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真材实料的“网红”医生
2023/4/7 11:23:21 悦读中医

     ?

    

     想必看到这个标题,一定会有读者嗤之以鼻:“踏踏实实做临床的才是好大夫,当网红是不务正业!”

     可如果老百姓的医学素养提升,能够有效防病甚至简单治病,从全民健康的角度来看,是不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与其抱怨现代很多人不信中医药,帮助他们理解中医理论、见证中医疗效,是不是对于中医药发展更有帮助?

     换个角度来说,做科普还能让大众见识自己的专业性,增加患者对自己的信心,对于开展诊疗活动也大有助益。说到这里,想必已经有读者心动了,但又会产生一个问题:“电视节目都是知名专家才能上,我一个基层小大夫,哪里有途径去做科普、搞宣传呢?”随着短视频等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想做自己的媒体人早已没有平台难题。作为经历过系统教育的专业医生,相对大众的知识储备也不是问题。难的是大家可能或多或少发表过科普作品,观看量却寥寥无几,因而认为自己没有天赋做科普。其实,做科普是有“套路”的:掌握了“套路”,小医生也能成网红大咖;没掌握“套路”,大院士的科普也会味同嚼蜡——

     做科普,要先“降维”

     要“稀释”干货内容

     探秘爆款科普的传播之道

     医生也要有“人设”

     好账号是“运营”出来的

     ……

     医生做科普,需要先“变身”,掌握科普的传播之道,理解科普内容的传播对象,做医学科普的语言技巧如何训练,了解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等主流视频媒体平台的特点和具体运营攻略……

     现在,实战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来倾囊传授完整攻略啦!身为医生的你,想要做公共科普、成为视频达人,找这位懂医学的资深媒体人老师“投医问药”,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医学内容的生产与运营

     看这一本书就够了!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如果你是一名医生,如果你想在抖音、快手、B站(哔哩哔哩)这样的视频平台开设个人账号,但苦于自己不懂得相关知识,不了解如何给公众做科普,本书就是为你量身打造,帮你解决这类问题的。”

    

     点击查看大图

     本书作者安宁是知名医学媒体人、医学节目主持人、导演、策划,大家耳熟能详的《健康之路》《大健康观察家》《谁是小郎中》等多档国家媒体医学栏目都是由他操刀。安宁老师还是大健康领域持续创业者,先后涉猎医生IP打造、科普短视频运营、大健康品牌营销等。此外,他还担任过北京多所医院医学科普大赛承办者、评委,医生科普语言能力培训师。

    

    

     理论系统,通俗易懂

     相信很多人接触互联网行业时,一大感触就是有好多云山雾绕的新名词。不过在阅读这本书时,你完全不用担心,安宁老师作为资深医学媒体人,用“大白话”就能让读者清楚地理解、掌握新媒体运营规律。

     本书从内容建设和平台运维两个方面,讲授了做医学科普的必知技巧和常见误区。

     ? 如何生产出好的科普内容。

     作者把多年来跟医生打交道做节目的经验倾囊相授,教大家如何在一个好的科普的时代,生产出好的科普作品。作者是媒体人,正因为其非医学专业人士,反而更知道如何沟通医学的思维和患者的思维,让受众更加易于接受,同时还能减少误解和误传。

     >> 做科普要完成医生思维向患者思维的转化

     比如说一个专家来讲胃癌,恨不得把胃癌的预防、治疗、术后康复统统讲清楚,可一个节目时间有限,怎么可能完成这么多内容的讲解?如果仅仅说讲普通观众关心的预防问题这一条,医生们也能将所有的诱因列出一大堆,因为他们认为讲一个太过片面,不够“完整”,想把毕生所学都告诉观众。可这怎么可能呢?而观众的思维是如何的呢?“大夫,我胃疼,咋回事?”“大夫,我身上长了个东西,要命吗?”这就是典型的观众思维,由具体、局部到解决办法,至于与此相关的其他问题,大家并不关心。其实从传播的角度亦是如此,科普和上课还是有区别的。上课更加体系化,而科普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也就提醒我们,在做科普时,要请各位医生摒弃掉大而全的学术思维,从局部入手,找到老百姓最关心、最热衷了解的点,讲得清,讲得明。因此,这也是我在开始就想跟大家交流的:做科普,一定要改变从医多年来形成的思维习惯,学会从局部到整体,从“患者”也就是受众出发。这样才能改变科普内容讲得过于专,但却无人问津的现状。

     ?如何运营好医学账号

     酒香还怕巷子深,如果好的作品不符合传播机制,也是不会被看到的。如果没有观众,再好的作品又有什么价值呢?本书从医学媒体运营的角度,为大家介绍各个平台医学账号的发布和运营规则、医学账号如何建立矩阵、如何塑造个人IP,更重要的,如何变现。

     >> 好账号是“运营”出来的

     好多医生都有这样的困扰:为什么自己非常辛苦地拍好了视频发到了互联网平台上,但是只有 500 ~ 1000 的播放量,点赞人数更是寥寥无几,是不是自己的内容有问题?甚至很多专家都因此而困扰,最后不得不放弃做科普,因为实在是太没有成就感了。我周围很多医学大咖在做科普的过程当中被劝退的,往往是由于发布了一篇精致的科普文章或一个精美的科普短视频却没有被大家关注。这种情况出现一次可以接受,出现十次可以接受,但出现几十次之后终于心灰意冷,放弃了做科普。最后得出结论:我不太适合互联网。这种情况在我平常接触的医生当中比比皆是,其原因正是大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运营。

     写给医生的科普启蒙解码医学科普运营规则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案例丰富,娓娓道来

     同时,书中穿插了大量“故事”,既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还能有效加深读者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

     ?有成功案例,让读者见识新媒体的力量

     我曾采访过一位甘肃某小城市的年轻医生,他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做科普短视频,短短半年时间,经营起两万粉丝。大家不要小看这两万粉丝,你要知道短视频平台推送给用户的一个重要机制,叫作“同城”,也就是说,会把你的视频优先推送给你周围的人。而一个小城市的年轻医生,就这样拥有了两万名患者的基础。他的门诊量要远远高于与他同级别的其他医生,这对他的学术晋升、职业生涯都有非常好的帮助作用。

     ?也有实践案例,让读者在故事中收获讲演技巧

     >> 同理心会让科普不理性吗?

     科普中,让一位专家学者变得有同理心,不是要让他失去理性,而是要调配这个比例。就像我们说,川菜也不能一味地辣,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种平衡,同时要符合你自己说话的态度。我在这里推荐大家关注一位医生的新媒体账号,叫作“@心血管王医生”(医学大V,抖音粉丝数919万)。他之所以有现在这么大的粉丝量,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做科普的时候会让观众有一种掏心掏肺去跟你讲的感觉。他平时的工作中就会有着很多需要被急救的患者,在科普的过程中,他每次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经过自己救治的患者的故事,给大家分享出来。你可以搜一下他的视频,从他说的第一句话甚至第一个字开始,你就会感觉这个医生是有情绪、有情感的,他是在用自己的情感跟大家沟通,而不是讲一个个冷冰冰的知识。

     >> 探秘爆款科普的传播之道

     当你要科普关于胰岛素的知识的时候,不妨想一想需要打胰岛素的患者生活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呢?比如说在知识的层面,很多人都拒绝打胰岛素的原因是觉得打胰岛素就说明病情很严重了,而吃药证明糖尿病病情还没有那么严重。这确实是会让很多人非常抗拒打胰岛素,对不对?你看这个小的切口就让你一下把话匣子打开了,后面你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为大家科普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之间的关系和利弊选择。试想一下,假如上来就给大家讲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之间的区别在于哪几点,相信没说两句,你自己都说不下去了。所以,医生朋友们在做科普的时候,一定要学会逆向思维,要反其道而行之,要从自己曾经所接受的做学术的思维当中跳脱出来。要习惯做学术的时候启用做学术的思维,做科普的时候启用做科普的思维,这样才能变成科普和学术的两栖超人。

     相信做过医生的人都能体会到,医患沟通是临床医生的“必修课”,即便你暂时没有将建设自媒体列入未来计划,阅读这本书对于与患者沟通、做健康宣教也有极大帮助。

     而如果你愿意拥抱新媒体,本书分享的表达技巧将会助你成为患者喜闻乐见的“网红”医生!

    

     让医生成为“网红”让“真”知识更好地传播!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