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要求下发:全体村医要学习中医
2024/4/1 医馆界
中 医 馆 行 业 的 良 心 和 大 脑
■ 来源 | 医学界基层医声
扎根乡土、脚沾露珠的村医有了新的学习任务。
近日,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海南省村卫生室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下称《试行办法》),明确要求,在村卫生室执业的医生应当学习中医药基本知识,经市、县(区)级及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按规定范围至少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
在基层,乡村医生或者是村卫生室人员(以上二者概念不等同)通常拥有很广泛的技能,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一批乡村医生后来常常被村民称为“村里的120”,他们随叫随到,会接生、会急救,中医能针灸开草药,西医能导尿洗胃。
村卫生室地方不大,按照目前的标准最高不过百十平方,还要六室分开,村医常常居住在这里,一遇到问题就背着药箱出发,携带不复杂的检查设备,也只有常见药物,但处理了很多复杂的问题。也因此,很多乡村医生被称为是最奇怪的“中西医结合”专业。
乡村医生并不简单,尤其是近些年浮现了一批扎根基层的医生,有的被中医药大学聘为专家,或走进学校进行授课,或安排到三甲中医院坐诊。
其实,如今农村有不少骨折术后康复、脑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疼痛、耳鸣、面瘫、失眠等患者,尽管时下医保政策很完善,农村人看病也不再是一窝蜂地往城里赶,哪怕是去到镇子上也觉得远,就信赖水平高的乡村医生,后者通过针灸、耳穴压豆、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给予治疗,或者缓解。
在村民眼里:镇子上的医院服务再好,也抵不上村医拉家常式的聊天;报销政策再完善,也抵不上村医的一摆手“两根针钱,不收了”。村医对他们从感情上安慰,从物资上支持。他们有耐心、服务好,秉着“能不花钱就不花钱”的收费办法,免针费、免问诊费。去基层看一看,哪个老村医没有一沓欠条,后来他们付之一炬。
老百姓常说,中医行医是“一根银针,三个指头,一把草药”。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甚至一些懂行的村医就连草药也是自己采的,或者委托专人炮制的。如今自种、自采也得到了政策支持。《试行办法》还提出,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中医医师、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自种、自采地产中药材并在其执业活动中使用。
图/《海南省村卫生室人员管理办法(试行)》
近些年,国家对基层发展中医特别重视,文件要求卫生院要全覆盖中医馆,村卫生室要建中医阁。要让中医在理疗、冬病夏治、亚健康治疗方面发挥特长。同时,基层是三级医疗的网底,是预防工作的落脚点,而中医药恰好能在“治未病”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这对基层来说是一个机遇,但又是一个挑战。村民认可中医技艺,也要求医生沉下心去学习中医。学习中医药基本知识靠课程是可以的,但熟练运用恐怕是不够的,要熟背经典、要拜师学习,有经验的考取专长拿到证件,有精力的进修学习巩固知识,有财力的采购、升级设备,做好规划。
作为新时期的村医,应该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综合医疗知识,边工作边学习,在闲暇时仔细研读有关中医的医学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快速有效地为村民治疗,以赢取大家的信赖。
I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医学界基层医声”,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END ·
编辑|薄荷 视觉|花椒
-惊喜福利-
-更多阅读-
-商务联系-青黛|13418986412(微信同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馆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