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荐诗】7月29日:“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018/7/29 9:00:00 1号线上

     点击上方 “1号线上” 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绿色小喇叭聆听古诗诵读

     诵读者:云南广播电视台 杨延春

    

    

     细草摇头:指微风吹来。

     侬:我,第一人称代词,

     多见于古诗文。

     披襟:敞开衣襟。

     拦得:挡住,承受。

     碧伞:比喻手法,指荷叶。

    

     摄影:德州广播电视台 何应武

    

     盛夏酷暑,虽至傍晚,天气依然闷热难耐。诗人步出家门,来到荷花池。

     池塘边,满是自在生长的野草。看到有人到来,小草像个俏皮的孩童,东一下西一下地摇头晃脑,好像在对来人喊:“风来啦,风来啦,快快挡住风儿,尽情享受吧。”受到小草的鼓动,诗人敞开衣襟,像是要把风儿全都揽到自己怀中。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首句,作者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明明是自己主动到池边寻风觅凉,却不直接描写,而是从细草下笔,把作者的惬意感受写得欢畅明快,让读者如临其境,如同和细草一起享受着夏风的吹拂。

     “披襟拦得一西风”一句,内含典故。楚人宋玉《风赋》云:“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作者化用其意,以表达自己池边遇风的快意。

     享受了西风带来的凉爽感,诗人转而欣赏池中的荷花。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娇嫩的荷花呀,你是和我一样,也害怕这日暮时分的燠热吗?要不然,你为什么把自己深深地藏在碧绿的荷叶下而不愿露面呢?这两句,诗人移情于景,又化静为动,将一茎荷花人格化为不胜暑热的婀娜倩女。只见她弯腰屈身,藏身荷伞下,纳凉避暑。藉此,作者细腻地表达了此时清爽愉悦的心情,轻松而活泼。

     诗中,作者撷取了三个鲜活的细节——细草报风、诗人揽风、荷花擎伞,表现夏日避暑的场景。整首诗像一部清新而生动的短片,节奏明快而逸趣横生。拟人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情致,给读者带来了极佳的审美享受。

     鸣谢:屈永红(程序员、写作爱好者)

    

     书法:云南张嵘

     你还读过哪些意境相似的诗词?欢迎在评论中给我们留言!

     监制/陈真 主编/唐经刚

     责编/张利英

     编辑/崔其

     美编/张津京

     1号线上公共邮箱

     yihaoxianshang@cctv.com

     关注1号线上微信公众号

    

     微信页面

     通讯录→公众号→右上角“+”→搜索“1号线上”

     二维码

     点击二维码→保存图片→发给朋友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1号线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