆火,“猪脚面”“新会陈皮”也成为一众粉丝们舌尖上的“新宠”。其实两广地区除了“新会陈皮”,还有很多中草药可以用来煲茶,比如金银花、野菊花、鸡蛋花、木棉花、鸡骨草、夏枯草等。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味可以制作凉茶的中药——桑寄生。

     采集桑寄生

     桑寄生,桑科寄生小灌木,四季常青,多寄生于栎树上。冬开淡黄色小花,叶椭圆,革质,被细毛,叶面青绿色,背面浅褐色。枝叶俱脆,折之易断,枝皮光滑,灰黑色,晒干黑褐色,药用嫩枝及叶。

    

     味苦性平,入肝、肾。功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治风湿腰痛、关节不利、胎动不安因于肝肾不足者。或云有降压功效。

     四季可采,以秋为优。此药由于寄生,故有毒树上生者,万不可用!如漆树、油桐树等。以桑树生者最良,槐、柳、柿树生者亦可用。

     此药常寄生于大树枝杈,高高在上,往往采之不易。一次为采此药,到白马山椴树垭,因反复寻之不见,又恐天黑难归,心甚急之,跑之太快,无意惊扰一头大野猪,只听轰隆一声,乱石飞滚,灰烟如雾,霎时天昏地暗,飞沙滚石!将我与老伴吓成一团,不敢吱声!待半晌平静,才敢缓缓寻之,不敢轻以躁动,当寻见时,又在大花栎树上,树粗难以合抱,唯望而生叹!若不会攀树者,采之难矣!有诗为证:

     寄生他树上,枝高叶飘扬。吸取大树精,四季生长忙。入药补肝肾,安胎有专长。大树空千岁,莫如尔风光。

     此药采回,切段晒干即可,贮藏须防潮湿。用量9 ~15g,治风湿可配他药浸酒服。

     为什么桑寄生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的功效?

     明代缪希雍认为,桑寄生感桑之精气而生,吸收了桑树的精华,所以功用比桑树还要更胜一筹。

     桑叶祛风、桑枝祛风通络、桑葚滋阴凉血补肝肾,所以桑寄生也会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

     清代徐大椿认为,桑寄生乃桑之精气所结,复生小树于枝间,有子之象,所以能安胎。

     徐大椿还认为,桑寄生生不着地,资天气而不滋地气,所以能滋养血脉于空虚之地,取效尤神。

     综上,古人对桑寄生的认识有以下三点:①寄生于桑树上,吸收其精华,比桑树效更优;②生长在半空中,凌空生须,滋养血脉;③于树上生小枝,就像桑树之子,因此有利于妇科的安胎。

     桑寄生凉茶你喝过没?

    

     在我国两广地区盛行一种凉茶,叫桑寄生凉茶,是用桑寄生的叶子和枝条,煮出来的暗红色汤液,适合肝肾亏虚的人群。

     凉茶中除了有桑寄生,还会加上整个的鸡蛋、冰糖、莲子,有非常好的补益和安胎效果,尤其适合女性。(敲重点!有心的男同学已经记在小本本上了~)

     经过这样一番解释,小伙伴们对桑寄生是不是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临床上应用起来也会更从容了。

     识药用药是成为一名好中医的“必修课”,在采药路上、用药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刘果教授在研习中医的过程中也经历过诸多识药、用药趣事,想了解他的故事,尽在袋鼠医学重磅课程——《百草寻源》!

     精选66味常用中药,为您讲述中药采集、鉴别的奇闻轶事,带您用古人的思维重新认识中药的功效、临床应用,带您建立中医象思维的用药观。

    

    

    讲师介绍

     刘果,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中医内科脾胃病专业博士,博士后,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经验学术继承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系统疾病分会理事。宋乃光名医传承工作站成员,主要从事中医经典理论与温病学术名家经验整理工作。参与国家973课题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主持校级课题3项,著有学术论文14篇,曾获校级讲课二等奖。

     刘果老师求医14年,从教10年,饱读中医典籍,曾多次亲身体验中草药采集,通过眼观、鼻闻、口尝等多种方式感知、认识中药,深谙中药饮片鉴别,擅于用古人思维讲解中药习性、配伍、临床应用。刘老师讲课幽默风趣、旁征博引,深受广大中医学子的喜爱。

    

    课程介绍

     刘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同学们学习中药往往过分关注功效,导致对每味中药不能形成全面的认识。这也是很多同学觉得中药难记,记住又不会用的根源所在,这也是《百草寻源》这门课程开设的初衷。

     刘果老师通过亲身体验并结合图文的方式,生动讲述每味新鲜采集中药的特征,带领大家体味临床常用66味中药的“五味”;通过引用古代本草著作的描述,带领大家用古人的思维重新认识临床常用66味中药的功效、临床应用,深刻体会“凡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背后的涵义。

    

    

    

    

    适宜人群

     1.中医药爱好者,热爱中医药,想了解、学习中医药知识的你。

     2.中医、中药等相关专业在校生,想告别枯燥刻板的学习方式,更加有趣、系统学习中药的你。

     3.中医临床从业人员,想进一步建立中药用药观、完善中医思维体系的你。

     这门课有多实用,老师上课有多有趣呢,看看听过课的学员怎么说——

    

    学员口碑

     @活到老学到老:刘果老师上课不是照本宣科,完全就像在讲故事,娓娓道来,常常听着故事一味中药就记住了。这种教学方式我很喜欢。

     @蜡笔小新:心动于价格,受益于内容,如果说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这种宝藏的课程太少了。

     @远志:好朋友推荐的,一听就上瘾的一门课程,中药这么学才算是学到家了。

     @半夏生姜:大二学习中药走马观花,考试完就忘光了,一直想拾起来,又没找到太好的方法,直到发现《百草寻源》这门课程,简直是中药的学习神课,绝绝子~

    

    学完这些课,您将获得:

     1.对常见中药的来源、采收、加工、鉴别如数家珍,形成对中药的立体认识。

     2.理解中医的用药观念,提高今后的遣方用药能力。

     3.掌握独特的中药识记方法,不再混淆常见药材。

     4.学习药食同源的种类和制作方法,成为日常养生达人。

     扫描下方二维码,快来试听吧~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