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这种特有脉象,就选桂枝汤(内含世界读书日获奖名单)
2023/4/27 11:45:03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我们在选用经方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好多经方的主治看似一样,难以细致区分准确选用。比如“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病共同的症状,具体该选麻黄汤还是桂枝汤呢?今天就带大家从《伤寒论》原文中探索答案。

     原文

     1.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

     5.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6.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

     8.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

     12.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

     16.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条文第1条的“寸口脉弦”、第5条的“脉浮弱”、第6条的“阳浮而阴弱”、第8条和第16条的“脉浮”、第12条的“平脉,阴脉小弱”,这些都是指桂枝汤证的脉象是脉浮缓,而这里的脉浮缓与麻黄汤证的脉浮紧是一个明显的对比

    

     为什么会出现脉象浮缓呢?

     大部分的注解书给出的答案是风主疏泄,所以脉浮缓。

     个人认为脉浮缓的原因更多是胃肠虚寒导致表虚,所以脉管的张力不够才会出现脉缓。

     张山雷先生说:“脉之应病,所以征气血之虚实盛衰,病机之温凉寒热,有是证当有是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脉象表现来源于体内的病理,就是说,每种脉象都有其背后深层的原因,诊出脉象后,必须找出导致这种脉象的病因,才能找出问题的所在,而不能机械地界定说某某脉象就是某某病,那样是不正确的。

    

     什么是“阳浮而阴弱”呢?

     在这里,阳浮是指寸脉浮,阴弱是指尺脉稍弱,太阳病会出现脉浮的现象,但有时候这种脉浮并不是寸关尺三部都是浮的。

     因病属太阳中风,病在表、在上,故关前的阳脉,就是寸脉,它的脉象必浮;病不在里、在下,所以关后的阴脉,就是尺脉,脉象则稍弱,这里“弱”的意思,是指不盛,不是阴虚所说的那个“弱”。

     所以,阳浮而阴弱,是指表病而里未受邪,尺脉不与寸脉同浮,就是前面所说的“表病而里未见”的意思。

     快速入门学《伤寒》

    

    

     《伤寒六病讲稿.第一册》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为作者研究《伤寒论》的心得,尤其是在用现代医学定论来解说古人观点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本书的重点是在研读《伤寒论》上进行了一些突破,以六十二讲的形式,用现代人的视角,明确定义了一些基本概念,并从整体上对《伤寒论》六经病证特点,方药相关条文,进行梳理归类,且详加解说,从各个侧面把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讲清、讲透。

    

    

    

    

    

    

    

    “世界读书日”活动中奖名单

     在今年悦读中医生日,也是4.23“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我们发起了“写祝福 送好书”活动,后台收到了对悦读中医的满满祝福,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喜爱与支持!

     下面9名幸运粉丝,恭喜你们中奖啦!快来后台留下你的收货信息吧!没有中奖的朋友也不要气馁,每月8号来参与粉丝福利日互动留言,也有机会获得赠书!祝大家福气满满、幸运常伴!

     1.AAA@Prince

     2.小亮

     3.明衷先生

     4.郑剑飞

     5.周大福

     6.潘麟

     7.言

     8.嘿嘿

     9.spring-暖阳

     请获奖粉丝于2023年4月30日中午12:00前将自己的联系方式按照“邮编+地址+姓名(收)+电话”(如“100000+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区三街31号院8号楼壹中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王小二(收)+13900012345”)的形式直接发送至悦读中医公众号后台,小编会把精美好书寄给您。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读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