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一图教你怎么望诊
2023/4/12 11:25:46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望闻问切,望为四诊之首。学过中医的人对望诊都有大概的认识,但要真正掌握望诊的精髓,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并非易事,需要对望诊的相关内容有详细的了解,还要有大量的临床实践,告别“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自己给自己一双“慧眼”吧。下面的文字是樊正伦老师讲课的录音,他结合《内经知要》原汁原味地反映了《黄帝内经》中望诊的相关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把望诊的要领告诉大家。下面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

    

     脏腑肢节应于面示意图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西方属金,金气对应的颜色就是白色,西方金气较重,西方人都独来独往;中国为中土,中土为黄色,咱们中国人就比较敦厚,喜欢合伙干事。我们中国人多食五谷杂粮,以食谷为主,中国人是“谷神不死”啊!西方人则以肉食为主。在动物界,食肉的动物多是独来独往的,老虎啊、豹子啊,没有合群的;而吃谷物的牛啊、羊啊,都是一伙一伙的。在第一节里就说了,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人是万物之灵,是自然界中最高级、最伟大的生物,但毕竟人是万物之一,不是脱离了地球的神仙,所以中国人以黄色为主。

     给中国人看病的时候,首先要看黄的颜色是不是正常的,如果黄得像黄土似的,那首先得想到是不是有脾胃的问题,通常脾胃不好的、脾气虚的人,面色都有黄而枯的感觉。临床上碰到一些患者,特别是因为脾气虚而造成胃痛、腹痛的患者,常常在黄色中带点青色。为什么呢?

     大家知道,青主肝,肝属木,脾属土,肝脾不和的时候,出现肝气旺而土气衰的那样一种病理状态。看到这样的患者,在治疗胃痛的时候,就不能单纯考虑脾虚因素。从患者的颜色看,如果是黄色中带点青色,黄色与青色之间有着相克的关系,从中医讲就是木克土的关系,所以不管是行气还是健脾,都要考虑疏肝。

     如患者说老是吃不下饭,吃了就胀,冷一点也疼,热一点也疼,这时就要看黄的色泽,是有神还是无神,黄色中有没有枯黄或萎黄。如果黄色中有枯黄或萎黄,说明脾胃功能已经很弱了。另外还要看有没有兼色,如果黄色中又兼有青色,那会存在肝郁克脾土的关系。

     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呢?在望诊的过程里面,首先我们要看东方人的黄色,患者不管是脸黑点,脸白点,脸红点,脸青点,还是脸黄点,主要是要看患者这个黄有没有神,如果黄中有神就说明这个病不重。如果黄色中出现了兼色的时候,那么它们之间就存在五行相克的关系。另外,我们常看到有些肾衰竭的患者,同时伴有腰疼、腿疼,这些患者通常是黄色中带点青黑色,尤其是黄中带黧黑色,这种黧黑色的患者要注意什么呢?一定要注意肾气,因为脾胃属土,肾属水,这两者中有土克水的关系。

    

     在望诊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出正确的判断。首先要判断主色有神无神,其次要判断主色与兼色的关系。这两点如果能把握住的话,那么在望诊时就能捕捉到一些重要的信息。此外,还要注意,不应单纯望颜面的颜色,还要知道五脏六腑在颜面的相应部位。

     对此,《内经知要》有详细的介绍。李中梓画了一个图。在这个图中,首面就是额头上面,这个地方是看人的面目,往下一点的这个地方是看人的咽喉,双目之间是看人的肺,山根部位是看人的心,鼻尖是看脾。你看五脏都在中间,分布在鼻子和鼻梁。鼻尖是代表脾,鼻孔两侧高起的地方是代表胃。临床上看到有的患者鼻尖红了,十有八九是脾胃经有热,这是非常明显的。肺分布在两个眉宇之间,鼻梁根部的山根代表心,鼻梁的中线代表肝,肝的两侧是胆,在人中这个部位是膀胱和胞宫,眼睛皮下的这两个部位代表肾。

     这个图在很多出版社出版的《内经知要》中是有的,但在《内经知要浅解》中被删掉了。这个图把《内经》原文中的颜面哪个部位代表什么脏器描述的比较清楚,建议各位同学可以把这个图中主要的脏腑部位记住。至于大肠、胳膊或者腿的部位,大家了解就可以了。按中医的理论,五脏六腑是最重要的,所有的疾病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最为密切。

     好书推荐

    

     《<内经知要> 二十七讲 领你轻松步入中医之门》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内容介绍

     内容包括《内经知要》8篇的全文讲解和提问答疑。樊先生在对《内经知要》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阐述的同时,还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道理、临床验案等诠释了《黄帝内经》的主要思想,深入浅出地传授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使深奥的中医道理变得有趣而且通俗易懂,让广大读者深切感受和领悟中医学的独特魅力及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容易理解中医、学习中医,更好地学习《黄帝内经》。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